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部湾地区铜鼓文化的类型说
2009-09-11谭滟莎
谭滟莎
摘要: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的具体反映。古代环北部湾地区先民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铜鼓文化,尤其是其铜鼓类型与其他地区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环北部湾地区主要的两种铜鼓类型——北流型和灵山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密关系。
关键词:环北部湾地区;铜鼓文化;铜鼓类型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9-0165-02
由于发现和使用铜鼓的区域范围广,历时长,涉及的民族多,加上各学者掌握的研究资料不同等原因,国内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铜鼓分类法。其中具有划时代影响的是1902年奥地利弗朗茨·黑格尔(Fran Heger]在《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中,把165面铜鼓按形制、纹饰的演化,划分为I、Ⅱ、Ⅲ、Ⅳ4个基本类型和I-Ⅱ、Ⅱ-Ⅳ、I-Ⅳ3个过渡类型。他认为I型鼓出现的时间最早,其次是Ⅱ型鼓,Ⅲ型鼓是由I、Ⅱ型鼓发展而来的,Ⅳ型鼓出现的时间最晚。黑格尔这种高度概括性的分类法,为铜鼓的科学分类开了先河。但是,由于当时受研究资料的局限,黑格尔的分类法也随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而逐渐体现出其不足之处,如由于资料的限制黑格尔未能对任何一式作确切年代的推测。多年来,经学术界反复讨论,据中国铜鼓的实际情况,在分类问题上基本达到一个共识,就是综合标准器的出土地点,将铜鼓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遵义型、西盟型、麻江型8个类型。
随着考古发现的发展,根据铜鼓实物的形制和纹饰的不同,采用器物类型学方法对其进行归类的做法,基本上理清了过去繁杂的分类法。对于同类型的铜鼓,因其时代、地区、民族的差异性,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划分铜鼓类型时应遵循大同小异、同类相从的原则。在目前八大类型铜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它们的分布范围,综合其造型、纹饰特点,环北部湾地区铜鼓主要属于北流型和灵山型。从出土于环北部湾地区的铜鼓看,大多属于这两种类型的铜鼓,但并不意味着这两种类型铜鼓一定全部出自于环北部湾地区。
一、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之间的关系
在黑格尔铜鼓分类法中,将北流型和灵山型归人Ⅱ型鼓中,可见这两种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关于北流型和灵山型与其他类型铜鼓的关系、北流型和灵山型内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李伟卿认为Ⅱ型鼓是I型鼓的地方化形式,即北流型和灵山型是从冷水冲型演变而来的。洪声所分的广西甲、乙、丙、丁四个类型铜鼓中,甲型(即北流型)和乙型(即灵山型)属一个系统,乙型是甲型的发展,指出了北流型和灵山型之间的演变关系。黄增庆提出将广西铜鼓分为粤桂系统和滇桂系统,并认为粤桂系统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南部和广东西南部。蒋廷瑜先生在《铜鼓史话》一书中明确地将北流型和灵山型归入粤系(两广系统)铜鼓中。可见,同属于粤系铜鼓的北流型和灵山型不是原始形态的铜鼓,它们继承了云南石寨山型铜鼓的形式。很多方面却又区别于它。云雷纹是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常见的纹饰,而云雷纹又是商周时期中原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广西境内出土的大量铜鼓,在所谓两广系统的早期铜鼓上,也装饰有云雷纹、席纹、菱形纹,与印纹陶器上的纹饰如出一模,证明当地民族在商周时代确已吸收了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因素。此外,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体型大,不同于云南小型鼓,这与当地民族“铸铜为大鼓”的习俗相关。因此,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是在继承了云南铜鼓基本形制的基础上,受中原青铜文化和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与此同时,北流型和灵山型这两种类型铜鼓内部之间又紧密联系,两者在时间上曾长期共存,在空间上分布上地域相连,在形制和纹饰上也相类似。
环北部湾地区这两种类型铜鼓,在时间上有共存时期,如北流型流传的时间从西汉到唐,灵山型流传时间从东汉到唐代,它们在汉唐时期交融;在分布范围上也有相交集之处,北流型分布的区域以云开大山两侧为中心,范围较灵山型广,中心偏东一些,东至广东的云浮、阳春,西至广西的邕宁,南至海南岛的陵水,北至广西的桂平、平南、苍梧,而灵山型以广西的灵山为中心,分布范围较北流型要小,中心偏西一些。据不完全统计,笔者综合李衍垣《斌论我国铜鼓的类型及演变》、蒋廷瑜《钦州铜鼓综述》及所获的调查资料,将两种类型铜鼓在环北部湾地区的具体分布统计如上表,从表中看,两种类型铜鼓在灵山、钦州、合浦、浦北、玉林、贵县、北流、南宁、横县、廉江一带相互交错。
从发展序列看,灵山型是以北流型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来的。早期灵山型铜鼓鼓面装饰有青蛙四至六只,有的出现有累蹲蛙,如横县云表出土的铜鼓上,分别有三只单蛙和三只累蹲蛙,而在玉林小平山出土的北流型中期鼓上开始出现有四只小累蹲蛙;早期灵山型与北流型中期鼓鼓面中心太阳纹多以八芒为主,部分出现十、十二芒,花纹也多饰以云纹、雷纹、雷纹填线纹,尤其是到了西汉晚期到南朝末,北流型中晚期鼓上出现的“四出”钱纹、席纹、连线纹等花纹,在早期灵山型鼓上都有发现。但是。在吸收北流型基本形制后,中晚期之后的灵山型铜鼓开始显现出自己的特征。如鼓面开始出现主次晕之分,以二弦分晕居多,晕圈密且窄,北流型晕间多饰云雷纹,而中晚期之后的灵山型铜鼓晕间多饰变形羽人纹、鸟纹、兽面纹等。中晚期灵山型鼓面蛙饰背上出现划线纹或圆涡纹,鼓耳与鼓足间饰有北流型所没有的一些头朝下的动物塑像,如鸟、牛、虎、鹿等。《广东新语》卷十六记载雷州英雷冈雷庙中的铜鼓:“耳下有一兽首。反俯下足。尾入于郛。”
二、北流型铜鼓与灵山型铜鼓的相似点
外形上,两种鼓基本结构相同,体形都为硕大厚重,属于大型鼓。鼓面均大于鼓身,鼓腰收缩呈反弧形,胸腰之间分界不明显,鼓足面宽与鼓面相当。
纹饰上,鼓面太阳纹形如圆饼状,光芒细而长,芒间多以雷纹、席纹装饰。早期的灵山型与北流型均以三弦分晕,只是到了中后期才多以二弦分晕。两种鼓都使用大量细密的几何形纹饰,如云纹、雷纹、线纹、席纹等。鼓面都有立体蛙饰。两种鼓纹饰在布局上讲究对称。
合金成分上,1985年以来,广西民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广西博物馆的学者们对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麻江型铜鼓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北流型的铅同位素比值:207Pb/206Pb平均值为0.87481,208Pb/206Pb平均值为2.1002;灵山型的铅同位素比值:207Pb/206Pb平均值为0.85086,208Pb/206Pb平均值为2.1033。可见北流型与灵山型的铅同位素比值分布很接近,说明二者的矿料来源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因此,同属于一个系统的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特征。
三、北流型铜鼓与灵山型铜鼓互为影响
构成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互为影响的条件有:一是时间上。两种类型铜鼓的流传时间中,从东汉至唐代为它们的共存时期。二是分布区域上,两种类型铜鼓大多分布于广西东南部和广东西南部的灵山、钦州、合浦、浦北、玉林、贵县、北流、南宁、横县、廉江、茂名等县市,地理位置上相互连接,地域文化相似,相互间容易受到影响。三是铸造和使用的民族同为乌浒和俚人(具体见“环北部湾地区铜鼓的族属”部分内容),两种铜鼓在相似的民俗背景下互为渗透。
虽说北流型铜鼓较灵山型铜鼓产生要早,但其发展至后期,也略受灵山型铜鼓的影响,北流型的鼓耳通常为环耳,但在后期也出现部分扁耳。早期北流型鼓面立体蛙饰多为小青蛙,到了后期也出现一些大蛙造型。花纹上出现灵山型的鸟纹、变形羽人纹、四瓣花纹等。据统计,至少有30面铜鼓带有北流型和灵山型之间的过渡性特征,这些铜鼓从总体上看多属于北流型,但又或多或少带有部分灵山型铜鼓的特征。反之,灵山型铜鼓也受到北流型铜鼓的影响。从灵山型铜鼓的产生看,它是以北流型铜鼓为基础而形成的。郭立新认为在灵山型铜鼓的分布中心发现典型的北流型早期铜鼓,而这种现象在北流型铜鼓的分布中心没有发现,说明北流型铜鼓在灵山型铜鼓产生之前就已经到达其分布中心。由此可见,灵山型铜鼓是在早、中期北流型铜鼓的基础上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