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策略
2009-09-14王冠中张佳
王冠中 张 佳
◆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其中最突出的是我国出口的急剧下滑,大量出口企业货物积压、销路受阻,处境艰难,连锁带动大量原本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被迫“回家”。在此背景下,文章指出,就近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性选择,并对其现实基础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就近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流入城市就业,这既给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然而,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城市出现了中小企业倒闭,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降低,大量农民工被迫踏上归家路。本文认为就近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性选择,并探讨了其现实基础及实现路径。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现实基础
(一)金融危机的“挤出力”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原本“进城又离乡”的转移模式发生梗阻。不少企业大幅裁员,城市下岗人员队伍持续扩大;高校扩招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难及激烈的就业竞争,进一步恶化农民就业形势;加上农民本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就业空间十分狭小。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空间发生萎缩、就业弹性急剧下降,不少原本在城市就业和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被“挤出”城市,可以说,金融危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
(二)新农村建设的“吸附力”
进入新世纪,政府从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全局出发,着眼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扭转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目标,为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局高度对农村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勾勒出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中,也明确列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的部分。国家对“三农问题”一如既往的重视,使农民看到了农村继续发展的潜力和希望,随着农村发展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拓展了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空间和渠道。
(三)“传统”因素的限制
这里所说的“传统”因素,主要围绕着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发生梗阻和困境来展开,包括:一是受制度、政策的排斥,即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和基础,以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为框架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构成难以逾越的体制性鸿沟。二是农民工在企业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存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危险性高,而且工资水平低,生活环境差等问题,这些都加大了“异地转移”的成本和风险。三是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流出地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流出地土地被搁置、抛荒,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引发严重的农村家庭问题,“留守老人”缺乏照顾,老人养老难问题凸显;“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产生心理问题;流动人员与配偶的长期分离,导致夫妻关系冷淡、感情弱化,影响家庭和睦。四是劳动力大量无序、非理性涌入城市,严重挑战着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且对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实现路径
(一)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长期以来,在谈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时,人们都一味强调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大中城市转移,而轻视、忽略了农业内部吸纳、消化劳动力的潜能和空间。事实上,农业内部仍然存在可挖掘的就业空间和机会,当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借国家投资4万亿用于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契机,大力发展、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借此机会能转移大批农村劳动力。二是顺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和产品,如水果、花卉、肉类、奶类、蛋类等,这些产品与单纯的粮食种植相比,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能更多、更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施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力,积极探索形成农户、基层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之间的新型契约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做好农产品的精细加工、深加工、产品运输和销售工作,逐步健全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变大批农村劳动力为非农从业人员的过程。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且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形成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奇迹”,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天然“蓄水池”,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是乡镇企业的富余劳动力容纳作用仍不能忽视,一是乡镇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当前,要充分利用由于金融危机原因而被迫回流的那部分“人才”,发展乡镇企业。之所以称他们为“人才”,是因为他们有在大企业务工的经验,大多“身怀绝技”,又具有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切身体验”,因此,一旦让他们加入乡镇企业队伍,必定能极大推动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形成集聚效应,加快城镇化步伐。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乡镇企业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健康成长的摇篮,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和相对集中布局,必然导致非农产业人员的相对集中居住,这就为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可带动餐饮、商业网点、交通、销售市场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些都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封学军,徐长玉.我国劳动力市场机制完善程度评估[J].商业时代,2008
2.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J].中国经贸导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