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反思方法
2009-09-24董芝海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运用理智的力量对自身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具体教育情境和事件进行反省和思考,以期获得对专业活动的教育学意义的理解。它追问的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对学生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教育反思包括三个层面:教学技术层面的反思,主要关注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教育背景层面的反思,指教师对支撑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的理论假设和信念进行分析,从理论系统中发现教师教育观念的瑕疵和缺陷;社会超越层面的反思,指将教育活动纳入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将道德和伦理标准整合进行教育实践,从应然状态的教育理想反思实然状态的教育实践,通过质疑与批判实现对当下教育的超越。只有当教师开始追问教育的终极关怀时,教师才真正成为教育的反思者、研究者。
一.在教育叙事中反思
教育叙事强调教师的经验,并以叙事来描述教师的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或个体的生活方式。叙事强调的不是形式、规律,而是经验的意义。它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等逼近教育实践本身。叙事研究可以使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成长,特别是使教师深刻地认识自身的经验在其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叙事研究方式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与体悟,从而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智慧的提升。
教育叙事研究还可以使教师避免走入狭小的专业视野,通过分享其他教师的故事与经验,拓宽自己的教学视角,了解他人的观点,并发展个人独特的教学理论,因为专业经验对自己而言,是一面镜子,对他人而言,则是实践的一扇窗。教师开展叙事研究,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同事分享专业经验。这种分享性的互动能让教师感知自己的专业声音与观点,激励教师更高的专业意识,提升自信,从中学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甚至批判、反思自己的经验,使教师发展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效果,增长教学智慧。
二.在案例研究中反思
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案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省察教育理论与他们自己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借助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案例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研究。参与案例研究的教师首先应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进而围绕案例进行研究,然后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最后通过对特殊案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或通过对同类案例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案例研究”的基本环节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归纳——新案例的创设——专题研究。案例研究是对“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寻找规律或问题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课题。它是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能够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在课堂实践中反思
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显示其价值。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教师专业的载体,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师的专业生活中,课堂是其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基本场所,可以说,教师的职业生命是在教室里生长和度过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只有在对课堂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提高。有人将教师的成长总结为经验与反思的结合: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课堂活动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一教师在不同的场合讲授同样的内容,他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教师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课堂教学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学生发展的反思等,当反思积累到一定量时,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问题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积累起相当的教学经验。如果这一过程以教学研究的方式加以延伸,教师教学就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新的认识和经验,新的认识和经验作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以教学水平为核心的专业能力就获得了发展。
董芝海,甘肃会宁县汉岔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