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体验式学教模式”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2009-09-23张文霞

关键词:学教教师应交流

张文霞

一、引言

体验式学教模式的创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该模式采用的是“自主学习~交流体验一拓展体验”学教步骤: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指导单,对教材文本进行自主学习,产生学习问题;然后师生、生生交流学习后的体验,相互了解学习心得、疑惑,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最后师生拓展运用,教师设计一定的语境、情境、任务、练习等不同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体验英语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但是,一些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最终没能发挥“体验式学教模式”该有的功效。现在笔者以该学教模式的步骤为顺序,通过对教师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分析,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完善该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二、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1“自主学习”环节

(1)自主学习目标描述不够明确

教师给学生定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是把握不准,忽视学习目标的层次性、次重关系等,对全体学生提出了统一的目标要求。这种一刀切的目标必定影响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有教师在教学《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9时,对学习目标的描述为:

1能熟练、准确运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2能讲述自己的一个周末;

3能准确运用过去时态描写自己的一个周末。

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前首先应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钻研、分析教材,准确把握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有层次性的自主学习目标。可以将学习目标分层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与拓展目标。基础目标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完成的,提高目标是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的,而拓展目标是对英语学习还有余力的学生的要求。其次,对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描述一定要明确、具体,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如将上述目标中的第1条改成“熟练掌握并准确运用以下动词的过去式形式:ask-asked,do-did,is/am-was,go-went,play-played…”。

(2)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指导

有些教师发给学生的“学习指导单”很简单(如表1),只是简单地描述自主学习任务,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指导,所以也就难以达到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效果。

对此,教师应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进行具体的学习策略指导,让学生明确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如何自主学习。所以,以上的“听读模仿”可以作如下完善(见表2)。

(3)学生难以发现真正的问题

在自主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只能发现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单词读音、词义、句子的中文意思等,而难以

发现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9的“学习指导单”上学生反映的问题有:“spend怎么读,它的过去式是什么?”“3a中为什么前面出现的是students,而后面都是kids?”等。学生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甚至还有很多学生根本就发现不了任何问题。这说明学生还不会自主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善于发现问题,没有探究的习惯。再者,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急于完成任务,没有时间去发现问题。

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初始阶段应给予有效指导,甚至可以提供课例“问题”给予参考,让学生知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探究,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自主解决等。同时,应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体验学习过程,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体验发现问题所带来的愉悦。

2“交流体验”环节

(1)“检测与展示”成了优秀学生的个人秀

课堂上,教师通过free talk等形式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也是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但是,这种展示似乎成了优秀学生的个人秀,原先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是很少有展示的机会。课堂上教师怕这些学生“耽误”时间,只看到那些优秀学生高高举起的手。

“检测与展示”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检测与展示”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展示形式。如在检测学生的“读记”时,教师根据所检测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愿原则,可以是看书朗读,也可以是复述,甚至可以是背诵,而对于连朗读也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找一个同伴陪他一起朗读,甚至是跟读。课堂上,教师应该给这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同时,“检测与展示”的面应该尽可能广一些,应该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体验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同时又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更有效地投入自主学习。

(2)“交流与合作”流于表面形式

在“检测与展示”之后,便是“交流与合作”,即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与分享自主学习中的所得与疑惑,并合作解决疑惑。课堂上的这个环节往往看似非常热闹。但是,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不懂得怎样交流与分享;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忽略了目标语言的运用;在合作解决各自在自主学习中所发现的疑惑时,难以确保其准确性与可靠性;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仍然是难以参与到小组“交流与合作”之中;有些教师就站在讲台前,或只是停留在个别组内。

教师应首先在课前按照有利于开展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分组,如按A、B、c、D层次分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有助于小组交流与合作顺利、有效地开展,更有助于带动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其他组员也应主动督促、帮助这些同学,可以是帮助学会读单词、读课文等。其次,教师应根据课时目标,尽可能将单元或课时目标语言融入小组“交流与合作”之中。再者,教师应是“交流与合作”的组织者、巡视员、协助员,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巡视全班各组合作解决疑惑的情况,并适时参与各组交流,核查小组内合作解决疑惑的准确性,同时小组间也可以相互确认其准确性。

(3)“答疑与落实”难以确保全面性与有效性

在小组“交流与合作”之后,教师就一些普遍性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全班性答疑,并在答疑过程中通过相应的任务巩固落实。课堂中发现,教师解答的普遍性问题并不普遍,并非重难点;教师未能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及时收集小组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巩固练习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语境等;教师课前对普遍性的重难点问题的预见与准备不够充分或不到位,导致课堂上难以有相应的巩固性任务。

可见,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善于预见、发现、收集、整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准备、设计相应的应对任务,同时在设计练习或任务时尽可能不要脱离语境。其次教师应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适时地在班内巡视,掌握全班小组讨论中的普遍性问题,并及时记录下来。并能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快速筛选,对一些个别性问题可以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或在课后个别指导解决,只有对一些普遍性的重难点问题才向全体学生解答。

3“拓展体验”环节

课堂上,“拓展体验”环节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1)任务忽视了学生先学的前提。教师设计的拓展体验任务还是根据自己原有的“教学”的备课思路设计的,没有与学生先学的内容结合起来。(2)任务设计缺乏层次性。任务活动似乎都是为英语优秀学生设计的,因为只有这些学生才有能力参与这些任务活动,才有拓展表现的机会。(3)一些任务仍停留在检测层面,检测的仍然是学生的现有发展区。

为了使课堂学教更具实效,教师的备课及课堂活动一定要围绕学生先学的前提展开,一定要根据学习目标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拓展体验任务设计,应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在设计任务时还应考虑任务的层次性、灵活性、综合性及可调整性,能够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并可根据课堂的实际进展情况适时地调整拓展体验任务,以适应课堂学教所需。

三、后记

教师在实践“体验式学教模式”中除了存在以上常见问题外,还存在“课堂上生成不够”“课件准备运用不当”“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在此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归纳剖析,希望其他教师也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构建“先学后教”的体验式学教模式,树立教师的“教”基于学生的“学”的意识,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

猜你喜欢

学教教师应交流
“学教评”一体化:把握评价导向,把脉阅读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美术课堂“教学”与“学教”的探究
变“教学”为“学教”
“学教”教学之“理念”
——记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小学课改成果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