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中互动教学法的实施

2009-09-24刘桂强

文学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阶段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求人能以不断更新的知识、思路去解决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中小学教育要贴近社会,必须在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上下功夫。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努力探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互动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六个步骤来完成的:

一.预习——准备阶段

预习是指师生的课前准备,即老师备课,学生预习。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课,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课文内容,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会发现和提出老师不曾发现和准备的问题。这就促使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加仔细,更加深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问——开始阶段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是指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提问,老师对学生设问的过程。学生在向老师提出问题前,必须认真预习,独立思考,反复琢磨,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有意义的问题。老师为了解答学生的问题,也必须设计出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老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的特点提出设问,学生从老师的提示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进行阶段

解决问题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具体表现,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面对问题,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论辩,反应能力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老师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引导,有针对性的对突出的问题详细讲解。学生则根据老师的讲解,不断改进,直到全面掌握为止。这样可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练习——深化阶段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部分,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应用与深化,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扬民主,学生自由组合,展开小组练习。老师要尽可能地安排丰富多彩、难度不一的练习,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结束阶段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结束部分。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纠错,互相总结。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老师作最后评定,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所取得的成效,使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

六.复习——巩固阶段

复习是指课后复习巩固。复习要有计划,每天、每周、每月都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以加强记忆,提高学习质量。老师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全面的掌握知识,综合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种宽松、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求知、生活、审美。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理解、归纳应用、思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教育科学的发展迫使我们寻找新的解决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素质的矛盾的途径和方法,而互动式教学解决了这个矛盾,提高了学生的各项素质,因此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推进。

刘桂强,河北省蔚县第四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阶段素质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两只想打架的熊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