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和城市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2009-09-22金三林
[摘要]因素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率下降也有较大影响,城市化率的提高则促进了我国消费率上升。因此,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两个比重,调整三大结构,深化四项改革。
[关键词]收入分配 城市化 居民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9)04-0033-05
[作者简介] 金三林(1972—),安徽安庆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和社会经济政策。
按消费主体分,总消费可分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是总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总消费增长、消费率的变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居民消费又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因此,居民消费的增长、居民消费率①的变动,不仅取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倾向,还取决于城乡人口的比例关系,即城市化水平。所以,可以通过分析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倾向和城市化水平来判断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人口、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
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
居民总消费=总人口×人均消费,居民总消费发展指数=总人口发展指数×人均消费发展指数。而人均消费发展指数=人均收入发展指数×居民消费倾向发展指数②。进而有:居民总消费发展指数=总人口发展指数×人均收入发展指数×居民消费倾向发展指数。由于各指标增长率都较小,总消费增长率近似等于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和居民消费倾向增长率之和。因此,可以通过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来分析消费增长。
1979~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长8.8%。其中,人口增长贡献了1.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5 %;人均收入③增长贡献了8.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3.2 %;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贡献了-0.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7%。
分城乡来看,城镇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长11%。其中,人口增长贡献了4.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0%;人均收入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6.4%;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贡献了-0.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4%。农村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长5.7%。其中,人口增速下降贡献了-0.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3 %;人均收入增长贡献了7.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4.6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贡献了-1.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9.3 %。由此可见,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对农村的影响要大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城乡居民消费增长是负的贡献,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农村;人口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有较大贡献,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却是负的贡献。
二、城市化水平、居民收入
和消费倾向对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影响
由于城镇居民消费率=(城镇人口×城镇人均消费)/(全国总人口×全国人均GDP)①=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占全国人均GDP的比重。而人均消费=人均收入×居民消费倾向,进而有:城镇居民消费率=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占全国人均GDP的比重×居民消费倾向。因此,居民消费率的变动可以看成是城乡居民人口比重、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和消费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均呈下降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91.7%下降到2007年的53.4%,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30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5.7%下降到2007年的20.3%,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44%。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呈反向变化。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79年的18.4%上升到2007年的44.4%,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533%。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79年的81.6%下降到2007年的55.6%,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30%。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78年的1.18%下降到2007年的0.86%,下降了0.32%,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133%。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78年的1.03%下降到2007年的0.79%,下降了0.24%,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26%。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又使得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速,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进而导致总消费率的下降。1979~2007年,居民消费率对总消费率变动的贡献度为-93%。其中,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对总消费率变动的贡献合计约为-152%,城乡居民人口结构变动(即城市化率的提高)对总消费率变动的贡献合计约为135%,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总消费率变动的贡献合计约为-76%。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率下降也有较大影响。特别要指出的是,城市化率提高是我国消费率变动的唯一正向促进因素。城镇化率偏低,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也是我国消费率低、投资和消费失衡的重要原因。
三、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对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收入分配结构决定了消费分布结构。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动趋势来看,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民收入在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
(一)国民收入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导致居民收入比重下降
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居民收入最主要来源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二是居民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
按收入法核算,GDP可分为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数据显示,在我国GDP结构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在1995年以后开始逐年下降,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基本稳定,而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仅为39.7%,比1995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生产税净额占GDP的比重为14.2%,比1995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为31.3%,比199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尤其是2003年以后,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出现较快下降,而营业盈余比重有较快上升,反映出国民收入在加快向企业集中。
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分配结构来看,也反映出国民收入在加快向企业集中。1992~2005年,企业(包括金融部门)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11.7%上升到20%,上升了8.3个百分点;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先降后升,2005年为20.5%,与1992年接近;居民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68.3%下降到59.4%,下降了8.9个百分点。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企业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而居民所占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尽管2006~2007年数据没有公布,但作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继续下降,可以判断出国民可支配收入向企业集中的趋势还在继续。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入比重大幅下降
1983年以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占居民总收入②的比重基本上逐年下降,从1983年的66.9%下降到2007年的27.3%,下降了39.6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1983年的33.1%上升到2007年的72.7%,提高了39.6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以后,二者有加速变动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重差距急剧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是一个客观规律。但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①从1978年的2.57提高到2007年的3.33;二是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人均收入的差距导致的,人口变动不是主要原因。
(三)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占人口比重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在下降
以城镇居民为例,2000~2007年,按各收入组权重计算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加权平均增长10.9%。其中,占城市家庭60%的中等收入以下组的贡献率只有52%,占城市家庭40%的中等收入以上组的贡献率达到48%。10%的最高收入组的贡献率为14.3%,而10%的最低收入组的贡献率只有6.2%。这说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高收入家庭贡献的,居民收入正在向少数高收入群体集中,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增长较慢,收入比重下降。
(四)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消费倾向下降
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越低。利用城乡居民住户资料和基尼系数(1990~2007年)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成反比关系,即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平均消费倾向越低。而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更大。
四、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从城镇看,与劳动者报酬对应的工薪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渠道。199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3.9%。其中,工薪收入年均增长13.7%,比重从76.1%下降到74.2%,是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导致居民收入比重下降的主要因素。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14.7%,比重从21.7%上升到24.6%,是第二收入来源。经营净收入年均增长24.5%,比重从1.5%上升到6.8%,是增长最快的部分,也是第三收入来源。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20%,比重从1%上升到2.5%,增长较快但比重仍然很低。
从农村看,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1990~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1.1%。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年均增长8.9%,比重从75.6%下降到53%,仍是主要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5.4%,比重从20.2%上升到38.6%,是第二收入来源,也是增长最快的部分;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12%,2007年比重达到5.4%,是第三收入来源;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9.1%,比重从4.2%下降到3.1%。从发展趋势看,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还会持续提高。
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较大的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007年,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接近90%,转移性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2.8%;而经营性收入的贡献率为-13%,起到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财产性收入差距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的作用不大,但有快速增加之势。
还有两个现象需要特别引起关注:一是转移性支出实际上在扩大城乡差距,2000年以后其对城乡居民差距的贡献率始终在33%左右。二是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等支出年均增长36%,远远高于居民各项收入增速,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并对中低收入家庭消费产生较大影响。这说明政府支出结构还不太合理。
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还有其他原因,如历史文化、社会年龄结构、流动性约束等,但最直接、最主要的还是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城市化进程缓慢。
五、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加快城市化进程,
扩大消费的政策建议
从中长期来看,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要着力点,不断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总的思路可以概括为:提高两个比重,调整三大结构,深化四项改革。即: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府支出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资源价格和税费改革,垄断性行业改革,税收制度改革。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一是合理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二是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适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线,保证非垄断行业的工资平均增速要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大政府的货币化转移支付,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低保标准、抚恤标准和养老金发放水平。四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和生产,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本地非农就业和回乡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继续扩大和完善对农业生产“直补”和社保补贴,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五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持股市的健康发展,扩大股市的财富效应;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减小房价过快增长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发挥住房的长期财富效应;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六是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整顿分配秩序;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次分配机制。
(二)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增加对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明显促进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支出有较快增长,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还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导致居民的教育、医疗、社保支出负担率较高。因此,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快于政府总支出增长,大幅度提高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
一是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二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应对体制转轨和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支持机制;三是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四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的收入风险;五是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集机制。
(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调整城乡二元结构
在居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倾向这三个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中,城镇化水平是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率提高的唯一因素。因此,应将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战略举措。从国情出发,我国城镇化的重点是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让农民变成市民,让农村消费变成城市消费。加快农民市民化的核心是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以及附属的城乡二元福利制度,实行以稳定就业和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机会均等、权利平等。
户籍制度改革要因地制宜,先试点后推开,循序渐进。当前,要全面放开县城和镇的户籍管理制度,适当放开中等城市入户条件,鼓励农民转移到县城及中等城市就业和居住。同时,加强社会管理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为落户农民提供均等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社保的续接制度。
(四)深化资源价格和税费改革,完善资源资产的收益分配制度
我国一些基础性资源产品价格还受到管制,未能有效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而几乎所有的资源产品价格都未真实反映环境和社会成本。资源产品价格低估,一方面导致企业投资成本偏低,另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要素和财产收入,是投资和消费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化资源价格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资源价格改革要与完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社会性管制、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税费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一是建立“监管统一、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流转有序、运营科学”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切实解决资源所有权的“虚位”问题,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方式。二是对能形成有效竞争的资源产品推行市场定价,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比价关系,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环节实行有效的价格监管。三是加强社会性管制,以安全、环保、质量、劳动保护等作为项目立项核准的主要依据,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使社会成本能充分内部化。四是完善税收制度,加快改革资源税,按照稀缺性高低调整消费税,适时开征环境税。五是完善资源性资产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政府对居民、企业对居民的多形式生态补偿机制,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土地权益,抑制土地收益过度向政府倾斜,建立对低收入人群的价格补贴制度。
(五)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电力、铁路、电信、石油、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过快,是近年来国民收入向企业集中、居民收入向少数人集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在能够引入竞争的环节尽可能地引入竞争,并在自然垄断和竞争环节之间形成平稳连接。二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红利资金的收缴、使用程序,将国企红利纳入财政预算,并优先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三是建立垄断企业工资增长约束机制,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四是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的合理比例。
(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发挥税收在收入再分配上的核心作用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具有“累退”性,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税负要高于高收入群体。而且,我国个人所得税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还很小。因此,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核心作用,就必须深化改革,增加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降低流转税的比重,使不同收入群体的实际税负大体均衡。
一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调整超额累进税率,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水平,扩大低税率的适用范围。按照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原则设计税率级数和级距;根据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和收入水平对扣除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并考虑地区差距。完善纳税信息档案制度,加强对财产收入的分配调节。二是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对有利于就业的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垄断企业的超额垄断利润实行特别税收。三是尽快开征不动产税。在不动产的保有环节,将目前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三个税种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房地产税,税率采用累进制,并与单户面积和容积率挂钩。四是条件具备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和特别消费税, 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
[参考文献]
[1] 常欣.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增长[J].开放导报,2006,(8).
[2] 李小明.收入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6).
[3] 刘伟,许宪春,蔡志洲.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4,(7).
[4] 刘伟.中国GDP成本结构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J].求是学刊,2008,(8).
[5] 罗文波,张祖国.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6).
[6] 马宇.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
[7] 潘彬,罗新星等.政府购买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8] 王乔,汪柱旺.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2).
[9] 曾国安,胡晶晶.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收入来源结构角度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8,(3).
[10] 谢旭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N].经济日报,2008-11-05.
On Effect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Urbanization for Consumer Consumption in China
Jin Sanlin
(School of Econom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100000,China )
Abstract:Factor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lining of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our country is the decreasing ratio of the resident income,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resident consumption propensity has much influence on the declining of the consumption rate, while the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rate promoting the consumption rate only. Then expending household consumption demand rely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atio of the resident income and the urbanization rate,our government should strive to raise "two ratios",adjust "three structures",and deeping "four reforms".
Key words: income distribution,urbanization,household consumption
(收稿日期: 2009-07-14责任编辑: 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