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教育之道(六)

2009-09-27韦志成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曾皙子夏志向

韦志成

六 启发教学

孔子对学生诲人不倦,那么他是怎样传道的呢?《论语》里记载了许多孔子教学的实例,这里我们看一个实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8》)

这是一堂孔子教学《诗经》的课。他的教学过程,有三个步骤:

先是指点学生动脑筋。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诗经》要动脑筋,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子夏学习《诗经·卫风·硕人》后,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等诗句不懂,想说也说不清楚,就问孔子“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子夏动脑筋提出了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动口。针对子夏的问题,孔子抓住“素以为绚”这一关键句,给予点拨:素,白色的意思;绚,色彩鲜艳夺目。卜商(子夏姓卜,名商,孔子对学生一般称名以示尊重。)啊,你知道吗?绘事后素,绘画要先有白底子,后用彩色颜料画画,这画才鲜艳美丽。诗中所写的姑娘笑得真美,眼睛看人真漂亮,天生丽质本来就美,再打扮就更美呀。你想一想,这绘画的美和姑娘打扮的美,不都隐含着先与后的关系吗?那姑娘原先就美,打扮后就更美;绘画,先有白底子后用彩色颜料画画。子夏豁然开朗:先生,我知道了,礼后乎?施行礼仪不是在仁义的后面吗?它意在比喻说明,对于治理社会来说,施行仁义在先,施行礼仪在后。子夏迅速理解了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深刻用意。他思路清晰,理解正确,语言流畅地把自己的看法谈了出来。仁和礼,是孔子追求的道,孔子就是通过启发教学来给学生传道的。

最后对学生及时评价。听到子夏的看法,孔子由衷地感到高兴:“卜商啊,你才是启发我的人。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诗经》了!”这赞许有加的赏识,犹如伯乐相中了千里马,和氏璧遇到了识宝人,给子夏莫大的鼓舞。这种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师生互惠,“教学相长”。正因为孔子对子夏进行启发教育,他进步很快,对研究历史文化很有成绩,后来成为魏文侯的老师,誉为孔门“十哲”之一。

那么,启发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孔子是一个教育改革家,对此作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无数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地概括表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8》)

这是孔子对启发教学最权威的理论阐释,也是研究启发教学最珍贵的文献。对这段话的理解,历代注家见仁见智,其中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最为详尽:“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

据此,“愤”,指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心理状态,即对某个问题想弄通而没有弄通的为难心态。“悱”,指学生的言语表达,即想说出来而又语塞的情貌。所谓启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愤”去“启”,打开学生闭塞的思路,使其豁然开朗,把问题想清楚,弄明白;针对学生“悱”去“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运用恰当的、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见,教师的启发针对学生的“愤”“悱”状态,点拨一下,指点一下,提示一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孔子启发子夏学习《诗经》的过程中,看到他在启发中抓住了两个矛盾:

一是学生思维的矛盾。他们想弄明白又无法解决,想把问题弄清楚又感到为难,想学习又不知怎样学,左右为难,欲明又暗,深入不下去,前进不了。对此,教师去“启”,引导他们动脑筋,找窍门,让他们茅塞顿开,心里敞亮,思路清晰。

二是学生表达的矛盾。学生对有关学习的问题思考后,想说又说不出来,想表达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张口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对此,教师去“发”,又点拨一下,引导他们动口,使学生语言表达有序,条理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抓住学生的思维矛盾和表达矛盾,指导他们动脑、动口,这两个矛盾解决了,教师的启发就到位了,启发教学就成功了。这两个矛盾的解决,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对于没有弄懂的问题就说不出来,只有理解后说出来才算真正弄懂,足见孔子启发教学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根基。那么,怎样启发呢?具体说来,有五个步骤:

第一,明确启发的前提。启发必须以教材、学生、教师三要素为基本构架,缺少任何一个因素就不能实现。教材是启发的源头,学生的“愤”“悱”就产生于教材,启发就是为了增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没有教材,启发就没有依据,离开了教材,启发便是放空炮;离开了学生,启发便没有对象;离开了教师,便没有启发。可见,启发的前提必须以教材学习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启发包含着就是以教材为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否则,课堂上东问西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怎么行?

第二,创设启发的情境。启发要有情境,就是学生对教材的某个问题,想弄通、未弄通、未想到、说不出的为难状态,依此可创设四种情境:

针对学生“想弄通”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创设兴趣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未弄通”的实际——教师就创设思维情境,或者让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问,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或者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等等。

针对学生“未想到”的困惑——教师就创设知识情境,给他们提供相关信息,补充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展开。

针对学生“说不出”的窘态——教师就创设语言情境,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或者递一递话,或者提供一个相关信息,或者说个开头,让学生接着说下去,等等,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表达出来。启发中,造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快乐氛围,体现教师引导学生登高望远的人文关怀。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先进·26》)是《论语》中唯一的篇幅最长的语录体文章,有314个字,它完整地记叙了孔子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各言其志”的过程,有三个环节:

首先创设兴趣情境,启发学生谈论自己的志向。孔子在子路、曾皙等四个学生的陪坐中说:“弟子们,我比你们年纪大,没人用我了。你们平常总是说,别人不了解我啊,那么,现在有人要了解你们,要用你们,你们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孔子创设的这个情境很有现实性,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论自己的志向,相当于今天的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推销自己。启发亲切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当然有话可说。

继而学生谈论自己的志向。子路率先发言,愿治理“千乘之国”,三年见效果,显出他的雄心壮志,孔子听后微微一笑。接着,他点名冉有发言,冉有谦虚地说,愿治理“五六十里地”的小国,但礼乐方面要等待贤人君子来治理。然后他又点名公西华发言,公西华则更谨慎,说自己还需要学习,只愿在国家的祭祀和与外国盟会中做个“小相”(小司仪者)。最后轮到曾皙发言,曾皙年纪较大,是曾参的父亲,他站起来说自己的志向与众不同,显出一种成熟与老练。他愿在暮春时节,穿着春装,带着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到大自然中去,在沂水旁洗澡,在祈求神灵的高台上迎着风跳舞,唱歌,朗诵诗,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四个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各自讲述着自己的志向,表现出不同的志向和性格。

最后孔子热情评价,赏识学生的志向。听完曾皙的发言后,孔子当即表示:“吾与点也。”这不仅表明他对曾皙志向的赏识,也表达了他向往诗意地生活的美好情怀。然后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作了热情洋溢的评价,如知音在倾诉,像慈父在鼓励,言语间跳荡着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拳拳爱心。孔子循循善诱,学生熙熙而乐,整堂课情与境相生,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体现了启发教学的魅力。

第三,激励学生提问。学问学问,只学不问是不行的。启发的主要方式,就是激励学生有“愤”有“悱”,说白了,就是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疑难提问和发表意见。孔子说,学习中不能问个为什么的人,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卫灵公·16》)。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对大千世界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例如,有次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好国家要做到粮食充足、军备充足及老百姓相信政府这三条。子贡接着问:如果不得不去掉一条,该先去哪一条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追问: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条,那么该去哪条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成立了(《颜渊·7》)。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粮食、军备、百姓的信任,而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失信于民,政府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这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像子贡这样就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既表明子贡思考、探究的深度,也表明孔子启发的高超水平。子贡这一问,就问出了知识,问出了理解,问出了收获。所以,启发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抓好提问。

当然,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但必须要问在点子上。这点子就是“愤”和“悱”,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样,就形成了提问的坡度,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回答出来,就像摘桃子,跳一跳,够得着。不跳,就摘到桃子,这提问太简单了;跳了,还摘不到桃子,这提问太难了;只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提问才是最好的提问。

第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一个东西有四个角,教师举其中一个角,令学生用其他三个角加以证明,“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学生带到教学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思考、联想、想象,把直观感觉与抽象思维贯通起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取得学习的收获。比如,有次仲弓问仁德,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2》)孔子通过举例引导仲弓认识仁德,不外乎主体从内外两个方面要求自己:对外,出门工作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严肃认真,是为恭;役使百姓如同去承担重大祭祀,小心谨慎,是为敬。这两个类比揭示了践行“忠”的态度。对内,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人,推己及人,是为“恕”。外“忠”内“恕”,就是仁德的风范。最后,强调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做得好,没有反对意见。孔子就通过举一反三让仲弓认识践行仁德的要求。

第五,关注启发的进程。视学情而定,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弄懂,不能“举一反三”“则不复也”,就不再教学新内容了。那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学习、再认识,直到把所学内容弄通弄懂,真正理解消化,思想更上一层楼。

以上五点,可见孔子的启发教学体系非常严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操作要领;师生对话互动互惠,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与古希腊晚生于孔子近一个世纪的苏格拉底的问答法绝然不同,苏格拉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的提问牵着鼻子走,学生是被动的。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问答法就不能运用。而且苏格拉底没有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孔子有系统而严密的总结,特别是“愤悱”启发的认识,这是苏格拉底永远也无法达到的高度。启发教学的首创权理所当然地应归功于孔子,他的启发教学思想,是人类教育理论的珍粹。即使在教育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强调启发式教学,就足见它辉耀千古的生命力与真理恒在的价值。仅此,孔子对人类教育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作者通联:武汉江汉大学]

猜你喜欢

曾皙子夏志向
解读《论语》
以本为本缘本溯因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论语》知多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孔子借伞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
孔子神算
天鹅de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