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道社会新闻应掌握的原则与方法

2009-09-15李达飞

理论观察 2009年4期

李达飞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162—01

社会新闻是相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新闻而言的。党委、政府重大事项可以写成时政新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可以写成经济新闻。而人民群众的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则往往可以写成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涉及的领域极其宽广。它既包括天灾人祸,也包括各种异常现象。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情冷暖是社会新闻,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更是社会新闻的重要内容。各种富有人情味的新道德、新风尚可以成为社会新闻,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坏人坏事、恶风陋俗也是社会新闻所经常揭露的对象。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或风土人情也常纳入社会新闻的报道范畴。

目前,社会新闻在各种媒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闻栏目,如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等。那么,作为县级新闻编采人员,如何才能发现、写好社会新闻,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应该掌握哪些原则与方法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尝试。

一、拓宽新闻源,寻找社会新闻的触角

社会新闻具有传播性大、民间性强、人情味浓、涉及面广的特性,它的题材比较分散,大量地湮没于生活的海洋之中。采访其他行业新闻的记者,都可以找到有“消息汇总”的地方,如跑农业的可以到农委;跑文卫的可以到文化局、卫生局;跑财贸的可以到经济贸易局、发展计划局获取情况。可是,采访社会新闻的记者就没有这种条件了,没有“社会新闻局”,不能吃现成饭。这就迫使我们改变传统的采访方式和采访路线,拓宽新闻源。

一是要眼睛向下,深入社会底层去采访。车站、商场、广场等地,是人群集散地,往往有社会新闻可找;社区、村委会、医院、市场、基层派出所,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也是采集社会新闻的好去处。

二是要培养“线人”,多渠道获得新闻线索。县级台由于多数都是局台合在一起办公、管理,没有单独的财务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平时采访的机会,在乡镇、村屯、社区、各部门培养些关系不错的朋友,经常打电话询问有没有什么新鲜事;也可以在跟自己的亲朋好友交往中,了解听说哪些趣闻,从中进行筛选,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三是要处处留心,善于在不经意间发现线索。记者接触面多,平时要多留心、多观察,善于在同别人交谈中或在其他事件中找线索。

四是提供互动平台。与观众互动是提升社会新闻的一个节点,特别是对一些新闻热点问题,引导更多的观众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对提升整个节目档次,让观众在参与节目过程中得到滋养,都大有益处。除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给观众提供互动平台之外,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做好百姓连线,邀请普通观众参与节目,走进社区、学校、乡村,让更多观众参与节目,也是增强互动的有效办法。

二、选准切入点,提升社会新闻的价值

社会新闻的写作,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社会新闻分积极、中性、消极三种情况,每种社会新闻都应该报道,但应有角度选择。积极健康的社会新闻是我们报道的重头戏,应该强化报道,但是报道不好,往往令人反感,这里又有一个报道艺术的问题,那就是要善于引导,寓教于乐。

一是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生活观念。对于边缘性强的新闻,角度的选择决定新闻题材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为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应多考虑采用群众角度和生活角度进行报道,分析其与群众生活、需求之间的“关联点”以及关联程度,把边缘性新闻写成社会新闻。如供热新闻。如果从工作角度去写,很可能就写成领导如何重视,部门如何抓落实;如果从群众和生活角度去写,就要关注取暖中,群众有哪些困难和意见,冷暖如何。

二是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社会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往往通过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新闻事件来体现,或是报道正面典型引人学习、借鉴;或是揭露丑恶现象,使其无处藏身;或是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善意的批评,促其改进;或是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明立场,弘扬正气。如果只注重迎合,而忽略倡导,这将导致节目路越走越窄,节目越做越难,难以突破与提升。

三是要善于取舍,详略得当。很多社会新闻报道一味追求短平快的效果,内容琐碎,多为“浮萍式”报道。把平民视角贴近性、亲切感与肤浅、泛化、微不足道甚至粗制滥造等同起来。有些单纯地还原事实,甚至有时是片面地还原事实,只把浮在面上的东西残缺不全地呈现给观众,缺乏对新闻主题深度的阐释和挖掘,缺乏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缺乏对类型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采、编、播人员为传统的新闻理念所束缚,只关注即发新闻事实,而不关注新闻的来龙去脉、背景、意义、社会反响、观众反馈意见等等,使本来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新闻素材被浪费,弱化了传播效果和文化价值。对此,我们在报道时应该对一些社会现象作出追根寻源的“原因解释”,要有“小题大做”的本领,分秒之间能够交待清楚社会现象的事实和根源,那才是持新闻“牛耳”的真功夫。

同时,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那些负面、消极的社会新闻进行报道时,选材很重要,该舍就舍、该弃就弃。必须报道时,在选材上应服从主题需要,不能一味地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而不加选择地和盘托出。写作时,要讲究表达艺术,该详实的,则详写实写;该略写、没有必要写的,就简笔带过;该虚写的,就概而言之。

三、把握报道“度”,确保社会新闻的导向

舆论的力量是虽无形的,却是巨大的。近年来,很多社会新闻栏目加大了批评性的报道力度。利用舆论监督,引起公众的同声谴责,引导社会形成一种不利于所批评的现象的舆论氛围,促使当事人有所瞽醒、自觉改正,或者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或防患于未然,或亡羊补牢,改正部门的工作方法和所做的决定,促使整个社会机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我们提倡的舆论监督是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出以公心,着眼于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

过度的或不当的批评性报道,一方面会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常会引起纠纷、引发法律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报道时,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从政治上、从大局上把握监督方向。要全面考虑社会效果。要尽可能避免报道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容易引起或激发群众情绪的问题要冷静思考,注意另辟蹊径,着眼于引导,帮助人们解难释疑。写作时要留有分寸,决不能把个人的偏激情绪带人稿件中。有些问题,孤立地去看,可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将此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思考,则会产生始料未及的连锁反映。这就要求在做节目时必须胸有全局,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在热与冷之间把握好调适点。其次,要增强自律意识,严守宣传纪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舆论监督尤其要强调事实准确,用事实说话,不炒作、不渲染、不夸张,素材要全面掌握,评判要公正、客观,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再次,掌握好报道的分寸,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报道时要多对事、少对人,最大程度地尊重被报道者的权利,有力地争取监督对象的配合,以达到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不至于使矛盾激化的最佳效果。对于涉及面广、值得注意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应采取一定形式,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反映,严格控制发送范围,既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也避免了因盲目扩散而引起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