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守愚子寿藏记》考

2009-09-21曲金丽

文物春秋 2009年3期
关键词:宦官廊坊

曲金丽

关键词廊坊;明代基志;寿藏;宦官

摘要廊坊市大厂县出土的《守愚子寿藏记》是明代成化时期内官监太监段聪生前自撰的墓志。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宦官“寿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介绍了墓志情况,并对志主段聪经历四朝的宦官生涯作了考述。

近年北京、成都等地出土了许多明代宦官的墓志,为研究明代的宦官制度增添了珍贵的资料,而1969年出土于河北省大厂县的一方《守愚子寿藏记》,则是明代宦官自撰的“墓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方宦官“寿藏”。

人未去世而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称为寿藏。《守愚子寿藏记》是明代成化时期内官监太监段聪(号守愚子)生前自撰的墓志,它完整地记述了墓主人段聪经历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皇帝,从司礼监书办到司礼监太监,58岁辞官归养的宦官生涯,对于研究明早期的宦官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明史》未载段氏其人,兹将墓志情况及段聪的经历简述于后,以供同行研究。

1969年秋,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关公社后店村王连庄等3人在村西南挖水渠时发现一土坑墓,内有木棺,北向,棺下部夹层中填木炭,棺外夯填石灰和木炭混合的隔潮层(厚约0.5米),木棺底部、外壁还涂抹有石蜡、松香。《守愚子寿藏记》立于棺的北面,刻字面向南,为汉白玉石质,正方形,边长74厘米,厚15厘米,题名篆书横读,志文楷书竖读,共34行(图一)。一白釉瓷罐置于棺与《守愚子寿藏记》之间。罐直口,卷沿,圆唇,短颈,腹圆鼓下弧收,近底处略外撇,平底,内外均施白釉,口径10.6厘米,底径11厘米,高20.5厘米(图二)。从对墓、棺的技术处理上可以看出,该墓葬是很讲究的。墓中是否还有其它随葬物品,当时的记录中说“其它墓中文物未获”,从词义判断以及近几年北京发现的明代宦官墓葬出土文物分析,应该还有其它随葬物品,但当时没有追回。

据志文,段聪“世居三河南庄社”。大厂原属三河县地,1952年设大厂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大厂回族自治县,1958年并入蓟县,1962年复置大厂回族自治县。明代“土著之民编社,流徙之民编屯,社、屯各有长,长率十户,谓之里甲。”明代的三河县南庄社即今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关镇后店村。

志文未明确记述段聪的生卒年,以其所记“景泰丙子(景泰七年,1456年)聪甫九岁选人内廷”推算,他应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因民间多袭用“虚岁”,即段聪是在8周岁时被选人宫的。志文未载其卒年。

段聪人宫之后,先“就翰林院官读书”。据《明史·宦官传》:“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虽间有贤者,如怀恩、李芳、陈矩辈,然利一而害百也。”明宣宗以前禁止宦官读书识字,自明宣宗即位始,“凡奉旨收入宫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拨内书堂读书。”“不三五年即有成效,十年内外国家自享真才之用。”优者入司礼监,其它分人各监司衙门。“自内书堂奉旨派拨者名目正途,其次或乞恩奏保改升者亚焉。”因此,进内书堂读书被视为宦官正统的教育经历。

天顺八年(1464年,16岁)被“选司礼监书办”。书办一职不见于《明史》,应是“小内侍”学成后到司礼监所任的较低职位。

成化七年(1471年,23岁)“理典玺局事”。段聪曾两次在“典玺局”任事,一次是成化七年,一次是弘治五年。但《明史》及其它文献所载“二十四衙门”中并没有这个机构,它的沿革、职掌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成化八年(1472年,24岁)“改长随执事,日供奉翰墨”。成化九年(1473年,25岁)“升奉御,寻升内官监右监丞”。据《明史》:“十二监。每监各太监一员,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员,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员,正五品,典簿一员,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从六品。此洪武旧制也,后渐更革。”段聪自言从“长随执事”升“奉御”,说明当时“奉御”比“长随”品秩高,不都是从六品官,“奉御”有可能是正六品。

成化十一年(1475年,27岁)升“针工局口副使佥管局事”。成化十二年(1476年,28岁)“升大使”。针工局为宦官二十四衙门中八局之一,《明史》载,旧制每局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针工局掌造宫中衣服,员同巾帽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

成化十三年(1477年,29岁)“改升内官监太监,赐蟒衣玉带”。《明史》载,内官监,掌印太监一员,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

成化十五年(1479岁,31岁)“俾佥监事,岁赐禄米十又二石,许禁中乘马”。从近年出土的明代宦官墓志可以看出,受皇帝宠信的宦官多享受“赐蟒”、“许禁中乘马”之类的礼遇,如嘉靖时的御用监太监赵芬、万历时的司礼监太监田义都曾享受此类殊荣。《明宫史·水集》记载:“自太监而上,方敢穿斗牛补。再加升,则膝褴之飞鱼也,斗牛也,蟒服也。再升则受赏也。特升,方赐玉带。……再升,则内府骑马。再升,则每岁禄米十二石。如再升,但凡一级,止岁加禄米十二石耳。”《明史·舆服》:“按大政记,永乐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贵而用事者,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面正向,尤贵。又有膝斓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积细云蟒。”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38岁)御书“秀气”二大字,并“文质彬彬”、“诚笃恭勤”二图书以赐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39岁)明宪宗崩,“改神宫监太监,奉祀茂陵,寻左迁右监丞”。宪宗皇帝死后,段聪从内官监太监被改调神宫监太监,奉祀宪宗陵墓——茂陵,很快又被降为神宫监右监丞,显然是遭到了贬斥,但他没有写明原因。《明史》载,神宫监,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管理无定员,掌太庙各庙洒扫、香灯等事。“司礼监监官或文书房无力者升之”。

弘治四年(1491年,43岁)“升左监丞”,供事太庙,但段聪推辞未任。

弘治五年(1492年,44岁)因册封皇太子(即明武宗),“改典玺局纪事”,段聪仍推辞,但未被允许。

弘治十一年(1498年,50岁)“仍许乘马于禁中”。

弘治十五年(1502年,54岁)“改升御马监左少监,升太监俱兼局事”,段聪以疾病原因推辞,也未被允许。《明史》载,御马监,掌印、监督、提督太监各一员。腾骧四卫营各设监官、掌司、典簿、写字、拿马等员。象房有掌

司等员。

弘治十六年(1503岁,55岁)“辑录大学、中庸直解,缮刻装潢成书,用便睿览”。

弘治十八年(1505年,57岁)明孝宗驾崩,明武宗嗣位,段聪因侍奉过明武宗,“调司礼监太监,赐蟒衣玉带”。正德元年明武宗即位时,升任司礼监太监的段聪已58岁,在经历了三朝皇帝之后,段聪显然已洞察宫廷政治的险恶,“屡疏恳辞”,终于被“特许即外经厂养疾。仍令内供用库月给以米,惜薪司岁给以夫”。

明代宦官的退养有很多途径,在外经厂养老是其中之一。“经厂掌司四员或六员,在经厂居住,只管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佛藏、道藏、番藏,皆佐理之。”设于宫内的为内经厂,设于宫外的称外经厂。“(宦官)至贫老无依,则发外经厂看守,以待毙焉。”

内府供用库、惜薪司都是“二十四衙门”中的机构,“内府供用库,掌印太监一员,总理、佥书、写字、监工共百余员,专司皇城内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官食米。惜薪司,掌印太监一员,总理、佥书、掌道、掌司、写字、监工及外厂、北厂、南厂、新南厂、新西厂各设佥书、监工,俱无定员,掌所用薪炭之事。”

从段聪的宦官经历可以看出,成化十三年以前他还是职位较低的宦官,这时太监怀恩、汪直、梁芳等人在宫中权倾一时。成化十三年至二十三年期间,段聪升为内官监太监,“许禁中乘马”、“岁赐禄米十有二石”,应是他宦官生涯中的巅峰时期,但仅仅是主管宫中营造,且没有参与外朝的政治斗争,因此不像怀恩、汪直、梁芳等人那样声名远播。弘治朝虽遭贬斥,但在他个人仕途中还算平稳。明武宗即位,段聪即被委以“司礼监太监”的重任,但他激流勇退,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较为平稳的“退有所养”的结局,说明他不仅有豁达的胸怀,而且有一定的政治智慧。附:墓志录文

守愚子寿藏记

昔赵邠卿先为寿藏,司空图预为冢圹,此皆达性知命者也。傅奕自为墓志,裴度自撰墓铭,此皆自述履历者也。予虽不敢僭拟于古人,窃见近世人有年至耋耄讳言终事,或身死财散而卒无所归者,又有濒死而嘱其子孙遍求显官名儒,铺张德业以自夸诩于人者,予两病焉。弘治丁巳予先卜宅兆于祖茔之右,兹缘正德改元之春,遂并治归藏之所,因自述平生履历之实曰:吾段氏,世居三河南庄社之原。景泰丙子,聪甫九岁选入内廷,天顺丁丑遣就翰林院官读书,甲申选司礼监书办。成化辛卯册封□恭皇太子,俾理典玺局事。壬展皇太子薨逝,改长随执事,日供奉翰墨。明年升奉御,寻升内官监右监丞,乙未升针工局□副使佥管局事。又明年升大使,丁酉改升内官监太监,赐蟒衣玉带,己亥俾佥监事,岁赐禄米十有二石,许禁中乘马。丙午J御书“秀气”二大字并文质彬彬、诚笃恭勤二图书以赐之。丁未宪宗皇帝宾天,改神宫监太监,奉祀茂陵,寻左迁右监丞。弘治辛亥升左监丞,供太庙,辞弗获。岁壬子册封今上为皇太子,改典玺局纪事,复以不克胜任辞,弗允。戊午仍许乘马于禁中。越丑年改升御马监左少监,壬戌升太监俱兼局事如初,累以疾辞任,俱不允。癸亥辑录大学、中庸直解,缮刻装潢成书,用便睿览。乙丑仲夏之七日孝宗皇帝宾天,上以从龙恩调司礼监太监,赐蟒衣玉带。自揣才轻住重,兼之宿疾未瘳,屡疏恳辞。上特诏曰:有疾宜从容调摄,以副眷怀,不必固辞。复岁加赐禄米十二石。屡欲勉强任事而疾日益剧,乃力辞至于再三,上察予之情辞出于真诚,复诏曰:汝宣力春宫有年,劳颇着才,切委任,奈累以疾辞,特许即外经厂养疾,仍令内供用库月给以米,惜薪司岁给以夫。己而复官,犹子一人,于锦衣卫以偿微荣,诚异数也。予之始终履历如此。呜呼!予承祖考世泽,历事四朝,窃禄五十余载,蒙列圣浩荡之恩,践更任使,曾无片长寸善可以报塞恩遇,死有余愧。他日得全要领以归藏于斯,为幸多矣,尚敢妄自称述功业以夸诩于人耶?我后人切宜戒之。

正德改元丙寅岁三月二十八日守愚子自记

责任编辑:许潞梅

猜你喜欢

宦官廊坊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分行
廊坊专场(二)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