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09-09-24王楠
王 楠
众所周知,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创新型人才辈出的重要社会基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因此我国政府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理所当然的承担着这一艰巨的任务。但是,这一任务却对高校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创新教育的现实基础
创新是人类诞生以来最古老而又最现实的问题,创新使人类获得文明与发展。建立建全我国的创新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自身蓬勃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与培养世纪人才、振兴中华、提高民族素质息息相关。
1.高校教育模式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的问题。认为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学生的大脑,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的越多,则越有学问。因而,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灌注知识的方法,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
2.学生现状。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均为应试教育,学生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对自身其它素质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学生适应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并且在学习方面具有较大的单一性,只追求专业知识和专业相关技能的发展,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较差。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缺少了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及自主能力,造成许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3.市场需求现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这就要求进入市场的高校人才必须具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以适应不同情境下的发展需要。此时,创新素质这一当今衡量人才的最高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学校培养人才,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
因此,转变高校的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已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的迫切任务。
二.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1.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指导他们破除创新的神秘感,使他们认识到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地培养而形成的,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心理能力,要使学生养成一种不囿于既定现实、渴望变革、追求发展的观念,孕育一种热衷于发现、热衷于发明、热衷于超越的情结,形成一种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己任的价值取向。
2.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创新教育是要在掌握并巩固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开发,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是以一定量的知识为基础的,但并不是对知识的简单继承和翻版。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和科学研究能力、动手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是否是对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利的,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鼓励实践并不是说盲目的实践,而是要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敢于突破现有“知识圈”,进行创造性实践。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的保证,是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
三.高校进行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举措
1.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创新素质。
改变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不足,首先要改变创新理念意识匮乏的现状。高等院校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人才资源库和创新成果积聚地,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理念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上来,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和运行模式。
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力量,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涵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在教育观上,表现为改变教师过去长期形成的把学生当成知识的仓库,以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最终教育目的的陈旧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2.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品质。
学科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学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成果。
我国传统的课程设置原则是学习苏联培养“专才”的教学模式,以专业为核心实施教学,即开设的课程都与培养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有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有所变化,课程设置采取以专业为轴心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但是,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等。
新形式下,科学技术革命、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新趋势,科学技术正在向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为了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创新性,我们必须转变传统培养模式中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求形式上的专业对口的观念,转而强调现代科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淡化学科间的界限,设置有相当兼容性的“大学科”和“大专业”,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精简课程门类,整合、重组课程;要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要给学生多留一些自由时间,加大选修课的力度;正确把握课程体系的量与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提供空间。
3.提升教学观,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能力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观”转变。学生要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就离不开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的辛勤培育与正确引导。创新意识已成为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意识。只有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具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创新教学观上,即要求教师在研究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课堂的教学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整合教学模式、分析学生的现状、学生认知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信息接收情况,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教学方案、方法,拓展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空间,实现教学创新。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各种创造性教学方法用以实践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勇气,从而整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并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4.结合校内校外资源,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
高校作为一个行政主体,可以依托政府的扶持与高校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基地与项目,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和科技活动,适当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生依托相对成熟的成果和项目自主创业。
总之,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参与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需要,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加强对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王楠,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教育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