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09-09-09江丽媚
摘要:社会变革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四种角色职能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即思想政治的引导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和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这四个方面都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偏废、忽视或欠缺都是有害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基金项目:本文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研究》(项目编号:2007-RW0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丽媚(1981-)女,广东梅县人,广东佛山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辅导员,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7-0043-02
我国高校实行辅导员制度以来,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面临新的思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办学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其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大学生也有自身特点,表现在: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综合素质偏低,认同感普遍较低;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目标不明确,个别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理较重。对未来缺乏安全感,耐挫折能力不强: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等等。基于这些特殊性,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有自身的特点,可以定位为: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和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
一、思想政治的引导者
思想政治的引导者,是指辅导员要用科学思想理论来武装和教育学生,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16号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处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主要组织者与教育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否落到实处。”辅导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这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与要求。辅导员肩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和标准的任务,应该在学生中发挥思想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坚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管理工作之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他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具有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觉悟。
辅导员要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班委会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根据党中央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和部署,使学生党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密切联系群众,发挥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坚持党建带团建,对优秀团员加强培养,认真做好推荐入党工作:依托班委会,加强领导和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
二、学习生活的指导者
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是指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理想,培养学生积极的处事态度,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就业指导,使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人生的紧要处把握好方向,珍惜生命和生活环境。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学习很多课程,参加各类职业能力培训、“考证”等,怎样设计课程组合,怎样多方面拓宽视野,需要辅导员扮演好学习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和将来的职业前景优化配置课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确定安心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职业精神,从理论性强的基础课学习向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学习过渡,从侧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到侧重培养学牛实践动手能力转化,不断培养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学生一入校就特别关注就业,辅导员应通过就业指导课、讲座、校友经验分享活动等为学生介绍一些关丁就业的知识技能,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企业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审视自我、探索自我、提升自我,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体验式活动、竞赛性活动等,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身处其中,要想愉快地学习、生活,就得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辅导员要积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与学校的关系,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积极向上级反映,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事实依据,做到有的放矢,对出现的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应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校园的安全和稳定。二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尊师重教,团结同学,尤其要善于搞好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正视矛盾冲突,妥善解决,避免发生类似“马加爵事件”的悲剧。
三、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心理健康的辅导者,是指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意志,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拥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的施行,高职院校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感到前途渺茫:另外,在网络信息时代,各方面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经验,对信息分辨处理能力不强,容易产生矛盾冲突。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辩证思维,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高校缴费上学制度的实行,高校不断扩招,经济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大部分贫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严重者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一味封闭自我,导致心理异常。辅导员应特别关注贫困生,经常谈心,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多关心,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
们正视家庭情况。化压力为动力,并进一步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积极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尽量帮助贫困生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生活上,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过不惯集体生活,内心比较孤独寂寞而感到压抑和焦虑:学习上,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中学,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依赖性强、不善于自主学习或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学生来说,会遇到较多的挫折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个人情感上,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对性的问题比较敏感,他们渴望获得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是在需求与满足之间往往出现尖锐的矛盾冲突,来自情感的压力没有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引起心理失衡:在人际关系上,由于个性、观念、习惯的差异,一些学生缺乏交往技巧和能力,导致交往受阻,出现人际关系焦虑,产生心理问题。现在校园自杀现象越来越多,华南农业大学居然发生一周四起自杀事件,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反思。
辅导员要掌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处理方法,能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时常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开放、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成为生活的强者。辅导员如遇心理问题较重的学生,无法进行有效引导,应及时转送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四、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
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是指辅导员需要管理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日常事务,主要包括纪律管理、生活管理、奖惩管理和资助管理等。
学校的每一项要求、每一次活动安排基本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并布置到学生中的,辅导员是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大量的日常行政、教学管理工作,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就业,从学生作息考勤到向家长反馈情况,从早操点名到晚自习检查,从生病学生的照料到突发事件的处理,从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到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学籍和违纪的处理,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加强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各种管理条例的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于各种评优、评奖、综合测评、困难补助发放、组织勤工助学、毕业鉴定及推荐等都离不开辅导员的参与。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使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执行制度过程中保持公平、公开、公正,重事实依据,避免出现不合理现象。辅导员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关心和资助工作,积极为学生争取奖助学金、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勤工助学岗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担负着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四个方面的重要角色,任何偏废、忽视或欠缺都是有害的。辅导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必要的心理知识,联系学生实际,通过日常事务的管理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社会、学校、学生还是辅导员自身都应该认识到辅导员在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同辅导员的角色,使辅导员在其基本职责内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