APP下载

高等院校和谐校园评价体系探讨

2009-09-29刘朝晖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等院校评价体系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即为和谐社会提供更全面的智力支持和更优秀的人才支持。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新任务,高等院校要实现的是自身发展的和谐,本文认为高等院校和谐校园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及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

关键词:高等院校 和谐校园 评价体系

当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地位作用日益凸现,正由社会的边缘步入核心。和谐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的关注,它不仅是構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历史必然。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呼应、示范和引领,我们应努力探索和实践,高等院校和谐校园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的社会环境

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这里,“环境”指高等学校周围的社会。高等学校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引起了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急需一批生产技术人才,高等学校肩负了这一使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文丰富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要更好地促进社会与高校的良性互动,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以造福社会,服务社会。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促进高等院校和谐校的建设。

二、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托高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有个性的意识,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信念、审美情趣等。高校校园文化其内在的特点是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通过制度、规则、礼仪、管理、社团、体育、艺术及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等形成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即构成校园文化物质条件的各种教学、科研、设备、设施、建筑、环境等,是校园文化的实体存在;二是制度文化,即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其规章制度等,包括各项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际交往活动的方式等,是校园文化的精神积淀;三是精神文化,即由学校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关系,是校园文化的境界氛围。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要着眼于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提高大学教育的绩效,培养适应未来和谐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高校作为人才高度集中的组织和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场所,也是知识创新、科研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师生具有强大的创造力、较强的民主意识和较强的当家作主能力,学校的发展,必须牢系师生,依靠师生,凝聚师生的力量,并为师生的发展服务。和谐校园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能够尊重师生员工的意愿,善于总结提升师生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三、办学特色与办学实力

办学特色是指办学的定位,是一所高校立足之本,高校办学特色反映为办学思想的特色,包括办学主体的特色、办学模式的特色、办学环境特色等;办学主体的特色,包括校长的特色、教师的特色与学生的特色等;办学模式的特色,包括目标模式特色、结构模式特色、功能模式特色、体制模式特色与运行机制特色等;办学环境特色,包括外环境特色与内环境特色、硬环境与软环境特色等。此外,还反映在教学的特色、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许多方面。办学特色既可以反映整个学校的办学风貌,也可以反映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办学特征。

对高等学校办学实力的评价首先要看这个学校是否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定位。学校定位,即一所学校办学方向、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每所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学校定位。一个学校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定位对学校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其次要看科研水平。学校的科研水平是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和谐的高等院校应该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近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我国集中力量加强了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推动一批大学迈上新的台阶,并且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全国有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其中直属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占到了全国高校的90%。“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300多亿元,其中有50%来自于与企业单位合作研发项目的经费,承担的各类课题有61.9万余项,其中直属高校的科研经费占到了全国高校的55%。高等教育必须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必须放在整个国家、社会发展的背景中去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院校真正的和谐。

高校的学科建设、规模发展、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应立足于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在整体把握上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在实现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高校要充分认识自身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胸怀全局,服务全局,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依据,努力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为实现各项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瑞、芳吴静.《论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2007(6): 13-15

[2]和希顺,李名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高等农业教育,2007(7): 40-42

[3]赵保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3-4

作者:

刘朝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高等院校评价体系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