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构共生:素质教育的师生文化特质
2009-09-23何忠锋
何忠锋
摘要:素质教育的最终指向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其最基本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文化人类学把人类文化都,看作是一项独特的产物,从这个道理出发,师生文化是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师生文化,其特质自然表现为“同构共生”。本文从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究素质教育下的师生文化的同构共生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文化特质;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67-02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最终指向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其最基本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文化人类学把人类文化都看作一项独特的产物,从这个道理出发,师生文化是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
师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师生发展同构共生”强调“在中学教育这一特定范围内,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状态下,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出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各自潜能的自我开发和知情意行的协调运行,最终实现师生双方的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因此,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师生文化,其特质自然表现为“同构共生”。
一、教学环境需要师生共同建构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为“人类文化必然产生、发展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必然要打上环境因素的烙印。”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正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创造了文化,使人和环境达到统一协调。
教师、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加者,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教学环境是师生双方共同存在的空间范围,师生双方都是这一环境的建构和生活主体,师生文化忽视任何一方的主体作用都不是素质教育的本来意义。
以往的教学环境过分强调单一主体观,或者承认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管理与控制。这种教学环境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造成了畸形发展的学生,也造成了基层教师的身心疲惫,既谈不上学生的自我能动发展,更侵害了教师健康与发展;或者矫枉过正,认为学主是教育的培养对象、培养目的,一味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这种观念下的教育过分标榜学生的自由与自主性的重要价值,过度弱化教师作为教育环境另一主体的存在,客观上容易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放任,从而使教师丧失了对学生的主动关怀。
其实,师生都是教育环境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主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师生双方在平等相待的同时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与自由,形成师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过程要求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是教育的主要阶段,因此,师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教学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一种平等对话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的发展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师生共同发展是素质教育下教学的真正价值体现,师生文化凸显“同构共生”。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就是社会的交往关系,人在社会交往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价值存在,这就是人的本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素质教育将教与学的关系定位为一种交往关系,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交往的本质是互动与互惠。所谓互动,是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问动态的、综合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所谓互惠,是指师生通过教学这种特殊形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真正达到教学相长。教学交往理论认为,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与重新理解知识的活动;不仅是一种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无私奉献活动,更是一种个体生命活动,一种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接受过程,同时也是主体凸现的过程,个性彰显的过程,潜能发挥的过程、创造性开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三、教学方式体现师生互相影响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濡化和涵化。“濡化是部分有意识和部分无意识的学习过程。涵化意指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群体,因持久的接触,相互适应和借鉴,结果造成一方和双方文化模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涵化以濡化为基础,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已有的文化特质和新文化特质的异同,从中抽象出正确的信息,形成理解新文化行为的心理结构,达成对新文化的理解,从而在新的理解层次上应用、习得新的文化定向。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文化才表现出生生不息,丰富多彩,并有无限的、动态的、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文化主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学应围绕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这就决定了“同构共生”是师生文化传递的重要特色。教师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态度,由朴素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的认识转化,由片面的、单向的一维的知识传递观向辩证的、双向的、多维的知识建构观转化。
在教师观念的影响下,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联合与抽象,并且形成相应的心理认知结构,将知识、经验、情感、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学情分析,对学生产生固定的期望,这些期望形成对学生的特定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学生也有自己对知识、教师自我感受,这些因素产生自己对教师的期望。在课堂环境下,通过知识经验的交流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教学反应进行解释和评价,形成对学生的新的认知,进而生成新的期望,并相应改变教师的一些观念;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得师生双方对对方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彼此对对方作出一定的反应。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心理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样,学生的观念对教师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辩证的关系。师生双方心理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自觉实现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实现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66555.html
[2]瞿国华,同构共生:自能发展的理想境界叨,中小学教师,2008,(9)
[3]林宪生,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M],吉林人民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1
[5]何爱霞,濡化、涵化与成人教育论析,继续教育研究[M],2006,6
责任编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