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
2009-09-11敕勒川
我这人从小就胸无大志,听母亲说。在我周岁的时候。母亲按照习俗找来一个算盘、一杆放羊鞭、一支毛笔让我抓。说是叫“抓前程”。如果我抓住算盘,那就是说。我也许是个做买卖的料,以后应该有吃有喝,不缺钱花:如果我抓住放羊鞭。那就是说我以后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只能干些“下三烂的活计了;如果我抓住毛笔,哇!那就预示着我长大后是一个读书的料。肯定学习贼好。肯定能考上大学,说不定还能考上清华、北大呢。那样的话,我就可以前途无量,给父母脸上贴金,甚至可以光宗耀祖了。可以想象得出。我抓“前程”时父亲和母亲惴惴不安、面色严肃而又满怀希望的神情。
然而。这世上的事总是不尽如人意。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支配着我,我伟大的小手勇敢、果断、毫不犹豫地直奔那杆放羊鞭而去,丝毫不听母亲焦急的引导和呼喊。啊,当我高高举起那杆放羊鞭时,父母亲肯定垂下了忧伤的头颅。唉。他们是多么失望啊!亲爱的父亲母亲,我那么小就让你们失望。就让你们受了如此大的打击,真是不孝啊!但我对500万中奖彩票发誓,我绝对不是故意的。
也许是因为父亲和母亲已经对我不抱什么希望了。所以从我上学起,他们也就不管我的学习。当然。别的事也就更懒得管了。放任自流,成败由天,顺其自然,还真有些放羊的味道。我呢,小小的心灵没有什么束缚,整天胡思乱想,任由着性子东奔西跑。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同学们都是些志存高远的“鸿鹄”之志。所以理想当然是当科学家、作家、数学家、画家、飞行员等等。还有一些信誓旦旦的要当什么国家主席、国防部长之类的,最次也要当人民警察和人民解放军。而我这只“燕雀”,鼠目寸光,小肚鸡肠,呆头呆脑,想了半天,说是想当一个工人。没什么想法。因为我父亲就是一个工人。那些科学家、作家、国家主席什么的。我没见过,不知道好不好。在我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工人就不错,可以像父亲一样,开动那么大的机器。真是了不起。没想到的是,金口玉言,一语成谶。多年后的我竟然真的当了一名工人,而且干了整整十八年。理想与现实真正大统一,倒也不失为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这样。我就听天由命,自由散漫地成长着。得以在并不紧张的学习之外甚至之内看自己喜欢看的闲书。先是看小儿书,后来小儿书看得不耐烦了,就看《格林童话》、《杨家将》、《三侠五义》、《隋唐演义》《三国演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等等。这些书。极少数是借别人的,大部分是自己买下的。自己买书,是用攒下的早点钱买的。每天早上不舍得吃八分钱一个的焙子,饿着肚子,八分钱八分钱的一天天攒下来,差不多攒够了一本书的钱,就去买。日久天长,我虽然饿得摇摇晃晃、骨瘦如柴。却拥有了一大堆书。一大堆书,那可是我的宝贝,无处可藏。总是怕丢了,整天心神不宁。就央求父亲,说给我找一个放书的箱子吧。父亲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一个木头箱子,让我放书。我就仔细用月历纸把里面糊好。用一把小锁紧紧的锁了。母亲看我每天中午软塌塌地回来。又看我有一大堆书。就问我书是哪来的。我就实话实说。母亲的眼泪就下来了。从那以后,母亲就每天给我一毛六分钱。八分钱用来买早点,八分钱用来买书。但我依旧不舍得吃早点,一毛六分钱统统买了书。依旧每天中午软塌塌地走回家。
拥有了一箱子书的我,那时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百万富翁。腰杆挺得倍儿直。常常有同学来借书,我想借给他就借给他。不想借给他就不借给他。完全是一个皇帝老儿的派头。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有了一个小小的满足。但这种满足,似乎还不是我真正想要的那种满足。这个小小的书箱。或许还寄托着我那时并不明了的些许梦想吧。
不得不提到小王老师。就是这个年轻、美丽和梦一样温暖的老师。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自尊和梦想。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在别的老师都认为我无药可救、无法收拾、丝毫没有必要再把学上下去的境况下,她却认为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说我喜欢读《榕林童话》就是证明,她说我还是很喜欢学习的而且肯定能学习好,她还说我可以写出《格林童话》一样的故事来。天知道,她对我的鼓励在我小小的心里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直到现在我才回过味来。也许,没有她的鼓励,我不会去写什么东西的。更不会坚持这么多年。
学一天天地上着,闲书一天天地读着。这样就糊里糊涂的竟然高中毕业了。除了语文还可以外。其他的几门课实在是学得风吹雨打、一塌糊涂。考大学估计是没希望,就去考了一个技校。技校不但不收学费和书本费,还每月发生活费,真是像“天堂”一般不敢想象。有了自己的钱,就有了更大的野心。省吃俭用的结果。就是书一天天的更加多了起来。那个小小的书箱,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就又央求父亲,说给我弄一个书柜吧。这次父亲没有答应。却给我弄来一个比以前那个大一点的书箱。让我凑合着用。但是,书箱不好找书。要找一本书,就得把所有的书翻出来才能找到,翻来翻去,实在是麻烦得很。所以。就特别渴望能有一个一层一层专门放书的书柜,找什么书也方便。但是,父亲没有给我弄来一个书柜。所以。对一个书柜的渴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成了我的一个心病。
那时我已经在写东西了。写散文,写诗歌,写小说。什么都写,什么都能写,感觉自己像一个天才。整天牛哄哄的。偶尔也在晚报上发一块豆腐块大的东西。拿几决或十几块钱的稿费。我就把这些稿费攒下来,准备买一个书柜。但是。一直也没能攒够买书柜的钱。因为大部分的钱,还是去买了书。
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工作。工资的大部分。也买了书。这样,到我结婚的时候,除了一大堆书外,几乎就两手空空了。房子是租的,一间房子,每月80元。除了买必要的锅碗瓢盆以外,我把惟一的一点钱买了书柜,这是我结婚时最好的东西。这样,我那一大堆书,才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这一间房子,既是厨房,又是卧室。还是客厅,更是书房。因为两个人一起生活,所以一问房子就有了许多的不便。比如,你半夜12点忽然有了灵感。就爬起来写。这样就会影响妻子睡觉。虽然妻没什么怨言,但我总觉得有愧于她。有时候,蹑手蹑脚起来,轻轻拿了笔和纸,仿佛一个小偷。连笔在纸上嚓嚓划过的声音都觉得惊心动魄。就想着,哪一天才会有自己的一间书房,自己想什么时候看书就什么时候看。想什么时候写东西就什么时候写。
拥有一个书房,可以说就成了我的一个梦想。
两年后。我终于在单位要到了两间房子。啊,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看房东的脸色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就要翻身得解放了。更重要的是,我就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了。对于一个读书人。拥有一间书房是一件多么重要扣必要的事情啊。那两间房子大概有三十平米,里外一大一小,我就把外屋的小间又隔了一个五、六平米的地方。刚刚可以放下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和一个书柜。就这样。我拥有了一个小小的书房。书房确实是小了些。所以我就给我的书房起了一个辽阔的名字:敕勒川,后来就干脆用它做了我的笔名。我还学着刘禹锡的《陋室铭》写了几句话贴在墙上:房不在大,有书则安;书不在多。有益则好……颇有些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踌躇满志。
就是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我读了孔子、老子、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沈从文、钱钟书、艾青、昌耀……,也读了卡夫卡、普鲁斯特、叶芝、艾略特、帕斯、兰波、希尼、米沃什、弗罗斯特、茨维塔耶娃等等。就是在这间小小的书房。我写下了《众草飞奔》、《大风就那么刮着》、《新年:雪后喂鸟》、《邂逅》、《黑白铁加工》、《大风刮过草原》、《母亲节写给母亲》、《与四岁的女儿散步》、《纯洁的声音》(组诗)、《巴掌大的爱》(组诗)、《在北中国的星空下》(组诗)、《刮过草原的风也刮过城市》(组诗)、《一滴汗水的苍茫》(组诗)、《相知的心》(组诗)、《清风流长》(组诗)、《露珠里的芬芳》(组诗)等一系列比较满意的诗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对于一个读书写东西的人来说。拥有一间书房是多么重要啊。如果我没有这个小小的书房,也许我就写不出这些东西。当然,这是对于真正读书写东西的人来说的。对于那些附庸风雅的谦虚君子,这书房就只是一个摆设了。想一想。实在是枉杀了那书房和那一屋子的书,仿佛皇宫里那些从没有被皇上宠幸过的嫔妃。简直比窦娥还冤啊。
从一个书葙到一个书柜再到一个书房,这就是我的读书写作之路。但也许这更是一种象征吧。那就是说对于一个读书写东西的人来说,你的人生和写作之路必须越走越宽,直到走进天地这个大“书房”,和世界万物息息相关。和那些跳动的心灵息息相联,和我们的人生息息相通。
现在,我住的这个房子已经拆迁了。新房子还没有盖起来。估计不会太久,我就会住上新房子,也许会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吧。
其实。有一阀书房并不是我真正的梦想。我真正的梦想,是期望能在自己的书房里写出一篇流芳百世的光辉诗篇。虽然我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但我还是期望若干若干年后,那些读到我诗的人,会拍着大腿说:写得好啊!真他娘写得好!
如此。
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