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09-09-23王伟新

商情 2009年17期
关键词:共鸣培养能力理解

王伟新

【摘 要】朗读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激起学生的情感,形成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关键词】重要环节 共鸣 理解 培养能力

目前,语文教学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我以为要适应这一趋势,应该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更应受到一定的重视。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及阅历所限,对感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仍大大超过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要提高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朗读是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那么,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朗读有利于传递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它一刻也离不开情感参与。这种情感,包括教材所包含的作者的写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仅要求教师教学时有充沛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情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参与,来正确体会教材所蕴含的情感。教材中大量的白话文,学生大多能懂,但是这个“懂”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许多学生无法对作品产生共鸣,如果能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那么学生就会理解这个问题。例如反复让学生诵读记叙文则易于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我先让学生“看”课文,结果学生对文章并没有什么感触,甚至有学生对“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的描写感到好笑。于是再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对关于父亲背影的一段描写,反复诵读,反复体会:“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读着读着,学生的脸色庄重了,声音低沉了,文章中的父子深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有些学生因此想到了炎热的夏夜,祖母为“我”摇扇使我入睡;有些学生想到了每个冬晨,母亲为“我”准备早餐……一直以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此刻才体会到其间包含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可见,朗读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情感,体会文章情感的丰富性。

二、朗读有助于知识的传递

有些语文知识,通过课文的朗读可易于学生理解掌握。一般来说,在各种文体中,记叙文注重一个“情”字,文章往往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此朗读时感情、语调较丰富;说明文注重一个“知”字,课文强调科学性、知识性,不受感性认识支配,故朗读时宜采用平实的语调;议论突出一个“理”字,强调行文的雄辩、有力;所以朗读时要注重气势,语调严谨。朗读可帮助我们传递各种文体知识。

如《影子的故事》是一篇说明文,但它是由故事生动引出科学知识,让学生体会记叙笔调的生动与说明笔调的平实在朗读时语气的不同,来加深理解记叙与说明的区别。又如,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通过最后一段朗读,可帮助理解抒情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前半部分用一组排比来描绘祖国人民在和平环境中幸福生活的图景,这里是抒情,故宜用轻松、舒畅的语调。后半部分表明观点,激发读者应该去热爱我们的战士,朗读时语调气势要加重,较为严肃,速度稍快。

朗读还可以帮助区分古诗、新诗、民歌几种形式。陈毅、贺敬之、柯岩生活时代相近,为什么三人的作品《梅岭三章》、《回延安》、《周总理,你在哪里》却分属三种形式呢?教师可通过对诗的节奏,韵律的分析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来从感性上体会三者的区别。《梅岭三章》是绝句,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格律及节奏。《回延安》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语言富有地方色彩,讲究押韵,但并非一韵到底,所以读来口语色彩较浓,似在歌唱,而《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新诗,注重抒情,形式自由,不讲究句式的整齐,故朗读时易于感情的表达。

三、朗读能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语感的强弱。所以培养学生语感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培养语感有多条途径,朗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比较重视“讲”,认为与其让学生多读,不如自己多讲一些。其实,多数课文是学生基本上可能读懂的。况且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的,正如古人云“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段意、中心思想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所以,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读,多念,自己从朗读中去体会,去领悟。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往往语文水平也较高,因为朗读的水平最终归结于对课文的分析理解的水平。反复朗读能使许多优秀篇章储存在大脑里,无形中也增强了语感,这反映在写作中就能表现为语句的连贯、流畅与词汇语言的丰富;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达意、得体。如《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讲演稿,《理解应该是双向的》是一篇辩论记实。这两篇课文已不是一般作品中运用的书面语,而是口语的记录。说明朗读最终目的在于培养日常口语的语感。这两篇课文要让学生由“读”变为“说”,前者是讲演语气、后者是辩论语气。

事实证明,朗读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摒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宋代的朱熹曾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吴伯萧也曾忠告:“把工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这些都体现了“读”的重要性。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加强朗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由朗读树起,让意境以朗读创设,让朗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猜你喜欢

共鸣培养能力理解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