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引领:让“主阵地”溢满生命之彩

2009-09-29周玉娥

中小学管理 2009年9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生本教育

周玉娥

[摘要]广东广州市华阳小学将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生本教育的主阵地,并由内向外不断渗透和延伸。“生本”课堂教学倡导“三重”:重预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重课堂,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重评研,以学养学,以学养考。经过10年的研究,华阳小学将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从多角度进行了区分。实践研究成果表明:“生本”乃生命之源、教育之本。

[关键词]生本教育;华阳小学;先做后学;以学定教;两评两研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9-0013-02

广东广州市华阳小学创办于1992年9月,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状况不理想。我于1998年调入华阳小学,1999年任校长。当时,学生考试不及格已成为普遍现象,周边游戏机室成了学生释放情绪与压力的场所。据统计,76%的学生厌学,部分学生甚至逃学。教师为教而困,学生为学而烦,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乐读书,寻找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通过不断的寻觅和探索,我们终于在生本教育中找到了教育真正的“家”。在生本教育的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以及生本教育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生本”兴校之路。

在专家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们大刀阔斧地在全校开展了生本教育实践活动。最初,学校任选一个班作为“生本”试点班,指定教师任教“生本班”,后来,家长自由选择报读“生本”班或新课程班,教师自选任教“生本”班或普通班。学校分别举办教师、家长、学生培训班,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课程安排,集中进行培训与研究。

由此,我校将“生本”课堂教学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并由内向外不断渗透和延伸。“生本”课堂教学倡导“三重”:

1重预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根据“生本”理念,我们注重调动学生的内力,注重抓好预习。

例如:语文学科的前置作业注重读中感悟、读中解惑、读中发现,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将灵感记下来(作小研究)。

又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强调“小立课题,大做文章”,注重前置性研究、自主体验和探究。

2重课堂: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简单、立于根本、注重开放。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学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具体做法是:自学一组内交流(4人或6人小组)→全班分享→上下互动(组组间→生生间→师生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帮学”的角色。这一角色成功与否决定于教师能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能否将学生引入课堂舞台的中心,让他们垒情投入、尽情展示,能否适时地鼓励、建议、引导和启迪。在语文课上,教师将新授内容有意识地加工为“诱饵”,撒向学生,学生就会饶有兴致地捕捉,甚至争抢。例如:高海燕老师在“生本”一(3)班上讲授《麻雀》一课,在提到课文中“老麻雀舍命救小麻雀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强大的母爱”时,有位小朋友举手说:“老师,我有意见,如果那只麻雀是爸爸呢?”高老师一怔:“是啊!那你们认为怎样小结更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再次被激活,他们充满自信,旁征博引,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表演的舞台!

★注重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生本”课堂因其设计简单、立于根本、注重开放而使教学生态自然形成,动态生成。已往教师备课时往往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撰写教案上,殊不知,如果把教案写得过于完备,那么教案就成了“流程图”。上课就是师生一起走“流程”。这样的学习没有乐趣而言,更不用说创造和生成了。正如一位名师所说:“最后的教案是在课堂上,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确定的。”注重动态生成的课堂使学生的“学”更加灵动,更有个性,更有智慧,从而展现出生命的丰富多彩和无限活力!例如:在《向命运挑战》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霍金的名言“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4人小组讨论及全班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并用备自探究后形成的理论加以阐述,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较真”的态度,令大家忍俊不禁、拍手叫好。如此适时、巧妙的处理,造就了精彩的课堂生成,这是预设之外的收获。可见,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随时进行调控,在不离教学之“根”的前提下让学习的“枝叶”尽情地生长,学习的“大树”就会枝繁叶茂。这就是“生本”课堂的自然之美。

3重评研:以学养学,以学养考

评研即评价和研习、研讨、研究。评研的过程,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是温故知新的过程,是情感和认知相统一、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的过程。我们用评研的方法替代了考试。

★评研采用“两评两研”的方法。“两评两研”指整理知识一组内互评互研一全班集中评研。根据省教科所规定的评价范围,可细化为整理知识一小组汇报一面向全班分享一班级评研一汇合成卷一自测、互评师评。这种互动式“丽评两研”的综合测评,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交互性、创造性,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教学与评价过程,教师起点拨与调控作用。例如:我校邹涛老师在给“生本”六年级上“立体图形的评研”一课前,设计了5道具有一定难度的、有研究价值的立体图形评研题,要求学生在前一天做好前置性研究与知识整理工作,然后,有序地进行“两评两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触类旁通、屡出新着儿,超出教师预料,最终,学生总结出6种解题思路。

★评研的目的是以学养学、以学养考。由于这种评研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更深入和更全面的提升,因而达到了以学养学、以学养考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们5年不考,一考便好。例如:2006年,我校3名学生代表天河区参加广州市语文能力竞赛,3名并列一等奖,2007年,我校4名学生并列一等奖。在历届毕业考试中,我校学生的成绩均名列前茅。学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让家长惊喜不断。

我校“生本”班的教师们经常说:“生本”,其实很简单!课堂学习结构简单,却尊重了学习者的志趣;课堂学习过程简单,却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教学指导策略简单,却能启迪无穷的智慧。所以,。生本”的课堂往往能做到学优为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师生共同提高。

经过10年的研究,我校将“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进行了对照,大致有如下区别。

经过10年的生本教育实践与研究,我们统计发现,我校100%的学生爱上学、乐读书,阅读量每周生均4.5万字,学困生比例仅占6.0%,家长的满意率为99.8%。

学校借助生本教育这一平台,大大提升了办学水平及社会声誉。2002年至今,学校实现了办学水平的“三级跳”,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先进集体、广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获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进一步实现了。生本引领,校本夯基,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目标。2004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奖励1131人次,省级奖励136人次,市级奖励611人次。

开展“生本”研究以来,华阳小学变化最大的是让沉睡的孩子醒了,困惑的教师明了,沉闷的课堂活了,郁闷的家长乐了,滞后的学校变了。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生本”乃生命之源,教育之本,未来之梦,“生本”让生命之神奇不断展现!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生本教育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