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的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概况
2009-09-29林昶
林 昶
2008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年份,中国的日本社会文化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基础理论和现实对策的研究成果丰硕,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有所提高。其中,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丛书出版热度不减,特别是“看东方:日本社会与文化”译丛的加盟,给中国的日本社会文化研究带来了厚重的气息。
本文采用的资料以2008年度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图书和中国日本研究杂志论文为主,同时吸纳了中国社科期刊网络版及《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数据库和报刊资料索引内容。
一文化研究
2008年中国的日本文化研究成果,集中于日本文化论、思想史、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方面,出现了颇多值得关注的著述,其观点新颖、资料丰富。
(一)日本文化论
当今世界,文化和文化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日本文化论”这一命题的探讨经久不衰,说明对日本文化进行深层次研究始终是中国的日本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2008年,诸多从历史过程和精神要素方面论述“日本文化论”的著述出版,反映了中国的日本文化研究者的新思考。杨伟《日本文化论》(重庆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一书,从风土、宗教、神话、“间人主义”、“世间”、卡瓦伊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客观评价了日本人和日本文化。而顾伟坤《日本文化史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则论述了自绳纹时代至近代两千余年的日本文化历史。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从精神文化人手,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日本文化的特质,而且以点带面论及日本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等。此外,还有韩维柱等《日本文化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译著方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基金项目、张一兵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看东方:日本社会与文化”翻译丛书。这套译丛,由诸多日本文化研究界的重量级人物、著名学者构成庞大的作者阵容,收录日本文化论、日本人论等著作共七部,分别是:筑岛谦三《“日本人论”中的日本人》、加藤周一《何谓日本人?》、会田雄次《日本人的意识构造:风土历史社会》、坍屋太一《何谓日本?》、多田道太郎《身边的日本文化》、宫家准《日本的民俗宗教》、佐藤俊树《不平等的日本——告别“全民中产”社会》。相关译著还有铃木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论文方面,崔世广《日本现代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及其作用机制》(《日本学刊》2008年第6期)、胡令远《文化交流、价值向度与历史认识——简论战后中日关系的精神要素》(《日本学刊》2008年第6期)、唐向红《日本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32期)、杨劲松《试论战后初期日本文化反省思潮的走向》(《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施宇《从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科教文汇》2008年第10期)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入手,分析了日本文化的基本走向。
(二)文化概况
卞崇道《融合与共生:东亚视域中的日本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一书,通过对日本思想文化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提出明治时代以前为日本哲学思想酿生、发展与成熟的时期,其后为现代日本哲学诞生、成长与结果的时期。
刁榴《三木清的哲学研究——以昭和思潮为线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研究博士文丛”之一,该书紧扣三木清哲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的特质,以昭和前半期的主要思潮为主线,剖析了三木清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论文有刘嘉《“生存”哲学与自然映像的结晶——从风土之源看日本文化的特性》(《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项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文化诸关系研究》(《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王丹和崔岩《日本文化的政治思考》(《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3期)等。
(三)文化史与思想史
探讨日本文化思想史的著述,有叶渭渠主编《日本文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版),系“世界文明大系”丛书之一,主要涉及日本的风土、语言、民族性与文明以及本土文明的产生、演变、特征、与大陆文明的最早接触等内容。其他研究成果还有:胡金良编著《日本之道——日本对文明的嫁接》(新华出版社2008年7月版)、张宝三和徐兴庆编《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森川昌和《鸟滨贝冢:日本绳纹文化寻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版)、蒋春红《日本近世国学思想——以本居宣长研究为中心》(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龚颖《“似而非”的日本朱子学:林罗山思想研究》(学苑出版社2008年8月版)、唐凯麟和高桥强主编《多元文化与世界和谐——池田大作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以及王金林《程朱理学传入日本与林罗山的儒家神道观》(《日本研究》2008年第1期)、周晓杰《日本人的“忠义”观与武士道精神》(《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周颂伦《武士道与“士道”的分歧和对立》(《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等论文。
(四)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日本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日本研究学者热衷的课题。
王铁桥《关于日本文化的世界定位问题一新文化进化论评介》(《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增刊)认为,日本文明不是独立于其他文明的独立文明,而是近代以前中华文明的卫星文明、近代以后欧洲文明的卫星文明。武心波《“不变”与“嬗变”——日本文化“二元分属”的双重结构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3期)也对此进行了论述。
此外,还有林璐《日本传统文化对山本耀司的服装色彩的影响》(《广西轻工业》2008年第12期)、张楠《生存需要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动力》(《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齐海娟《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个结晶——日本茶道精神分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10月)、李陆《论日本儒学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消费导刊》2008年第5期)、陈月娥《从原敬的“减少汉字论”看近代日本东西方文明的撞击》(《日本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
在近年的对外交往中,日本加强了文化外交的力度,颇有成效。吴咏梅《浅谈日本的文化外交》(《日本学刊》2008年第5期)、吴朝美《试论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文化输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丁兆中《日本对东盟的文化外交战略》(《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10期)等论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二社会研究
作为中国的日本研究热点,日本社会特别是当代日本社会发展、社会思潮、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一直是中国的日本社会研
究学者密切关注的课题。
(一)社会概况
比较而言,2008年中国的日本社会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宏观把握与专业研究并举。如连业良编著《日本社会文化全掌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一书,从社会生活、社会运动、经济法律、文化传统、自然、语言文字等方面,论述了日本的社会文化。而江新兴《近代日本家族制度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则将目光锁定在日本近代的家族制度上,论述了近代以前、明治、大正和昭和前半期日本家族制度的变迁。
此外,还有一批反映当代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生活常识、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社会发展变化以及近年来的重大社会事件等著述出版。如姜建强《山樱花与岛国魂——日本人情绪省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欧阳蔚怡《感受日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毛丹青《感悟日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李炯才《日本:神话与现实》(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版)及潘钧《日本辞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等。
(二)社会意识与社会思潮
关于日本的社会思潮,崔世广《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的结构解析》(《日本研究》2008年第1期)认为,和平主义、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三种思潮此消彼长,并对战后日本的发展路线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他研究成果还有:李泽元《战后以来日本的社会思潮对靖国问题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林晓光和葛慧芬《日本的东西地缘对立意识及城市文化形象刍议》(《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刘利华《二元性民族心理特征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渡边雅男和韩冬雪《现代日本社会结构的阶级分析》(《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等。
有关武士思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也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论文有邵宏伟《浅析日本新宗教中的民族主义倾向》(《日本学刊》2008年第6期)、王秋鸿《南蛮文化中步枪和基督教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孙文《走近阿伊努:一个曾经被歧视的民族的学术史》(《日本学刊》2008年第1期)、郑匡民《社会主义讲习会与日本思想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孙晓柳《论日本人的无常观》(《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王家国《宗教与日本人性格的养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等。著作则有王炜《日本武士名誉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版)一书。
(三)社会保障与福利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对此进行研究的论著有:赵立新《德国日本社会保障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5月版)、罗元文和梁宏艺《中日韩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周娟《日本社会福利事业民营化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李森《日本年金制度的内涵、特征及主要问题》(《日本学刊》2008年第4期)等。
其他论文尚有田香兰《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的解析》(《日本研究》2008年第3期)、周俊山和尹银《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老年住宅发展及借鉴》(《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陈竞《邻里互助网络与当代日本社会的养老关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李巧莎和贾美枝《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张玉棉和张少磊《日本公共年金制度改革及面临的新课题》(《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等。
(四)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在日本社会研究中,一个重要侧面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不少中国学者着眼于对日本社会运动和社会变化进行研究。如胡澎《日本社会变革中的“生活者运动”》(《日本学刊》2008年第4期)、刘柠《日本社会的“下流”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4月7日)、师艳荣《关于日本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思考》(《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周星和周超《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施晖和栾竹民《从“性向词汇”重新审视日本人与日本社会》(《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等论文。
宁晶《日本庭园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版)、徐静波《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日本学刊》2008年第5期)等著述,则侧重于微观生活层面的研究。
三教育研究
中国学者对日本教育研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以及中日比较等方面。
(一)教育概况与教育改革
日本《教育基本法》是理念法,在日本具有“教育宪法”的地位。吴坚和赵杨《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修改与其“教育宪法”地位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认为,新教育基本法脱离了旧法“教育中立刻”的基本精神,失去了旧法的“宪法”地位,已成为单纯的政府教育方针。杜忠芳《日本新旧(教育基本法>的比较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等也论及此。
日本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性的长期工程,这方面的著述也层出不穷。如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邓圆《浅析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第11期)、广田照幸和张晓鹏《现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政治学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2期)、李文英《日本和谐教育发展的曲折之路》(《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等论文,以及徐征《寻求超越:战后日本学力论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版)一书。
关于近代教育,王孝云和马金生《日本明治时期留学政策述论》(《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王芳《森有礼及其(师范学校令)对日本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文史博览》2008年第6期)、尹秀芝和徐亚萍《近代日本教育发达原因探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认为,近代日本教育事业之所以发达,是特殊历史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他还有朴今海《20世纪初日本对东北朝鲜族地区的教育侵略》(《延边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翟广顺《梁启超与福泽谕吉:中日教育近代化的启明星》(《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等。
关于国际比较,于洪波《日本和美国教育问题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版)一书,论述了日本前近代的闭关锁国与教育近代化、美国的军事占领与日本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政策因素等问题。其他还有关松林《交流与融合:杜威与日本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二)基础教育
有关日本基础教育的论文,有崔文香《韩国与日本小学健康教育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5期)、孟红艳《中日学前教
育师资的比较研究》(《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陈焕章《日本中学开展的职场体验活动观略》(《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8期)、闻竟《日本农村义务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等。
关于基础教育实践的研究,有耳冢宽明和王杰《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业成就制约因素分析》(《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2期)、赵彦俊和胡振京《疗治教育痼疾的探索:日本“宽松教育”述评》(《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汪培《战后日本社会科课程的沿革》(《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毕红星《日本现代学校体育的演变》(《四川体育科学》2008年第4期)等论文。
(三)高等教育
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留下了许多教训。角野雅彦《日本近代高等教育与专门学校发展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一书,通过考察“专门学校”这一日本独特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起源及其发展,阐述了日本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与变化及其社会关系。论文则有吴光辉《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反思》(《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2期)、解艳华《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改革新探》(《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等。
关于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徐国兴《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发展15年述评》(《高教探索》2008年第l期)、张玉琴和周林薇《日本大学质量保障体系转换的重要举措》(《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林师敏《日本高等教育评估机制的嬗变及特征》(《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第3期)、张玉琴和李锦《日本高等教育认证评估模式》(《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第l期)、马彦《日本高等教育“双重结构”评估机制的实施与启示》(《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第1期)、卞崇道《关于日本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反思》(《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3期)等。
还有杨小玉和于小艳《浅谈当代日本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思想》(《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吴琦来和魏薇《日本高等教育交叉学科建设的范例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臧俐《日本的教师教育改革》(《当代教师教育》2008年第2期)、郭丽《治理理论与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1期)、杨会良和任双利《日本高校贷学金资助模式与运作及其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此外,史鸿武和杨耀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我们的启示》(《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7期)特别指出,在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精英与大众兼顾、公私立并举、产官学结合、校企联合等办学模式,有借鉴价值。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家创新能力的不足,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王文利和林巍《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对此进行了分析。其他还有李在荣《日本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棍田叡一和李永春《日本教育硕士设立的背景——提升实力、成为社会所信赖的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张秀红《1990年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5期)。
(四)社会教育
日本战后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对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及科技教育的进步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夏鹏翔《日本战后社会教育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9月版)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研究博士文丛”之一。该书利用史料、调查等方法,对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的理念、政策和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胡国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王纪安和井上雅弘主编《首届中日高职高专教育论坛文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李雪花和张燕燕《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的启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第5期)等论著都做了研究和阐述。其他还有夏鹏翔《日本终身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分析》(《日本学刊》2008年第2期)、马丽华和杨国军《公民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形态研究》(《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等。
四文学研究
2008年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成果集中于文学史、文学理论、作品评析和中日文学比较等领域。
(一)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著作的集中出版,是2008年的一个亮点。如张龙妹和曲莉《日本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版,“日本学基础精选丛书”之一)、肖霞编著《日本文学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李先瑞编著《日本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刘利国和何志勇编著《插图本日本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叶琳等《现代日本文学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版)、曹志明编著《日本近现代文学评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关冰冰《日本近代文学的性质及建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以及李强《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昆仑出版社2008年3月版,“东方文化集成·日本文化编”之一)、伍斌《和风禅昧——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等。论文方面有大江健三郎和王新新《世界文学能成为日本文学吗?》(《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袁利宁《浅析樱花精神——从日本文学看日本人的审美观》(《成功(教育)》2008年第12期)、阎润英《论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关于日本艺术,著书有克里斯汀·古斯《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版)、郑民钦《和歌美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唐月梅《日本戏剧史》(昆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等。
有关古代和近世文学,研究成果有勾艳军《简论日本近世“浮世草子”的另类性格》(《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赵晓柏《日本古代随笔的语言风格议》(《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1期)、孙佩霞《中日古代神话女性形象比较》(《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等。其他还有肖开益等《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学》(《时代文学》2008年第1期)、聂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与道家思想及日本文化之比较初探》(《南方论刊》2008年第5期)、刘春英《日本女性文学源头发微》(《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李丹《论白薇早期创作与日本文学》(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张能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日本
学论坛》2008年第2期)等。
(二)当代文学
战后文学在日本文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刘炳范《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认为,矛盾的战争与和平观是由日本作家自身的矛盾性及其对战争和战后社会的矛盾性认识所决定的。其他还有刘欢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日本诗话研究述评》(《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4期)、王茹辛《20世纪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悖论”管窥》(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等。
(三)著名作家与作品
在著名作家和文学作品方面,对日本近现代著名作家和作品的分析是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
关于川端康成的研究,康洁《边缘化生存的呈现和疗救——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艳情文学创作》(《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4期)认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的创作都体现出对“艳情”这一边缘化言说视角的选择。川端康成以“哀”和“艳”的审美情调把写作视为私人宗教,在虚构和幻想中疗救自我的非常态心理;大江健三郎则以凝重怪异的笔触剥露出社会病态的人格,积极地探究与人类自由健康相关的诸多命题。这种差异和两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哲学观念等的不同有关。
对其他作家作品的研究,有赵沛林《川端作品的艺术自我观照》(《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3期)、社本武《论(雪国)中女性的哀切观照》(《日本研究》2008年第3期)、西垣勤和刘立善《论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道义观》(《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关冰冰和刘洪涛《一个“典范”的没落——浅谈(浮云)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的变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兰立亮《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下的日本文学作品解读》(《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等。
关于现代作家,刘研《国内村上春树研究概况及走向》(《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一文,解析了“村上春树现象”,并探讨了西方当代文化和文学与村上创作的关系。其他还有尚一鸥《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日本学刊》2008年第2期)、郭勤《试析当代日本作家目取真俊的小说<叫魂>》(《日本研究》2008年第3期)、邓桂英《试论(山音)中的处女崇拜》(《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4期)等。
此外,应和2008年日本“蟹工船”现象和社会反思风潮的兴起,神谷忠孝和韩玲玲《小林多喜二与现代主义》(《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3期)、松泽信和韩玲玲《小林多喜二文学欣赏的近况与意义》(《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3期),对小林多喜二及其作品进行了重新解读。
(四)中日文学交流
中国的日本文学译介直至“文化大革命”后才逐渐走是正常发展的轨道。唐月梅《日本文学与当代中国邂逅的命运》(《日本研究》2008年第1期)对这一历史演进进行了概括。相关著述还有谢迪南等《日本文学在中国30年传播历程》(《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5月13日)、曹志伟《陈舜臣的文学世界:独步日本文坛的华裔作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关于中日文学史上著名人物的研究,有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三联书店2008年8月版),为“日本二周研究经典选辑”之一,以思想传记的形式考察了1937-1945年间周作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王虹《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一书,通过历史考证、作家论、作品论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日本近世、近代的文学作品和中国近代著名作家作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
受其特殊的岛国环境以及传统思想倾向的影响,日本文学自古就形成了与大陆中国文学不同的风格。霍耀林和单文平《从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审美理念看中日文学》(《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5期)、李俄宪《日本文学的形象和主题与中国题材取舍的关系》(《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曹颖《唐诗远播扶桑时——从意象“竹”分析唐诗对于日本文学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8期)、方长安《鲁迅文学观的发生与日本文学经验》(《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赵春秋《周作人与永井荷风的“市隐”道路》(《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1期)等对此进行了论述。
还有一些论文从宏观上探讨了在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日本文学所面临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接受外来影响以提高文学的优雅,另一方面努力构建本土文学传统而形成自身特色。如林璺《中日文学作品中与茶色相关的色彩词汇的翻译》(《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4期)、黎跃进《中日文学关系述略》(《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訾文静《中日文学审美观的对比研究——唐诗与和歌之比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增刊)等。
五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一)文化交流史
2008年度,近代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相关著作有张升余《明清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巴兆祥《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一书,通过中日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地方志流播日本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其他还有黄俊杰《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王晓平《日本中国学述闻》(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
论文方面,胡令远《东亚实现真正和解的文化思考》(《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文化交流的基本性格、特征及其所发挥的特殊功能,对于寻求东亚国家实现民族间真正的和解路径有一定的启鉴和认识意义。其他还有李晓燕《明清之际中日文化交流途径研究》(《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2期)、任萍《浙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研究综述》(《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王勇《书籍之路一中日文化交流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许宪国《“黄金十年”与中国近代留日潮》(《日本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吴丽华《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之趋向》(《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等。
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成果,还有王丰《唐代渤海国与日本文化交流之原因探析》(《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4期)、舒习龙《晚清江苏人与日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舒习龙《晚清中日文化交往视域中的皖人与日本》(《史林》2008年第3期)、李兆忠《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的误读》(《世界知识》2008年第19期)等论文。
(二)当代文化交流
在著作方面,屈庆璋《中日文化交流与发展解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4月版)对中日文化交流与发展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中日之间理解、谅解、合作、和平的发展历史。
黄大慧和周颖昕主编《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文化教育与民间交流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版)一书,勾勒出自《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以来中日两国在文化教育及民间往来与交流的基本情况。其他还有王仲全等《当代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5月版)等。李朝辉《中日跨文化的话语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1月版),以话语分析为着眼点,揭示了日本民族的独特个性和特有的表达、交流方式,通过分析不同的话语交际场景、模式,以实例解析中日人员交往中的文化误读及文化内涵,从语言、文化、教育方面揭示了跨文化对话对于双向沟通的重要意义。
(三)中日文化比较
日本因为与中国地缘、文化的接近,成为对中国而言有比较意义的参照系。韩天雍《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及其相关文化之考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版),对中日禅宗墨迹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禅宗墨迹的界定与分类、中国宋元禅僧墨迹的流派、日本中世禅僧墨迹的展开等内容。其他著作还有韩钊《中日古代壁画墓比较研究》(三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一书。
荣桂艳《中日文化的特质之比较——由动物文化在成语、谚语中的映射谈起》(《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认为,中日在谚语、成语中使用动物的不同,体现了两国的文化特质,一个是“大陆畜牧文化”,一个是“海洋渔业文化”。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十四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4月版)一书,则从文化比较、家庭、宗教等多方面探讨了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
此外,2008年9月9日,“融合·共生·互动”——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东北大学中日文化比较研究所、外国语学院、“985工程”科技与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围绕着中日文化比较、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主题,共同研究了21世纪人文文化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叉研究。
(责任编辑: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