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习惯:从“无意识”走向“自觉”

2009-09-29李宏亮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9期
关键词:自觉教师专业成长

李宏亮

[摘要] 当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时,我们却忽视了教育的另一端——教师的教育习惯问题。当下的教师,在新旧课程、育人与育己、个体与群体等种种对立冲突中,对教育习惯的认知上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是一种“没有教育习惯的教育习惯”。因此,良好教育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觉,并付诸行动。

[关键词] 教育习惯;自觉;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9-0014-05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①从习惯的养成入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这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然而,教育中一个非常隐蔽,却又更为重要的问题却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的教育习惯问题。一个教师如何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个教师如何表扬或批评学生,一个教师如何寻求家长的支持,等等,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行为方式,这就是教师个体的教育习惯。当这种教师个体的教育习惯被传播和泛化,延伸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存在于各种教育情境之中时,它就会成为教师群体普遍遵从的教育范式,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教育文化。

一、对当下教师教育习惯的审视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二元背景下,教育习惯和教育文化问题开始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回眸当下的教师教育行为,虽然“满堂灌”、“一言堂”、体罚与变相体罚、侮辱学生、题海战术等不良习惯已经大幅减少,但是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与赏识,对课堂缺乏应有的民主与生成,对家长缺乏应有的理解与沟通,对自己缺乏应有的反思与自律等问题却是形式翻新而本质依然。由此可见,当下的教师教育习惯正处于一个新旧转型时期,旧的不良的教育习惯尚未被彻底清除,新的良好的教育习惯尚未真正形成。

教育习惯转型期的教师教育行为多数是处于一种“看新景,走老路”的状态,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喜欢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规范去衡量和评价别人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在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中却又乐于固守旧有的教育习惯。这种两难在课堂教学中是最常见的。以公开课为例,为了得到评课教师的好评,上课教师会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并加以反复的演练,以便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着对学生的尊重,充满着民主的气息,充满着合作探究的意味。然而,一旦放松下来,回到平时的课堂,尊重、民主、合作探究就会被惩罚性的提问、无意义的背书和似乎永远做不完的作业等习惯性行为所代替。那么,同样是教师为什么会在公开课和常态课上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呢?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课堂、对教学本身的习惯性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公开课的上课与评课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日常上课才是给自己用的,是要出成绩、出效果的。更为致命的是,当下的教师只是将这种现象简单地理解为是教学情境变迁带来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改变,而并没有意识到这本质上乃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对立和教育习惯的冲突,他们更没有意识到,当教师个体的这种教育习惯成为群体的教育行为范式时,它会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混乱,对新教师而言是评价与过程脱节造成的无所适从,对老教师而言则是教育觉醒与现实两难中的痛苦挣扎。

借用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可以将教师的这种教育状态称为“没有教育习惯的教育习惯”。也就是说,当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教育习惯在教育实施和自身专业成长的中的作用,他们只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教育习惯中进行着习惯性的教育行为。究其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新旧课程理念的冲突、新旧课程机制的磨合,掩盖了人们在实践层面上对教育习惯的审视。

新课程改革的时间不长,新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宣讲、试点和示范的阶段,还没有深入到教师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去,虽然有部分教师会对自身旧有的教育理念和习惯有一些重新的审视,但是这种审视是自发的、个体的、经验性的、非经常性的,因此,很难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教育生活范式,更不用说是一种教育文化了。同时,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特别是教育评价环节改革的严重滞后,使得曾经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启发,重题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重惩戒、轻赏识等不良教育习惯依然存在,并且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的存在。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和研究者更习惯性地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归结为新旧课程冲突的结果,而不是教师自身存在的教育习惯的问题。

其次,传统教育观念中育人与育己的二元对立,使得教师对教育习惯缺乏最起码的自觉。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事业,教师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精神做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所以教师普遍坚守的是一份“桃李满天下”的职业追求。可是,我们却忽视了对一个基本命题的追问,那就是教育是否仅仅是一份单向运动的育人的事业呢?在教学相长的古训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时代命题中,我们可以轻易得出否定性的回答: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行为,她不仅仅是一份育人的事业,还可以也必须是一份育己的事业。答案如此简单,为什么教师长期以来却忽视了教育的育己功能呢?一方面,教师的职业被深深地荣誉化、政治化,从踏进师范学校的大门开始,教师接受的就是一种纯粹利他的教育,教师被视为社会发展规范的代言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因此在教师的心中,奉献、付出是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最深的理解,这种师范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扼杀了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另一方面,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教师也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缺少一种勇于自省的精神。客观上,在“周周练”、“月月考”的高负荷工作之下,教师很难慢下脚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即便是那些偶尔慢下脚步的教师,他们关注的也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而较少关注知识传授的方法,更别说重新审视自己教育教学中业已稳定的教育习惯了。

最后,学校教师培养模式中个体与群体的二元对立,使得教师对教育习惯缺乏真正有效的行动。

在今天,学校培养教师的基本模式中存在着个体与群体在价值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对立。从价值层面上来看,学校的教师培养是以学校利益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完全将教师个体的发展置于学校发展的大前提下,只能是“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集体观念下的个体存在,很少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突破群体的个体发展。这一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极大地制约了教师个体的自主发展。从方法层面上来看,学校的教师培养一般遵循的是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也就是形式多样的“教师结对”,这个培养模式有注重实践、群体学习等优点,但是最根本的缺陷在于它把教育主要解理为一种经验性、模式化的实践活动,忽视了教育的知识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中,师傅很多时候既是引路人又是评价者,因此,青年教师往往都是习惯于去简单模仿,考虑的是一种教育做法的简单习得,而忽视了自身的教育主体性,缺乏自身教育习惯的养成,也就难以超越自己的师傅,如此一来,旧有的教育习惯就得以传承,成为普遍的教育范式。反之,如要改变旧有的教育习惯,则面临的压力就非常大,或是依赖于师傅式人物的自我觉醒和改变,或是依赖于年轻教师的“离经叛道”,而这一切在当前教师发展的价值引领与实践方法层面都需要更多的自觉和行动。

二、养成良好教育习惯的实践探索

良好的教育习惯是一个教师站稳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桃李争妍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幸福也终将归于自己的教育习惯,而良好教育习惯成就的教育文化也是一个学校得以立足和特色发展的基石。正如英国诗人德莱敦所言,首先我们培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培养出了我们。因此,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谋求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和教师都必须对教育习惯有着深刻的自觉,并付诸有效的行动。

第一,创设教育学习与体验平台,促进教师对教育习惯的自觉。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②所以,良好教育习惯的养成首先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习惯的自觉。当前,很多教师对教育习惯的认知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他们缺乏对教育习惯的关注,缺乏对教育习惯的反思,自然就谈不上对教育习惯的矫正与优化。那么,要使良好教育习惯的养成得到关注并成为教育生活的一种习惯,则需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对教育习惯的自觉。

首先,这种对教育习惯的自觉来自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与他人的比照过程,通过学习教师可以了解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了解他人教育实践的最新成就,从而在比照中觉察自身教育行为方式上的优与劣,实现自身对教育习惯的最初的理性觉醒。我们的做法是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学校会利用一切机会,主动承办各级教研部门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赛课等,把专家和优秀教师请进来,鼓励教师全面参与这些活动,听取专家讲座,观摩优秀教师示范课,与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座谈,从而获得最直接的学习机会,在交流和学习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学校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考察学习,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外出学习和交流活动,如论文颁奖会、教育学会年会等等,以开拓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观念。

其次,这种对教育习惯的自觉来自于教师的实践体验。教师教育习惯是养成,而不是简单的赋予和矫正,因此,学习的成果能否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学校在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同时,对每位参与的教师都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在交流和学习之后,必须提供“三个一”,即一份学习体会、一次教育实践和一个实践反思。即教师在参加完活动后,首先完成一份学习体会,主要是简单记录他人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做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尝试着完成一次教育实践,可以是教学案例、也可以是德育案例;最后比照自己的前后实践,写出一个实践反思。这样的做法,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能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教师对教育习惯的自觉。

第二,创新和完善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强化教育习惯养成的外铄力。

教育习惯是内隐于教师教育行为之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行为方式,所以,传统意义上,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教育结果,而忽视对教育行为本身和教育习惯的考量,认为良好教育习惯的养成主要依赖于教师个体的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然而,教育习惯并不是完全孤立于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之外,它是内隐于教育行为之中,又通过具体的教育行为表现出来,同时对教育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育习惯的养成既要依赖于教师个体的自律,同时适当而科学的外在约束,特别是学校层面的他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凸显过程管理意识,学校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习惯。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将是麻烦的。”③同时,教育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习得过程,它需要在不断的正确的重复中得以强化和内化,最终成为一种习惯。因此,学校一开始就要把对良好教育习惯的期待具体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并在过程中给予严格的执行,以促进教师的教育习惯养成。如,我校在教学规范中的“教学五认真”、“课堂十忌语”、“作业五要求”等等,都从不同层面对教育习惯的养成进行了规范化的引领和约束。

其次,强化评价促进意识,学校通过对评价机制的创新发展,促进教师教育习惯的可持续养成。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教育习惯是个体的、经验性的,它是教师对教育艺术化的追求,所以,传统评价关注的主要是教育效果,忽视了对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习惯的关注。然而,事实上,教育习惯作为相对稳定的教育行为方式与教育的实施和效果直接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对评价机制做出创新发展。一方面,评价内容要增加对教育行为本身和教育习惯的关注,即关注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不完全以成败论英雄,而是要凸显评价对教育过程的考量。另一方面,评价方式要更加多元,坚持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把评价权更多地赋予教育的对象。我们的做法是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具体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全体学生的不记名问卷,问卷涉及教师工作各个方面的具体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二是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座谈会,内容是描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优与劣。这一做法,使得学生广泛知晓了作为教师应遵守的基本教育行为规范和应有的教育习惯,并且将教师的落实情况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这对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形成良好教育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教师工作中好的教育习惯会得到学生的推崇,从而激发教师更加持续地坚持和完善。

第三,加强教育习惯养成的载体建设,推动教师个体与群体在互动共享中实现专业成长。

教育习惯的养成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长期习得与积淀的过程,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伴而行,同时也不孤立于教育工作之外,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二元背景下,实现教育习惯养成的关键就在于探索有利于整合教育实践、教师发展和教育习惯养成的实现载体。

首先是教师个体角度的载体建设。教师在加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在学校管理与评价的推动下,对教育习惯的自觉如何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呢?这就需要一个抓手,一个操作层面的切入口,那就是教师教育习惯养成的实践载体。比如,我校推行的主题性的教育观察行动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其做法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行为主题,如课堂提问、情境创设、个别谈话、如何表扬等,然后教师围绕这个主题观察各个层次教师在这一教育行为上的习惯性表现和学生的反映,并进行如实的记录,最后整理出教育观察笔记。这样,教师对该教育行为和教育习惯就有了相对完整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照自己在该教育行为上的表现进行反思,就能明晰自己在该教育行为上的习惯是否合适,该如何矫正。教师个体角度的实践载体的操作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毅力,因此,在实践中教师不能贪大、贪多,要遵循从小处着手的原则,循序渐进,这样才能集众家之所长,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

其次是教师群体角度的载体建设。教师个体教育习惯的养成很多时候是在群体教育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的,因此,教育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文化建设和实践层面上的教育互动。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的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中,虽然教育文化的形成依赖教师教育习惯的群体性趋同,但是这并不否认学校所倡导的教育文化对教师教育习惯养成的引领作用。事实上,学校在制度建设、管理评价等方面所彰显的教育追求应该是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是一致的,它必然会引领着教师教育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引导教师进行教育习惯比照与共享的实践平台。当前,对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和实践还是比较多的,如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各种主题的教育博客群、QQ群等,这些共同体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对如何实现教师的群体互动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它们关注的主要是教育中的内容性问题,缺少对教育行为和教育习惯的关注,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善于借助这些运行良好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把教师们的目光吸引到自身的教育习惯上来,把大家的兴奋点聚集到良好教育习惯的养成上来。

注释

①李亚英:《叶圣陶论语文学习习惯》[J],《上饶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第73页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

③[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南京一中)

(责任编辑潘静波)

猜你喜欢

自觉教师专业成长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认同危机语境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诗观》中邓汉仪诗史观的自觉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
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
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
“格致”以觉“知”,人皆得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