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的特性及其教育课的尝试
2009-09-24谢增伟
一.文学教育的特性认识
1.一般来说,教育是指人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他人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
教学则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简单说来,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考察教学对于教育的关系,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剖析以上理论阐述,可知:教育“包含”教学,它除了教学这种基本途径之外,应该还有其它育人的一些形式和方法。
从大学到小学的语文(中文)教学,它们所使用课本的文章类、知识类的内容,皆可由“教学”这种行为来进行和完成;而并不以理性为主诉特征,也不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价值的文学作品,以它们作为“教材”的文学教育课,严格考察起来,是并不适用走“教学”这一途径的。它应该使用教学途径之外的其它育人的形式和方法,因为它由本性决定不能通过“教学生学”收到效果;换句话说,它根本不是要学生学习的事物,乃是教师借来对于学生进行文学审美培育的特殊媒介。因此,笔者认为,之所以叫作“文学教育”而不叫作“文学教学”,根源概在于此。
笔者进一步认为,文学教育,适宜使用“教育”中的“点拨”、“熏陶”和“启发”等非“教学”手段的方式和方法。
从教师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既然依靠“象”引发读者(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意”和进入“意境”;或在引发读者(学生)思想情感之后,借助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生活体验或经验领悟主题(审美中心),就必须主要由读者(学生)自己来完成这一完整过程。如果让教师指手划脚、喋喋不休地“教学”,进行一些主要以理性分析与讲解为特征的传授,就成为教师的“强加”、“灌输”和“拷贝”,是无益于真正“审美”的。教→学,不适于文学教育是非常明显的了。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们对于文学作品,不是理性地硬学它的什么,而是要品味它的什么、体会它的什么、欣赏它的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获得思想和情感的滋养,再慢慢地从量变到质变地改善自身的素质等级,最终达到作为“人”的整体精神质量的提高。文学作品以富含美质的形象语言作为“产品成型”的工具和材料,这种滋养的功能特别强大,因为它们实际是连通作家思想情感的,是作家思想情感的实际现实(无论是直接的还是曲折的)。所以,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两者联系的不以理性、知识为纽结和实质,让学生以自身状态的思想情感去“咀嚼”饱含丰富思想情感的文学形象的语言,从而使自身状态的思想情感发生,向着丰富和良性变化,选择使用“点拨”、“熏陶”和“启发”等非教学手段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文学教育,才来的最适宜。
当然,在文学教育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讲”——更合适的说法是“介绍”——一些有关作家的情况和文学常识以及鉴赏方法等,但是主体不能偏移——要想方设法“点拨”、“熏陶”和“启发”学生去想象和联想,去体验、品味和感悟,以此去采撷与收获各人的思想感情范围的“审美的蜂蜜”。
2.要特别强调的是,高等学校开设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写作”专业类的课程,都不是这里所说的“文学教育”。这里所说的“文学教育”,是各类学校或文化机构所举办的,包括培训班、讲座、讲坛等在内的,以培养文学审美(和欣赏)水平为宗旨,以提高学生或听课人综合修养(素质)为目的的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课程。我国一份叫作《文学教育》的杂志在每一期出版的刊物封面上都印着“以文学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教育,以文学的姿态进行教育”的句子。笔者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文学的内容”、“文学的手段”和“文学的姿态”,都是强调文学教育要遵循文学自身的形象性、人学性、审美性和惠及大众性,不是突出它的经院性、理论性、研究性。其实,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究其作者创作的出发点,绝大多数都是“为人生”的,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为最广大的读者所理解和带去思想益处的。因此,要让文学名著的生命之树常绿,要让文学名著发挥其本真本源的作用,要让它们为世世代代的广大社会人担当起精神培育、素质培养的重任,除了一部分人从某种需要出发,要对它进行较为高雅抽象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外,教师们要开设的就是笔者所强调的能够给学生带去提高个体素质、提升对于审美意义上的“人”和“人生”的认识程度的普及性课程。
3.文学教育还具有需要按照层次设置内容和手段的特性。由不同听课人文化水准、文学修养、审美水准的不同所决定,授课人对于授课的具体内容、方式选择要有考虑。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初等学校等层次宜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初等学校的讲讲文学故事,中等学校的以基础层次或中等层次审美(和欣赏)为准则进行设置,高等学校的以高等层审美(和欣赏)为准则进行设置。
以前和目前的许多文学教育之所以收效不佳,未能认识到这种教育的层次性质应该是一个主因。常可听到语文或者文学教学的教师们抱怨学生们对于经典文学名著没有或缺乏兴趣,致使课堂冷清或根本无法开课。细究其原因,乃是教师们自身把经典文学名著看得很高,设计授课内容和手段也是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的。这都是源于未能明白这种层次的存在。每一部经典文学名著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和内容,都有着可以向高端点审美和向着通俗点审美的伸缩特性。就看你要带领“谁”步入这些作品的殿堂。实践早已表明,把经典文学作品的授课,设计成极为通俗的内容,甚至如讲儿童故事一般,不是不可能的。教师根据所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不让经典文学作品“走样”为准则而带领他们做到最大限度地领略蕴含其中的审美精华,才是文学教育的科学观点和真正意义,才能打破学生们对于经典文学名著的隔膜感、淡漠感、畏惧感,让文学教育课的生命力产生出来,渐渐强大起来;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分层设计是必须做的事情。
二.针对性的文学教育课尝试
笔者工作在一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的职业学校,因此对于开设文学教育中等层次审美(和欣赏)课的做法考虑较多。首先,将适宜于中等层次文学阅读的、由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中学学生阅读书目(世界文学名著50部)确定为授课内容,然后针对学生实际,分成三个步骤施行文学教育,做法和方案概括如下。
第一个步骤——“亲近名著”:面对施行“文学即人学”的文学教育,中等文化学生的一个很大不足是缺少人生阅历,且文字理解功底不厚实。加上其它课业较为繁重,造成几乎无暇研读和读懂原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引导学生们“亲近名著”。具体说来,就是决不可使学生们在初步接触文学名著的时候,就产生“这些书不熟悉、读不懂”的感觉;如果这样,文学教育课必是短命的,至少会陷入僵局。可以用“重点点拨”、“精选视频”以及“深化启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亦即先以最大的形象性来唤起学生们对于文学名著的重新认识,让他们感到文学名著不是高不可攀,读了它确实可得到教益。待到这种感受在他们思想意识里渐渐产生并且站稳脚跟以后,再引导甚至要求他们原原本本地去读文字的原著。也许当这种教育奏效以后,学生们自己就主动去借阅文字的原著了。
可主要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篇目,再考虑具有贴近学生素质培养需要和可读性较强的属性,遴选中外文学经典小说,例如《简·爱》、《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童年》、《堂吉诃德》、《老人与海》、《哈姆雷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家》、《子夜》、《青春之歌》等,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作为传授的中介,将“认识作家、了解作品、传神片段、认识人物、课后思考”作为“重点点拨”模块;将“读读精选视频,看看他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课后思考、讨论和写作读书笔记、读后感”作为“深化启发”模块。力图通过这样的组合适当降低直接读原著的难度,唤起学生们对于文学名著重新审视,重点让他们感到阅读这些文学名著的确有用有益,并进而在教师的推荐下主动去阅读这些文学名著。
在以上的设计中,关键是处处努力做到,让所面对的学生能够接受,感到有兴趣。课件各个部分的“量”和“度”以及难度要控制好,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要自然而紧凑。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读”的感觉“顺畅”、“良好”。还要注意这个课件的文字内容、视频内容之间的协调搭配,要让它们都围绕“文学审美”这个教育课程的主调。一定要避免将课程上成“教学课”、“理性课”甚至是教师显示自己博学的“学术课”。总之,心中必须明确:课件是课程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凭借;课件“享用”的主人是学生;课件必须量学生审美认识水平之“体”而裁内容与手段之“衣”。
“亲近名著”是施教三个步骤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要依靠它打破学生们长期以来对于文学名著的陌生与隔膜,并也要依靠它引发学生们对于文学名著渐渐产生出兴趣来,尤其是要依靠它使学生们感到阅读文学名著的确有用有益。这一个步骤成功了,后面两个步骤就有了开拓发展的基础。
“亲近名著”步骤,至少安排一个学期,最好安排一个学年。
第二个步骤——“问答与交流”:在“亲近名著”步骤结束以后,紧接着“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们在所听课的文学名著范围中任选2~4部,利用暑假和寒假进行文字自读,并作不限数量的“感兴趣段落摘抄”、“精彩段落摘抄”和不限字数的“人物评析”写作,同时要求他们至少能讲出2部文学名著的完整故事,并能讲出自己一定的解释和理解。摘抄和写作要在开学时交给教师检查,然后返还给学生。
这个步骤中的课堂可先安排课时数量不多的学生问、教师答。即由教师提出规则:课代表在课外确定有模糊或疑难问题需要发问的同学名单及问题内容(拣有代表性的),将其整理好交给教师;由教师在课堂上扼要启发解释和自谈体会,使得全体听课同学中读同样文学名著的人,都能因此得到教师的启发。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延伸至课外进行。
在以上问答阶段结束以后,可安排课时数量不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即事先将全部学生所选读的书目打印张贴出来,使得学生们彼此知晓。然后在课堂条件下自行组合(成为小组形式),开展对于同一部文学名著的阅读感受交流。其间,学生可邀请教师参加交流。与此同时,可抽出适当课时,选出数名同学上讲台读读“感兴趣段落摘抄”、“精彩段落摘抄”、“人物评析”以及讲讲文学名著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大家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形成互相“点拨”、“熏陶”和“启发”的气氛。
“问答与交流”是巩固“亲近名著”成效,并力图将阅读引向广泛和深入的步骤。但要注意将此步骤安排得中心突出和要言而不繁。
“问答与交流”步骤,安排半个学期即可。
第三个步骤——“阐发式演讲”:顺接“问答与交流”步骤,为体现出文学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根本的特性,并且使已有的收获得到结合实际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切实升华。教师安排一定的课堂课时,也可延伸到课外活动,将文学教育与演讲活动巧妙结合,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理解和体会,在小组或班级里开展言之有物的阐发式演讲。
所谓“阐发式演讲”,就是要求学生们不脱离所读文学名著的思想与精神的范围,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谈理解、讲看法、论体悟、说启发。强调“阐发”,仅是为了防止离开文学名著而“海阔天空”,并不是要约束学生们讲演的百花齐放;讲演的内容与风格,尽可以灵活多样。
“阐发式演讲”是使文学教育实现其最根本的教育价值,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让学生获得“读文学名著真好”的心灵美感,并初步实现将他们的“人”的素质向高层次迁移的有效实践。
“阐发与演讲”步骤,也只需安排半个学期。
这第三个步骤完成以后,教师要公布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中学学生阅读书目(世界文学名著50部),要求学生们有计划地展开全部阅读。
在对于所论文学教育课的特性和层次较准确认识与定位的前提下,选定文学教育适宜的授课内容,再运用牢牢把握“点拨”、“熏陶”和“启发”等非“教学”手段三个步骤的方式和方法,最终显示开课效果良好——学生们大多能够抓住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人”之美,“人生”之美,生发自我认识并阐发。这当然有助于他们向美学意义上的“做人”和“认识生活、驾驭生活”的高度上升,而这正是文学教育课的开课标准和主要目的。
谢增伟,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