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胭脂

2009-09-10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7期
关键词:貂蝉王昭君杨贵妃

陈 萍

谁是中国古代最美的女人?约定俗成的答案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赫赫有名的四大美女。可是,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难道美人如此稀缺?当然不是。那么在姹紫嫣红的女人大观园里,为何被推到顶尖地位的,就这四位呢?是她们真就绝对美貌无瑕、艳压群芳?答案是否定的。

西施身处一个风云际会的历史时代,群雄纷争,各家都在绞尽脑汁玩转政治以立于不败之地,天生优容的美女自然也成为权谋桌上的筹码,而她,也当仁不让地肩负起拯救自己国家于水深火热的重担。这在当时,不被讴歌还能怎样?特别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又像戏剧一样具有传奇效果和功成名就的圆满。自然,作为政治“间谍”的美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称颂,以文授义的儒家知识分子当然要极尽心智来美化她了。

王昭君比起西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身为宫女的她能以大局为上,忍辱负重,请缨出塞,背井离乡去一个遥远的未知的地方,以一个柔弱女子的双肩去承载两个民族的和平大业,而且的确又神奇地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妙效果。这出时代挽歌透出的喜庆色彩本身就让人甚有沾沾自喜一唱三叹的歌咏之感,作为主角的美女自然被夸张渲染到极致。想想,其实王昭君不过是千千万万民女中选秀而来的宫女,天姿美丽自不在话下,但诗家之所谓“仪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稍加分析就知道此誉有拔高之嫌。后人之言她气质、韵味无可比拟,大抵还是因为她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特殊角色和立下不朽功劳。

貂蝉因为长相美貌而被几个政客把握周转,凭她自己的出色表演与周旋,机智巧妙地完成了主人交给的政治使命,功德不浅,自被夸赞。但是,《三国演义》本身是一部小说,作者是个写小说的高手,真实的历史都可以被添油加醋张冠李戴地描绘得天花乱坠,更何况一个作为政治点缀的女子,为了增加故事的精彩和可读性,作者尽可以把那个女子写得无比的美艳。再者,中国文学本身就喜欢英雄与美人的搭台唱戏,而且读者也很需要这种口味。于是,那故事中的女主角不美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效果,能行吗?

杨贵妃与前几个相比,对政治上的正面影响何止为零,简直就是负数了。此种偏激的历史围观者之“女祸”论,认为历史上有一些女人根本就是祸害,害了国家害了个人!他们最喜欢举例佐证的,恐怕非杨贵妃莫属了。既然是这样一个为人不齿的“祸国殃民”的女人,为什么还要被绘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般美貌极致?想想,唐明皇曾经是何等英明的君主,如果没有一个魅力无穷的女人,这个英雄这个明君又怎么会鬼迷心窍,让大好江山在一转眼间倾倒?如果杨贵妃不是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高峰阶段上的唐朝的一代明君迷得神魂颠倒并且从此葬送了大唐的鼎盛,恐怕她生得再美,四大美人的座号上也就不会有她了,最多不过跟褒姒一般,为人不齿。

别说不同时代的美女如恒河之沙无人能数,就是同时代的女子,也未必就找不出一个比四大美女更美貌的。虽说那种认为西施有心绞痛、王昭君脚板大、貂蝉是吊肩膀、杨贵妃有狐臭的说法纯属酸葡萄理论,是无稽之谈,但至少说明这些美人也绝不是毫无瑕疵、完美得天衣无缝。

四大美女除了自身的确具有相当的硬件优势,更主要的原因是她们都跟政治密切相连,是政治的光环与强势为她们涂上精致的妆容,着上比别的女子更浓更艳更强的光鲜色彩,否则,她们也会经不住时空的考验而失却绚彩陨落时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政治,就是最好的化妆品。是政治胭脂特别靓化了这些特殊的女人。因为她们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在历史狂飙的风口浪尖上演绎着不同凡响的故事,所以她们的美貌自然被描绘得高人一筹。美人造就了时代,自然,作为回报,时代也帮她们造出更美的姿色和妆容来。

又比如说,无数青楼女子里,胜过李师师、陈圆圆、小凤仙的,绝对大有人在,况且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春兰秋菊自存风韵,美丑并无统一标准。而独李、陈等在同类女子里人气最优,想来还不是因为跟当时的政治舞台以及大至皇帝小至浪子英雄的政治人物密切相关。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貂蝉王昭君杨贵妃
杨贵妃死亡之谜
闭月羞花
杨贵妃死亡之谜
“关羽斩貂蝉”是否是传说
漫话貂蝉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四大美女之谜戏说貂蝉之死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坐在轮椅上的杨贵妃
杨贵妃出走日本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