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非小说的语言艺术
2009-09-24李玲
李 玲
格非是中国当代文坛先锋派作家中非常独特的一位,著有《迷舟》、《褐色鸟群》、《风琴》、《忽哨》、《青黄》、《欲望的旗帜》等许多中、长篇小说。格非小说的故事情节有着迷宫一样的神秘色彩,格非小说的叙事是开放的,逃离客观秩序的,是自由自在地进入创作主题的内部的;而作为小说外部表现形式的语言,也有其独特的风格。格非小说的语言支撑着其叙事的框架,具有诗性的感觉、深刻的表现力、生活的哲理性,处处彰显着其语言的艺术魅力。下面简要分析一下格非小说的语言艺术。
一.诗性的感觉
格非是坚持感觉的,他的小说语言有着非同一般的精致与细腻,他将记忆、感觉、想象和沉思融为一体,善于把默无声息的感觉演绎成丰富的情境,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表情,都具有流动的诗性。(1)“……她潮湿的眼睫毛参差错落象一排芦苇的篱挂住了黑色的眼球……那个女人就在洒店潮湿的地面摔倒了。女人象一滩墨渍一样卧在反射出酒店暗绿色灯光的地上。她软软腰肢扭动了一下双手撑着地面,浑身的筋络像杯子里盛满的水一样摇晃着。”——《褐色鸟群》
(2)“……新娘裹着的绸布被揭开,露出处女天真烂漫的面庞,她的呼吸从嘴唇红色花形边缘散开,在湿漉漉的空气中浮动。有时一个人的出现和一个人的消失同样使人感到难受,王标想。正如春天突然在这一带的原野上降临,上涨的河水中散落的深红色的花蕊唤醒了人体肌肤的力量,王标手里捻着植物的叶子,感到了姑娘毫无摭拦的眼神……那颤栗的腰肢……镶嵌在秋天宽阔的田野上红色和身影收拢在他的腹部,沿着他的哽嗓上升。”——《风琴》
(3)“当日本兵抽出雪亮的刺刀将他老婆肥大的裤子挑落在地的时候,他感觉‘像风刮断桅杆上的绳索使船帆轰然滑下。女人的大腿完全暴露在眩目的阳光下——那片耀眼的白色,在深秋的午后,在闪闪发光的马鬃、肌肉中间,在河流的边缘,在一切记忆和想象中的物体:澡盆、潮湿的棉絮中间,在那些起伏山坡上粉红色的花瓣中蔓延开来,渐斩地模糊了他的视线……”——《风琴》
例(1)中,实体只是一个女子摔倒然后手撑地面的形象,而作者的笔触像是抹了“十香软骨散”,把这女子化作了一个水样透明的软体动物,能让人看到她浑身颤抖的筋脉,透露了无尽怜爱的信息。
例(2)刻画的是土匪王标揭开他们劫持的新娘的红盖头的一瞬间,他紧促的呼吸与热切的渴望。“她的呼吸从嘴唇红色花形边缘散开,在湿漉漉的空气中浮动”,表现王标跟新娘挨得很近,“嘴唇红色花形边缘”告诉我们姑娘的嘴唇很厚;“上涨的河水中散落的深红色的花蕊唤醒了人体肌肤的力量”以及“镶嵌在秋天宽阔的田野上红色和身影收拢在他的腹部,沿着他的哽嗓上升”分明是写一个男人性冲动的过程;“王标手里捻着植物的叶子,感到了姑娘毫无摭拦的眼神……那颤栗的腰肢……”一个“捻”字神传王标把植物的叶子假想成了姑娘的腰肢,姑娘的眼神必定的惊恐的,但被一个男人那样渴望的注视着她又感到新鲜。作者不曾着眼于赤祼裸地叙述,而是拿了花、草、田野、河水来解释人们的感官,形成诗化的风格。
例(3)描述的是冯金山目睹自己的老婆被日本兵挑开裤子时脑子里突然像电视机化了台后出现的雪花点点——“耀眼的白色”,头脑嗡嗡至麻木的感觉。什么“澡盆、潮湿的棉絮……”这些纷乱的意象都是冯金山在承受眼
前一幕时神经失常的象征,狠狠的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得读者下意识地会去拼命地想象当时的情境。
二.深刻的表现力
格非的小说语言具有深刻而又丰富的表现力,他擅长揉杂通感、比喻、联想等多种修辞手法,把一个极不起眼的细节通过某个词与感官联系起来,平实的语言立马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并且,这样大胆的设置,一经品味,如同咀嚼槟榔——“扼喉”。
(4)“我猛然一惊,我的如灰烬一般的记忆之绳像是被一种奇怪的胶粘接起来,我满腹焦虑地回忆从前,就象在注视雪白的墙壁寻找两眼的盲点。”——《褐色鸟群》
(5)“但是我立刻嗅到了皮肤相触的一刹那蛋白质释放出来的臭鸡蛋的气味。”——《褐色鸟群》
(6)“我的记忆似一条锈蚀的铁链如灰烬般一寸寸断落。” ——《褐色鸟群》
(7)“我大脑的神经树上一定是爬满了蚂蚁。”——《欲望的旗帜》
(8)“我试着找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来润滑一下现在多少变得有些尴尬的气氛,我觉得我的大脑象是一个空落落的器皿,里面塞满了稻草和刨灰。”——《褐色鸟群》
(9)“她的目光一旦和孙登相遇,便立即象一只皮球反弹到她的脚下,象被风吹散的一尾轻烟。”——《忽哨》
(10)“他佝偻的身子从一个低矮的土墙下像一只老鼠逃往树林,他那荒唐而夸张的身影仿佛成了被日本占领后村庄的某种象征……”——《风琴》
例(4)、例(6)、例(8)、例(9)的比喻都是相当新奇的,将记忆比作绳索、铁链,将大脑比作器皿,将话题比作润滑剂,将目光比作轻烟,达到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但又不只是单纯的比喻,是包含了丰富的想象的比喻。如例(4),搜寻记忆过程极生动——“就象在注视雪白的墙壁寻找两眼的盲点”。如例(6),比喻中还包含夸张,“我的记忆似一条锈蚀的铁链如灰烬般一寸寸断落”—— 已将记忆比作铁链,还偏要这铁链如“灰烬般一寸寸断落”,表现的是彻底的忘却。而作者将一种头脑混乱的情形竟有这样新奇的联想,如例(7):“我大脑的神经树上一定是爬满了蚂蚁”,以及例(8),“我觉得我的大脑象是一个空落落的器皿,里面塞满了稻草和刨灰,”这样一来读者就很容易捕捉到两者的细微区别:例(7)表现的是焦躁不安的情绪,而例(8)表现的是头皮沉重的状态。例(5)则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皮肤固然是有蛋白质这种成份的,“但是我立刻嗅到了皮肤相触的一刹那蛋白质释放出来的臭鸡蛋的气味”——好似皮肤相触发生了化学反应,事实上作者要强调的是两个人皮肤相触时来自人体的陌生气息,还是一种心理感觉。再有例(9):“她的目光一旦和孙登相遇,便立即象一只皮球反弹到她的脚下,象被风吹散的一尾轻烟。”——即一个女子羞涩的目光刚一接触到那位男子时,赶紧把眼睑低垂的模样活生生的,如在目前。例(10)是最具感染力的,作者只勾勒了冯金山一人逃蹿的印象就刻画出了在日本兵疯狂蹂躏下的村庄,同情里裹挟着批判。
三.生活的哲理化
格非是一位具有冥想家气质的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向来是一丝不乱的,也不怎么幽默,口语化的语言极少,而且字里行间处处表达的是一种哲学的态度,我们读者可以从他的小说中看出他将生活哲理化了,又将哲理语言化了。
(11)“记得你当初怎么向我谈起你的妻子吗?现在又如何?爱情有种一夜之间就会消失无影的恶习。”——《欲望的旗帜》
(12)“她曾不止一次地央求曾山陪她上街去买一条背带裤,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得到这样的一条裤子,可他们每次上街,每次都是空手而归。起先,他还以为她的犹豫不决是因为她尚未找到合适的款式,时间一长,他才渐渐地明白,她也许永远也不会真正买下一条背带裤,她只是看看它,用她的话来说:‘我知道它在那里。挂在玻璃橱窗的木架上……”——《欲望的旗帜》
(13)“愿望的意义仅在于反复被提及,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无限延搁的快乐……”——《欲望的旗帜》
(14)“若没有哲学,人与猪何异?况且猪也未必就不懂哲学。”——《欲望的旗帜》
例(11)指向爱情的悲观主义,通常被大众挂在嘴边,而格氏一句:“爱情有种一夜之间就会消失无影的恶习”,不无精炼,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了。例(12)描述了一种熟悉的哲学行为:获得的也就是已经失去意义的,正如例(13)所概括的“愿望的意义仅在于反复被提及,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无限延搁的快乐……”例(14)泄露了作者对哲学的钟爱,乍看有些打趣——“猪也未必就不懂哲学”,事实这也是个哲学问题,谁能肯定猪不懂哲学呢?
以上只不过是几个例子,类似的句子比比皆是,阅读格非的任何一篇小说,我们可以都体会到作家的语言的高度人文化,思想的个性化。
不同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语言欲望和语言感觉,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风格。格非对生活细腻的感觉,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读者感受到:语言是可以无穷无尽的挖掘的。当然格非的语言艺术也不仅止于此,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发现。
参考文献:
1.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2.格非:《迷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3.格非:《欲望的旗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4.格非:《格非作品精选——跨世纪文丛精华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5.格非:《格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李玲,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