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戏”还能让人哭多久
2009-09-11黄名金
黄名金
提及苦情戏,在笔者的印象中,往往是“看了第一集就知道最后一集的内容”,主人公成天哭哭啼啼、委曲求全,情节老套,毫无可看性,即使广电总局不着手整顿苦情戏,观众也陷入了一种审美的疲劳状态。在人们审美情趣要求越来越挑剔的今天,这阵似乎与时代有些脱节的“苦情风”还能热多久?
苦情戏打着“亲情伦理”旗号,却因为主人公一定要“越苦越感人”,从而形成了一种“以丧夫、丧妇、丧子、受虐待、受委屈”,到了现代则是“下岗、失业、换肾、白血病、丢孩子、捡孩子”等为主线展开故事的模式。苦情戏的 “模式窠臼”表现在:一是人物模式化,寡妇型、后母型、伤残型便是典型的代表;二是事件模式化,疾病、车祸、自杀等情节都很相象甚至是雷同;三是主题模式化,面对“苦”难,一定要“忍”,一定要顽强,只要这样,变心的老公就会回心转意,严厉的婆婆就会接纳你,前妻的孩子就会敬爱你。
流行并不等于“通吃”,电视上的苦情戏在本质上是大众流行文化的一种,是一种“文化产品”,大多只是赚取观众的廉价眼泪,谈不上深刻的文化思考和审美体验,不能与艺术经典相提并论。好多苦情戏表面上看是励志,实际上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情感体验和快餐消费而已。虽然苦情戏在社会上掀起一阵“哭”风,有助于宣泄现代社会人们压抑的情感,但社会主流声音并不一定会对所有“哭”不加选择地表示同情,还要看怎么“哭”。
苦情剧能让人哭的方法大同小异,不少网友批评其是“土到连渣都没得掉的情节+听得起鸡皮疙瘩的主题曲+做作的对白……”可以预见,这阵“苦情风”不会吹得太久。再者,有些编导在编造故事时追求“催泪效果”,形成了一些人为编造的老套套,让人感到不真实。如此一来,观众对苦情戏的腻味和反感也就随之而来。照这样下去,“苦情戏”究竟还能让人哭多久?相信每位观众的心中早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