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清照的爱国情结
2009-09-24常彦
常 彦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其父李格非是南宋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所以,李清照从小就具有良好的文学教养,以至于自幼便有名作。其作品不但艺术风格独特,在两宋之交自成一体,而且思想意蕴也很值得称道。
封建时代,妇女在各方面都处于无权的地位,北宋以来,道学家们又大力提倡礼教以束缚女性。但李清照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纯真爽朗性格的才女。她不甘于寂寞深闺的封锁,不愿恪守妇道的戒律,而表现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充实的精神生活的追求。由于词人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她的作品中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她在《渔家傲》一词中写到: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渔家傲》通过浪漫主义的幻想,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也流露出妇女空有才华却不能参与社会生活的苦恼。作者在梦中横渡天河,直入天宫,并大胆地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像鹏鸟一样,磅礴九天,或者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词风豪迈奔放,近似苏轼、辛弃疾。黄了翁在《家园词选》中说这首词“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这艘“飞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是作者对于身世,对于家破国亡的痛苦无奈的最为切身的描述。
这首词具有阔大而又豪迈的气度。词中阔大的形象、阔大的志愿、出自阔大的胸怀。一个漂零无依的女词人竟渴望借助万里鹏风把自己映入神仙般的奇异世界。这奇异的神仙世界是词人理想与精神寄托之所在。词中既有李白的放浪姿肆,又具有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清照能诗。她虽不是诗人,但偶有吟诵,即为绝唱。其诗作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激昂雄健,与她的词风迥异。《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是一首整齐的五七言相结合的古体政治抒情诗。诗中“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凶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或取犬马血,与结天日盟”,“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等诗句,真不敢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弱不禁风、郁悒伤秋、手无缚鸡之力的佳人之手!国家沦亡,李清照个人的家世也随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挥汗成雨”的名门旺族,一变而为“子姓寒微”、“家世沦替”的天涯沦落人;从吟风诵月、悠闲自得的贵族,一变而为形影相吊、孤苦伶仃的“嫠妇”,这怎能不使她国难家愁一齐迸发。诗以目空一切、悲壮高歌作结,有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震撼朝野!词人当时已年过半百,还想以身许国,血洒疆场,收复山河。表现了其爱国情结。
此后,她还写了《打马赋》。在《打马赋》中,她把打麻将的活动写得诩诩如生,绘声绘色:“齐驱骥騄,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类杨氏五家之队。珊珊佩响,方惊玉蹬之敲;落落星罗,忽见连钱之碎。”打马将要“明以赏罚,核其殿最。运指麾尽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打马将要“将图实效,故临难而不回;欲报厚恩,故知机而先退。或衔枚缓进,已逾关塞之艰;或贾勇争先,莫悟阱堑之坠。”最后她叹道:“………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李清照用纸上谈兵、图中布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她想像如何来打北匪的将军和马。向往和花木兰一样驰骋沙场的战斗生活。这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神,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来说,是极其可贵的。
在李清照留存的为数不多的诗、词、文、赋中,她的词为婉约之宗,这是文学界早已公认的。其或为诗、为文、为赋,也才华横溢,淋漓曲折,抑或断简残篇,亦掷地有声,不同凡响。《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是李清照的咏史诗。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尘土埃。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时,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好雄,但说成功尊国老。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去天尺五抱瓮峰,蜂头凿出开元字。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该诗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诗中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总结历史的教训,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用借古喻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戒。表现了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诗中,她不是一般地悼古伤今,忧伤感叹,而是古为今用,笔锋横扫。批判了玄宗的荒淫奢侈,肃宗的庸弱无能,张后的擅权,痛斥了李辅国的奸佞,元结的虚饰,以及高力士被流巫州后的愚黯。国家的兴亡,帝王将相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大小官吏如何总结经验教训?她以史为鉴,激励人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其用心可谓良苦!李清照不仅是一个才思横溢、独创己风的词家,并兼善书法、绘画,现在看来,她还是一个根底深厚、学识渊博的史论家。她的几首咏史诗,在褒贬人物,指点兴废,评议成败方面,足可以使她与大家巨匠齐名而毫不逊色。再看看她的另一首警世之作《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的这首绝句,则是洗净了儿女之气的慷慨之音,是以诗的形式以古喻今、发抒悲愤的政治时事评论。项羽在垓下一战,为刘邦所败,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重整旗鼓,但是他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举剑自刎。威震一时的楚霸王的功过得失姑置不论,但他生为人杰、死作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李清照举出项羽的不肯“东渡”,正是对畏缩怯懦、苟安逃命而“南渡”的高宗赵构等贪生怕死之徒的无情鞭笞和辛辣讽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溢于言表。
李清照诗词风格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因为国家、民族的沦丧,造成她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人生悲剧的过程。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赵宋王朝在金兵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掠北去。以当时的形势而言,金兵是孤军深入,黄河南北的许多州郡有的尚在宋人之手,有的虽已沦陷但金兵数量不多,立足未稳。加上太行山一带抗金义军蜂起,威胁着金兵的后方。如果高宗赵构能蓄志抗金,中原的光复是大有希望的。但是赵构及其臣僚,从一开始就没有收复失地、保家卫国的想法,以致在金兵面前一触即溃,仓皇南逃。先流亡扬州,后跑到临安;在金兵的追袭下,又先后逃至越州和明州,喘息甫定,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苟安。
李清照的家史和个人的经历,就是大宋王朝由繁荣昌盛到没落萧条的历史的缩影。南渡以后,她从大家闺秀、优越富有,沦为流离失所、苟延残喘。这样,她在词作中明显增加了念国怀土、收复失地的内容,形式也用牢骚意气、含沙射影代替了长吁短叹、风花雪月。这一时期她的咏史诗,更是充满横刀立马、气贯长虹的大丈夫英雄气概。
李清照作为一代才女,诗词是她的情感寄托。“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愿将血泪寄河山,去洒青州一抔土。”表达了她对失去故土的思念,盼望得到好消息。李清照用她那别具一格的诗词,抒发了自己满腔的爱国之情,也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常彦,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