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09-09-16125105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王梁一代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温泉水腰背椎间盘

125105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 刘 欣 王梁一代 张 宁

·疗养治疗·

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125105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 刘 欣 王梁一代 张 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而发生的,其发生是由于腰椎生物力学结构平衡发生紊乱,椎间盘压力分布失衡导致髓核突出,使腰椎力学结构进一步发生紊乱,破坏了腰椎内外的代偿平衡[1]。我们采用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定其治疗前、后疗效,与常规腰椎牵引和手法按摩治疗者进行对比,前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1年5月~2007年7月在我院疗养者,根据临床表现及CT和(或)MRI影像资料,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配合手法按摩和腰椎牵引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腰椎牵引和手法按摩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2.9±14.2)岁;病程3 d~24年,平均(9.30±5.65)年。对照组中,男48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3±15.1)岁;病程7 d~21年,平均(10.20±5.81)年。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牵引和手法按摩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牵引、手法按摩、腰背肌锻炼和全身温泉水疗法。除全身温泉水疗法进行1个疗程外,其他治疗均连续2个疗程,20 d后进行疗效评定。

1.2.1 功能锻炼 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天开始进行“拱桥式”或“飞燕点水式”腰背肌锻炼[3]。

1.2.2 腰椎牵引 应用电动牵引床进行仰卧位间歇牵引,牵引1 min,间歇10 s,牵引重量从30 kg开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觉症状逐渐增至体重水平。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总时间为30 min。同时配合平卧硬板床,且每天坚持腰背肌训练,包括仰卧位的抬腿腹肌训练、搭桥式腹肌训练,每天早晚各训练1次,20 min/次。以上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

1.2.3 手法按摩 在牵引后进行。患者先取仰卧位,治疗师用摩法和滚法使其腰背肌放松,然后着重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点穴,对腰肌僵硬者点、推、提、扳腰肌,再用腰椎推臀扳肩手法[4]和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操作由轻至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不用重手法,以免加重患者病情。每日治疗1次,20 min/次,10 d为一个疗程。

1.2.4 全身温泉水疗法 观察组患者在水温38℃~40℃的温泉水游泳池中将游泳圈套在腋下,两上臂展开置于游泳圈上,下肢放松垂直悬吊在温泉水中,并在水中悬吊时按医生指导,做屈髋屈膝、腰部左右旋转等运动,水中悬吊和水中运动交替进行。整个治疗时间为40~50 min,1次/d,20 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5]评定疗效。分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及膀胱功能4个方面,最高分29分为正常值。根据患者评分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达100%为治愈,改善率>60%为显效,25%~60%为有效,<25%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腰椎功能改善明显(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椎间盘突出所致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症以及神经根局部水肿均可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疼痛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也可反射性引起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6]。生理状态下的椎间盘是与循环隔绝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供应依赖于软骨终板和纤维环周围血管的渗透作用,因而椎间盘的功能状况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椎间盘机械压迫、致炎物质刺激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造成神经高度敏感,最终导致异位放电而致坐骨神经痛[7]。兴城矿泉为氡—硅酸—氯化钠型高热泉,开展全身温泉水疗法能够引起胆碱能效应,提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扩张血管,稀释血液,加速血液循环。矿泉中含有的20余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Ca2+、Mg2+、Zn2+、Cr3+等,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与人体内离子成分相似,沐浴时皮肤温度升高、电阻下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易进入体内,可改善血液成分,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具有镇痛、消炎、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在温泉水中进行运动锻炼,使患者腹部和腰背肌肌肉力量得到加强,可增加腰椎稳定性,还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分泌增多,血小板活性降低,进一步降低血液黏度,减轻微循环障碍[8]。采取“飞燕点水式”或“拱桥式”腰背肌锻炼,其优点是无纵向压力,能调整和增强腰背肌力,使紊乱的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从而矫正脊柱侧弯畸形,平衡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3]。运动量应视患者锻炼后的感觉、反应以及体力因素而定。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使椎体间距增大,椎间盘内压降低,并利用纤维环周围韧带的张力,迫使突出物变平,同时拉紧黄韧带,使椎管空间相应扩大,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或使嵌压在侧隐窝内的神经根移位、松解,从而改善患者压迫症状。另外,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病变椎间关节和周围韧带、肌肉以及神经根充血水肿,出现炎症反应[9]。牵引治疗可使患者脊柱制动,促进炎症的消退,改善椎管内环境。手法推拿按摩可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发生相对改变,起到减压及松解神经根粘连的作用。手法治疗还可使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紧张,产生向内的推力,在少数患者中可迫使髓核向椎间隙内还纳,有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10]。

总之,在腰椎牵引和手法按摩的基础上,采用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调整和增强腰背肌力,使紊乱的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并增加微循环灌注量,促进炎症的消退,改善椎管内环境,从而提高疗效。

1 曹建中,等,主编.当代中国骨科临床与康复.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339,901

2 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96

3 冯德荣,莫通,谢春锐.腰背肌锻炼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研究.中国康复,1995,10(4):173-175

4 李义凯,主编.脊椎推拿的基础与临床.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503

5 并上骏一,等.腰椎疾患治疗成绩制定基准.日整会志,1984.58,925

6 何成奇,韩梅,王晓红,等.药磁腰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4):238-240

7 王永慧,岳寿伟,张伟,等.硬膜外阻滞加直腿抬高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9):519-521

8 龙碧波.一氧化氮在运动中的变化及其意义.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3014

9 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6-248

10 张显菘.提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3,6(1):5

1005-619X(2009)01-0028-03

2007-11-03)

猜你喜欢

温泉水腰背椎间盘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含西藏温泉水的修护霜对敏感性皮肤辅助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温泉水输送管道设计工程实例分析
喝温泉水不如喝直饮水
画中有话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