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2009-09-23林春波
林春波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提高,需要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下,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和学校公共生活缺乏,教育者的路径依赖,造成小学生公民意识严重缺失。然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该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而彰显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公民意识;公民教育课程;公共生活;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G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14-02
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每一个公民意识的加强。因此,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加快民主化程度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当今各国,都将公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它以培养公民意识,发展公民素质为基本的目的以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环保意识为主要内容。
一、公民意识的涵义
专家和学者对公民意识的阐释不尽相同,众说纷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涵义有所变化,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涵义:
“公民意识对应于臣民意识,是特定国家的公民个体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及自己与国家关系的理性认识,它是宪政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民众意识”。
“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观点和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还包括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人格、自我道德的批判,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采用手段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依恋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心理的倾向”。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对自身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的认同”。
从以上关于公民意识的涵义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角色和价值的理性认识;“人不是生就公民,而是成为公民”,需要学习,需要教育;公民意识是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国家管理等各种公共生活培养起来的。
二、小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系统的公民教育课程缺乏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在小学阶段开设了公民教育课程,例如《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都很重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国情教育和常识教育,但涉及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很零碎、不完整的,课程实施的途径单一,没有形成一个有既定公民培养目标、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这与真正的公民教育还相差甚远。小学阶段接受的公民教育,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的一系列理论知识的灌输与意识形态的强化,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法规教育和道德教育,学校以学生的公民知识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学生出于应付考试的需要,重视不够,学后就忘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建立一套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如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制定了《公民学与政府的国家标准》;1999年英国颁布了《英国国家公民课程》;2000年法国颁布了《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他们根据国家和国际发展,制定了公民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和实施途径等。与国外相比,我国需要建构和完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二)学校“公共生活”缺乏
学校的“公共生活”,又称为学校的“公民生活”,是学生理解社会,掌握适应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桥梁,为学生实践和体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如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有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一年参加的公共实践活动,包括校外考察或调查、校内学生选举或会议决策等平均不到两次,有的学校初中三年竟然一次这样的活动都没有组织。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依然是主题班会,这些活动大多说教色彩严重,过于形式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会干部很少由学生选举产生,大多由学校指定;学生由于学习任务过重,大多没有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校的公共生活是无序的,学生的自主性被忽视了。要使学生学会民主管理,发展他们这方面的品德,就必须让他们参与或管理某种管理机构,有权力影响管理机构,使管理机构变得更加公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未来公民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学校公共生活从内容看,包括公益活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财政、公共秩序、公共选择、公共冲突解决、公共文体活动、公共舆论、典礼、集会,等等。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公共生活的教育。同时,学校也要经常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公共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尽可能了解政府是如何处理这些公共问题的。所有的学校公共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发生,进行着某种活动。因此,可以从空间、活动两个基本维度对学校公民生活进行分类。(见下表)
可见,学校为学生提供参与和体验公共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实践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培养公民意识。
(三)教育者的路径依赖
所谓的路径依赖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首先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格拉斯·诺思提出来的。他在对制度与制度变迁的研究中提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诺斯认为“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并且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今天“路径依赖”这个概念不只局限于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人们通常把历史惯性叫做路径依赖。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等人在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特征中的传统性时勾勒了14大特征,其中有“过去取向、依赖态度、求同态度、知足态度”等。由于这样的文化心理因素沉淀在中国人的心里加上建国后长期的政治运动的影响,当前许多教育者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上存在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
1在教育思想上,封建社会的“臣民”教育思想、革命型教育思想依然存在。中国古代社会是“臣民社会”,强调人们对官员的尊重和对权力的服从的社会道德教育,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为了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我国确立了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目的,忽视了“个体我”的存在。
2教育者的教育内容与手段,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地更新。我国正由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公民教育内涵更加深刻和广泛。如果我们的教育内容不具有时代性,如果教育途径流于形式,仅停留在仪式和活动的多次重复上,如果教育方法局限在单向式的你讲我听,枯燥的理论传授,如果我们仅用理论考试的分数评价每一个学生和手段,那么小学生公民教育达到应有的实现,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只是一个的美好愿望。
檀传宝教授曾指出:“当学校在管理制度上没有民主精神,当课程与教学一直采取强制灌输的模式,当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被等级观念所浸透的时候,学生们根本没有成为公民的机会、基础,再好的公民教育课程也都会流于形式,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梁纪毅,公民意识培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2
[2]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3]朱晓宏,公民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9
[4]汪凌,法国普通高中公民教育课程,全球教育展望,2001,(7):54-59
[5][8]王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德育,2007,(8):34,35,37
[6][11]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15-16):6
[7]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02-303.
[9]什么是有效的经济制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教授与经济学家张军博士的对话,中评网(http://www.China.Review.com)
[10]杨国框,黄光国,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桂冠图书公司,1991:251-307
责任编辑习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