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学报特色建设的探讨
2009-09-09王伟
王 伟
摘要:高职学报如何进行自身定位以适应新的办学机制,从而更好地为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服务,是每一个高职学报工作者在思想认识上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也是高职学报进行特色建设、提高办刊水平的关键。高职学报只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职学报;特色建设:探讨
作者简介:王伟(1955-),男,辽宁昌图人,硕士,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期刊杂志编撰、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17-001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的学报都已陆续公开出版发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高专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作为科技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报队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学报一般由原职工大学、成人高校学报演变而来,也有很少部分是随着高职院校的成立而创刊。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高职学报如何进行自身定位以适应新的办学机制,从而更好地为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服务,是每一个高职学报工作者在思想认识上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也是高职学报进行特色建设、提高办刊水平的关键。高职学报只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一、高职学报在定位上应体现特色
学报是主办高校的窗口,应该体现主办高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主办高校教育类型的差异必然导致学报的差异,因此,学报的特色与学校的特色应当是完全一致的。高职学报应在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的前提下创建自身的特色。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科研的重点应向应用技术及生产过程的研究转移。同时,高职学报对学术水平也应有新的认识,对其应赋予新的内容和符合高职特色的含义。
(一)为社会地域服务
办好社会地域研究栏目是高职学报办刊定位特色之一。放眼地方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读者群和作者群扩大到全社会。高职学报不仅为主办院校服务,而且为社会地域服务。社科类栏目可与政府宣传部门、研究机构、地方性研究社团合作,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研究成果,使学报成为全社会共享的文化交流的平台:广泛联系企业,吸纳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丰富稿源,提高论文的技术含量,使学报成为校企共享的技术交流的平台。对社会地域企业的研究是要解决其产品的缺陷,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降低成本,或推出新一代产品,或作中长期的技术储备。许多企业在这方面都有着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在项目选题、研究方法、技术创新等许多方面都值得高职院校教师学习。学报致力于展示校企两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利于高职教师开扩眼界,更新观念。高职学报创建特色的同时可以在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为一线教师服务
高职高专教育是承担大众高等教育任务的大众型高校的最基层,旨在承担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和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学校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特点。根据这一基本定位。高职高专学报应该为第一线教师服务。论文不需要强调很强的理论性,更多的是倾向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所得所感和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职教版)》就是以这一定位开辟了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教学教改、教学随笔等栏目,直接为学校教学服务。这一办刊定位,一方面使得老师的教学成果得到总结和固化,另一方面对于培育新老师和新的论文作者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在栏目设置上体现特色
高职院校学报的质量要上台阶,就必须寻找突破口,办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品牌栏目,走以特色促发展之路。
(一)特色栏目的设置原则
其一,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学科,从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出发设置特色栏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其二,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本质所在。其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从学报所属学校的学术优势出发设置特色栏目。研究的问题应该站在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方向或某一行业实际问题的前沿,能真正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启发。其四,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科学技术的本意,特色栏目设置既要有现实性,选题范围又不宜过窄。
(二)特色栏目的内容
第一,高职院校学报应该重视研究社会地域经济发展、利一技进步、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和一些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如社会地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与技术的全球化、生产工艺的科学现代化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直接影响社会地域的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学报的理论研究本身应该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如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为社会地域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帮助企、事业单位将一些具体工作中的实用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交流、推广,指导和影响社会地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报所发表的论文,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实践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第二,高职院校学报应该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比较特殊。多数高职院校为专科层次,一些学生并没有很好掌握初、高中教育的基础。无论是素质、学习作风还是学业成绩等方面,都远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的风气较差。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搞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良学习方法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而现实的理想等问题,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因此,就高职院校学报来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的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反映有关人员的研究成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第三,高职学报栏目应突出其地方性、应用性、社会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加大职教研究的比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学报才会特色鲜明。要做到这几点,我们编辑人员首先要在办刊的每个环节上做到“精心”两字——精心策划,精心选题精心设置栏目,精心审稿、组稿编排,精心校对,发挥本校的专业优势和地方优势,办出特色栏目,形成导向效应、品牌效应。
形成自己的特色栏目,应注意以下问题:(1)栏目设置应具有持续性,要求栏目所涵盖的论题丰富、系统,同时专栏选题要有学术价值;(2)内容上要“人无我有”,要从刊物生存环境上考虑,不与他人雷同:(3)专栏选题上要“人有我新”,
具有开拓性。选题不能局限于传统项目,同时注重选取那些值得研究、但目前少有研究的选题;(4)操作上要“人有我精”。从自身研究能力上考虑,编辑人员必须有精品意识,只有在同领域的研究中超出别人,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三、建设有特色的专兼职编辑队伍
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办好高职学报的关键所在。目前,相当数量的高职学报编辑部在级别及人员编制上还达不到相关要求我们可以建立起一支高效的专兼职编辑队伍。
对专职编辑而言,因为通常情况下校内所给人员编制很少,故他们除应对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外,还要对相关学科的内容有一般的了解,对编辑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熟悉,从每期的主题构想、栏目设计,到组、审、编、校、印的各个程序都能驾轻就熟,还要具备相关计算机知识,能亲自或指导他人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图文编排。专职编辑不仅应是文章的编审者,还应在刊物编辑、出版的整个流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正因如此,应该让他们进修相关专业知识,参加相关学术交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应鼓励编辑直接参与科研攻关、选定研究方向并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定期学术交流会,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他人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鼓励编辑加强对编辑学的研究,学会运用逻辑论证和抽象思维以开拓眼界,从而提高捕捉创新点的能力,加强对编辑学的研究。同时,要重视编辑系列的职称评定工作,以提高编辑素质,稳定编辑队伍。
对兼职编辑而言,因编辑部有大量专业性很强的文稿要依靠相关专家进行编审,故编辑部要广泛地与校内外相关学科或领域的专家、学者保持密切的联系,聘请他们做兼职编辑,要建立兼职编辑人员档案。工作中,我们还应要求兼职编辑尽可能多地参加编委会及编辑部召开的相关工作会议,以了解编辑部长、中、短期工作计划,了解相关稿件信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学报定位与其所属院校的办学方向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向上经历了模糊、摸索到逐渐明确的过程,相应的学报宗旨的确立也有一个笼统趋同到明确特色的过程。特色办刊、质量办刊和创新办刊是高职高专学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相信,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世纪里,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高职高专学报事业必将进入一个面貌一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