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电影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思考

2009-09-28葛姝亚

电影文学 2009年16期
关键词:中西结合电影音乐民族性

葛姝亚

[摘要]中国电影音乐作为世界电影音乐的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电影音乐世界性的根本路径,中国电影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这片沃土的同时,又与西方文化、流行文化相结合,使中国电影音乐风格呈现多元化特征。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电影音乐艺术具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电影音乐;多元化;民族性;中西结合;流行性

中国电影的新时期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此,崭新的电影历史已经开始。电影音乐的艺术元素潜力得到了开拓,显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音乐气质,标志着中国电影音乐正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与跨越,从观念到创作的转型。随着电影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电影时代的到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等待着电影人去创新,多元化的电影音乐也等着作曲家去探索。

一、民族性是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

中华文化赋予了中国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音乐的民族风格历来是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电影音乐是整个音乐文化的一个分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影音乐在经历了艰难与坎坷之后步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音乐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精神、心理状态和风俗习惯,以及从秦朝时期至今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美学思想,都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与实践提供了无尽的源泉。

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在世界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电影中加入民族乐器的演奏,不仅增加了传统文化的色彩,而且还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达到视觉与听觉的默契与和谐。如《英雄》中配乐《棋馆古琴》中古琴的运用,也许最能体现中国棋道的雅致飘逸之风。《卧虎藏龙》中配乐《南行》使用了民族吹奏乐器竹笛,其旋律优雅委婉,描绘出地道的江南清新秀丽的风情;配乐《穿越竹林》中箫的运用,使古代江湖武林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无极》中二胡的运用,意在呈现超脱空灵之意境。而《英雄》中,打击乐器大鼓小锣和戏剧拍板在整个电影音乐的运用更加强了氛围的营造与中国音乐特色的标榜。在华语电影《卧虎藏龙》中王娇龙窃剑逃走的那个桥段,总时长近10分钟。在这10分钟时间里只有一样乐器,那就是鼓。作曲家通过鼓声的强弱、节奏、韵律等的变幻与结合,非但没有让人觉得有丝毫的枯燥乏味,反而让人在鼓声所营造的紧张气氛中欲罢不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击鼓宣战,击鼓激昂士气,因此听到鼓声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战斗。我们从影片里的那段鼓声中听出了力量对比,强化了较量中的每一个回合,真是让人叫绝。当然,电影音乐的民族风格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而不是用到一、二件民族乐器就是民族风格。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要想屹立于世界艺术舞台,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无不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风情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别林斯基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新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界中,雷振邦先后为包括《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小字辈》在内的40多部电影作曲。他的作品以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这也是为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蝴蝶泉边》《青春多美好》等影片插曲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在新时期的电影音乐创作界中,赵季平先后为《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变脸》《孔繁森》等电影作曲。在这些影片中,电影音乐抓住了影片的魂,作曲家用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神韵和表现手段,创造出语言无法言传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他是“一手伸向民族,一手伸向现代”,“完全是以一种现代的、世界的、精美的眼光来透视传统的、民族的、民间的音乐,并以此为反映现代生活的现代影视作曲。”而他自己则认为“要走向世界,不写出中国味不行。”

由此可见,一方面,电影越具有民族性也才越具有国际性;另一方面,电影更需要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与超越。因此,今天我们发展中国电影音乐,也应从民族与现代两方面下工夫,用现代的眼光、先进的技术和表现手段去表现我们的民族生活、民族特性。

二、交响性,中西合璧

新时期初,《生活的颤音》和《小花》的音乐尤其引人注目。其中,《生活的颤音》是一部纯音乐形式的配乐影片,音乐将剧作与小提琴协奏曲有机地结合起来,音乐的节奏韵律紧密配合画面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使音乐变为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感情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小花》的音乐则是歌曲与音乐紧密结合的影片配乐,歌曲的感染力种表现力大于其他配乐。进入20世纪与21世纪的交接时期后,中国电影为了向世界冲击,除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大量引进外来元素,而且还邀请国外作曲家加盟。如大片《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音乐为日本知名作曲家梅林茂;《无极》的作曲为美国好莱坞资深作曲大师克劳斯·巴代特。即使是中国音乐家也聘请在海外事业发展较好、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腕级别人物,如谭盾的《英雄》《夜宴》等。

近年来的大片在东西方音色的融合中,首先是对传统的中国乐器和西方乐器进行了适合作品需要的取舍,不拘一格地为我所用。既有常规的中西组合,又有不同民族器乐与常规器乐的组合,还有现代电声与传统的组合,除此之外还有人声与器乐的组合以及不同风格演奏或演唱家的组合。《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最成功的电影之一,在这部电影中多次引用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贯穿始终,为灵魂所在,强化了影片主题。《英雄》中交响乐与鼓声的“序曲”,交响乐旋律来自东北二人转音调,鼓声则透露出了现代爵士与摇滚的节律。在“棋馆古琴”一场中古琴与小提琴的交融,作曲家特意给小提琴换上了二胡琴弦,力图在西洋乐器中找到介乎于提琴与马头琴的混合音声,完成了张艺谋导演“介于摇篮曲与说唱乐、流行乐与古典乐之间”的艺术造诣。在演奏(唱)风格中请来了《辛德勒的名单》的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尔曼、日本鼓童佐渡岛、贵州侗家女高音歌手,运用多元因素的风格演奏(唱)形成混合音色,表现了民族情感纠葛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欲。在铜管乐、电声乐、打击乐和人声的音色组合中,战斗声、号角声、呐喊声以及缥缈的电子声共同形成了“闻秦官”的错综复杂的混合色彩。《英雄》中由于其情节与故事背景的要求,历史的凝重与恢宏、个人英雄主义色彩都成为音乐着重表现与刻画的焦点,充分利用了交响乐团宏大的气势、巨大的表现力,使《英雄》中粗犷、豪放的人物性格得以充分表现,更塑造出大漠孤胆、一代帝王的霸气。

但与此同时,许多人也对外来音乐元素对中国音乐的民族性是否带来正面影响表示质疑,这样就走向了片面化

的极端,也是对民族性的误解,于中国电影音乐的传播十分不利。《炮打双灯》的电影音乐,就是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和交响乐队成功结合的范例。在创作定位上,传统的民族乐器大曲笛、现代创作意识和常规的交响乐队所组成的音响,渲染着影片气氛,叙述着故事情节,但是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它都完全演绎了中国式的爱情表白。由此可见,它并不像很多人所担忧的会削弱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性,反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真实和确切地表现出另一种意义上的民族特性。这种以西洋交响乐团为主乐,配入多种民族乐器的特点,使民族特色更鲜明地得以体现,交融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曲调,伴以大提琴低沉悠扬的音色,中西合璧地将中国音乐与古典交响乐融会贯通。

三、流行性,时尚化倾向

21世纪的中国电影音乐呈现流行化、时尚化倾向。电影作曲家已不再单纯满足传统的作曲技法。使电影音乐成为一种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的音乐。在电影中如果适当地应用这一风格的音乐,不但能够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的作用,还能以突出的流行风格接近与观众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反映某一时期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信息。

例如《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高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些当时所流行的优秀作品传诵至今。且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但能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等作用,还能以其突出的“流行”性使观众易于接受。

为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配乐的三宝,他的电影音乐极有特色,具有浓郁的流行性。谭盾为电影《英雄》的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分析品味他的电影音乐,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潭盾电影音乐的流行化元素,以及丰富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王家卫电影音乐的出场每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他的电影音乐绝大部分被灌录成电影原声大碟,每番亦得传媒的注目与推介。王家卫电影音乐的热销现象,与王家卫既懂得为电影拣选音乐,又懂得捉摸商业社会的市场策略有关。“创作音乐”和“挪用音乐”的结合是王家卫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很多情况下外国的音乐占了更大的比例。“挪用音乐”不仅让观众感受更亲切、印象更深刻,更为影片增添了时尚感和品味感,牢牢地抓住了影片的受众群。

《英雄》的配乐片段《风》,将日本鼓用中国的打击法演奏并加入人声和中国叉,听起来杀气十足;片段《棋棺古琴》,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更是用一把使用二胡弦的小提琴来演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听觉震撼。《英雄》的主题歌更是以流行风格为主,从旋律到和声、配器都有很浓的流行味道。

总之,21世纪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民族性、交融性、流行性的态势,是中国当代电影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型个性特征的彰显。中国电影的新时期是一个多元化的时期,电影音乐出现了新的格局,一部分影片音乐仍沿着传统的思路继续发展,一部分影片音乐则由幕后走到前台、从配角变成主角,而新世纪之初的影片音乐有的已走出国界,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

从1905年走来的中国电影和它的艺术伴侣影片音乐,已经历了无声时代、早期发展阶段、新中国兴盛时期、低谷阶段以及今天的多元时期,尽管各个时期的影片音乐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始终没有离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即便是当今多元化的时代。电影音乐也还在寻找着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切合点,为的是更好地光大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胡闻文.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及其现代传播[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2).

[2]彭吉象.跨文化交流中华语电影的历史与未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作者简介] 葛妹亚(1979—),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及音乐理论。

猜你喜欢

中西结合电影音乐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分析
肱骨外科颈陈旧性骨折临床诊疗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