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三“忌”

2009-09-27陈洪团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葛朗台邹忌教参

陈洪团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语文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增强语文修养的过程。解读文本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单纯停留于纯粹个人化的认识上。语文教师要驾驭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反复吟咏、慢慢咀嚼、不断感悟,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切中文本内涵的见解。

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更要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当作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需要,只有准确、恰当地解读,才有可能为学生的读文进行导航!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更多地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如何引导学生寻求解读文本的新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思路。

当然,也不能仅仅为了求新而随心所欲,标新立异,或者故弄玄虚。只有当教师领会并吃透文本精神以后,思考出一种最容易让学生理解、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最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方法时,这些“新视角”、“新途径”、“新问题”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有了这样的“新”,解读文本才能进入更高境界。

因而,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要做到三“忌”。

一“忌”节外生枝

案例一:

有位教师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在介绍文学常识、疏通字面意思后,设计了“课内能力迁移”这一环节:

1.研读课文,想一想邹忌用“比美”来讽喻齐王,相当于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哪一条计谋?

(学生可以七嘴八舌地讨论:声东击西、暗渡陈仓……)

2.教师通过举例点拨讲解:邹忌“比美”之意不在“酷”,在乎“讽喻”之间也。从古代兵法的角度来看,他运用的是“三十六计”中的“假痴不癫”;从现代广告艺术的手法来看,他用的是“醉翁之意术”。

3.以茅台酒“摔瓶透香”夺金奖的传奇经历为例,请同学们分析其推销艺术。(摘自《名师教案精选》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案例中的这位老师,他的主观意图不能说不好,他通过引进课外有趣的知识和内容启发学生的情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中的活动应该是为学生准确解读文本服务的,如果单纯为了求新把文本丢到了一边,那就有节外生枝、反客为主,甚至是哗众取宠的嫌疑了。事实上,即使是我们老师,对“三十六计”和“现代广告艺术的手法”知道的也并不多。如果课堂拓展的内容、引用的材料,还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大加解释,分散学生对文本本身的注意力,这种喧宾夺主式的拓展是否值得?

《战国策》中的文章是长于说事的,无论是个人陈述或是双方辩论,常常是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以增强论者的说服力。文本“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是邹忌从自己在比美时遭受妻、妾、客蒙蔽这件事情中,领悟出治国之道,来讽喻劝谏齐威王明辨是非,广开言路,修明政治。讽喻是下对上以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的一种智慧方式。邹忌通过打比方和类比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从家事推及到国事,使齐威王很高兴地接受了谏言。邹忌善于进谏,威王乐于纳谏,齐国一时国威大振。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是要理解设喻和类比论证的方法;二是要学习课文中邹忌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谏和说理的;三是要引导学生学习齐威王勇于纳谏的精神,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是我们语文课要解决的三维教学目标。

在案例中,“假痴不癫”是“三十六计”之一、茅台酒“摔瓶透香”是推销艺术,与邹忌的“讽喻”方法有本质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假痴不癫”,意思是假装痴痴呆呆,内心却特别清醒;“醉翁之意”常常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茅台酒“摔瓶透香”夺金奖的传奇经历,是指在1913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我国的茅台酒被放在不起眼的位置,包装土气,一直无人问津,一位代表迫不得已,情急之下趁许多代表许多评委在场之机“摔瓶透香”,“茅台酒”最终获得金奖。为避免学生误解“讽喻法”就是“假痴不癫”计、“醉翁之意术”,不应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解读文本最好是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道理形象化。笔者在上这一课时,开头引用的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组织学生围绕“接受批评难”话题进行讨论,启发他们得出“知道药苦,可以采取放糖或包糖衣的办法;知道别人不爱听逆耳的意见,不妨尽量减少刺激,努力把批评的话语说得委婉一些”这样的结论。这样做,目的在于创设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又能为讽喻手法的作用做一个“注解”,用时虽然不多,但是它对于解读文本更有积极意义。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拓展文本内容,引用大量的课外资料,旁征博引,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要对文本本身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万万不能忽视文本的本源性。

二“忌”人云亦云

案例二:

不少语文教师将上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文《花的话》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谦虚的品性。

前几天,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花的话》也是这样设计的。和她探讨交流后得知,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来源于教师教学用书。解读文本不是阅读教参,教参的意见是别人钻研教材的结果,决不能替代教师自己的钻研。

可是,现在有一些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是先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而是先查阅与文本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阅读教参代替研读文本,人云亦云、生搬硬套甚至是全盘接受教参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这种非文本化的解读方式看似轻松、便捷,但是,教师对文本缺少直接的阅读体验,没有真正把文本的内涵消化为自身的阅读营养。

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是有一定水平的,他的编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把编者的意图转化为自己的理解,那才可以融会贯通。从这个教学目标,我们能够看出执教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缺乏厚度,停留在文本的表面。

《花的话》是宗璞撰写的一篇童话,文章是这样构思的:

花儿们因为“看惯了春天的世界”,“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于是,在花园中展开一番争论,榆叶梅把其他花都当成背景,玫瑰花认为自己是珍贵的品种,芍药强调自己出身名门,桃花、杏花突出自己开得早,迎春花炫耀“自己有用”“能做药材”,白丁香和玉兰则互相吹捧、抬高自己,……这些花一点也不谦虚,只看到自己的美、自己的珍贵。文本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她们的批评。

教参的编者在解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可能是主张从题目“花的话”入手,从花的对话中感悟,因而强调“培养学生谦虚的品性”,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是不是要和全文联系起来,特别要抓住课文最后即最关键的地方?

课文最后写道:正当花儿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小男孩飞跑进花园,采摘二月兰,要送给他“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在小男孩的眼中,二月兰是最美的,她是那么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总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在这里,作者显然是给小读者们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你们要向二月兰学习啊,不仅要谦虚,要朴实,更要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如果兼顾前后文,将《花的话》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培养学生谦虚的品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朴实无华,拥有奉献精神的人”,是不是更贴近作者的写作意图呢?

“人云亦云”地解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普遍。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它只涉及文本解读的深浅,不存在错误,所以常常被我们当事人忽视。我们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须尽可能地到位,如抽丝剥茧般,深入其本质内涵,不要生搬硬套、浮于表面、浅尝辄止,要在他人解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而且又切中文本内涵的见解。只有当教师自己对教材深入领会之后,教参才能为我所用。我们既要重视教参,更要开动脑筋用好教参,智慧地解读文本,解读教参!

三“忌”断章取义

案例三:

守财奴葛朗台的形象,大家对他的评价似乎只有一个声音:爱财如命,灵魂龌龊。授课时,某教师要求学生不要轻易满足别人的结论,重读课文,透过一般词句的表象去寻找葛朗台性格的其他特点。

有个学生说:“他76 岁了还料理家务,亲自在庄园里检视葡萄藤,可见他很勤劳。”

另一个学生说:“82 岁患了风瘫,还亲自顾问家里的收支情况,作为一家之长,他很顾家。”

还有个学生认为,葛朗台椅子上的坐垫铺的只是“草”,说明他生活很俭朴。

这位教师认为,这些不也体现了葛朗台勤劳、俭朴的性格吗?比起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却又挥金如土奢侈无度的人,不是要好得多吗? 据此,对葛朗台形象的认识又多了一项鲜为人知的内容:他积攒的所有财富实际上全留给了社会,自己并没有享受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吝啬实际上是不自觉地为社会作出了终身的奉献。(摘自《文本解读:让语文教学充溢人性》,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期。)

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因为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我们可以驾驭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去超越文本、去解读文本。不过,超越文本不等于淡化文本,更不等于断章取义,损害文本。

葛朗台是19世纪初期法国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过渡到金融资本时代的资本家典型。在资本主义革命浪潮席卷法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迎头赶上的弄潮儿。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它的生产力的进步性也必然伴随着某种道义上的无耻①。葛朗台钻了当时法律的空子,用一块面包的价格买了一块葡萄园,投机钻营,巧取豪夺,攫取了大量的动产和不动产,迅速成为索漠地区的首富。在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妻子病危,舍不得请医生;妻子死后哄骗女儿放弃继承权;逼走侄儿,制造女儿爱情悲剧……他对金钱有着异乎寻常的执著,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感到暖和。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旧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给家人分发食物、蜡烛。

学生抓住的几个细节:76 岁料理家务、检视葡萄藤;82岁患了风瘫,还亲自顾问家里的收支情况;椅子上的坐垫铺只是“草”,他自己也没有享受到什么。这些都是事实。问题是得出的结论却和原著的主旨大相径庭。

刻画人物形象可以正反烘托,例如描写资本家,有时大肆挥霍,有时爱财如命,有时又贪婪攫取。葛朗台是把攫取钱财和爱财如命统一起来,尽管他很有钱,但是很吝啬。如果老师能围绕这些细节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就更能明白文学名著人物塑造的精彩。

俄罗斯一位戏剧家曾说,写坏人要写出他的好的地方,写好人也要写出他有不足的地方。这就是启发我们刻画人物要真实,要有血有肉,不能脸谱化。但,在葛朗台的身上不存在通过写其爱财如命来突出他的勤俭,看似写勤俭,实则写勤俭得吝啬,以至于只顾聚钱敛财。《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作者这样写是赞美他,还是刻画他吝啬?中外作品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也有共同的地方。把葛朗台与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却又挥金如土奢侈无度的人相比,这之间不存在比较点,而且这也不是巴尔扎克的本意。更滑稽的是赞美“他积攒的所有财富实际上全留给了社会,自己并没有享受什么”,这完全曲解了文本原有的内涵。

诗无达诂, 文无定评。文本承载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思想,更多的是社会意义。社会意义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时代所赋予的,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主张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应该更多地站在整个文本以及文本的社会意义等高度,尊重文本自身的内涵价值,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世界观、创作意图等为解读出发点,在文本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读出文本的本来面目。不能仅凭文本中的片言只语,断章取义!

这几个案例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读文品质,还要拥有较高的阅读智慧。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朱自清先生,“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上课,改作业,批考卷,找学生谈心……是的,繁忙的工作几乎让我们难得有闲暇时间,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多少天也难得摸一摸除教本以外的书,基本上是靠一本教学参考书和网络,就把语文教学应付下来。说大家不愿读书,是有点冤枉。但教书先生不读书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老老实实地读专业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语文学科相关方面的书。我们走上了讲台,就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也要带着这份美好、这份期待让它走进学生的心田并发芽成长!

[作者通联:上海市向东中学]

猜你喜欢

葛朗台邹忌教参
体育院校教参数据库的建设
邹忌劝齐王纳谏
邹忌比美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神秘的教参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
《欧也妮·葛朗台》的人性寓言
烘云托月月更明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