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网络文学:集体经验与民间智慧

2009-09-09

南方文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写作者网络文学作家

马 季

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虽然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界定,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容置疑,由于它的生产方式具有全民参与的特征,在短短十年时间里,无论是按字数还是按篇数计算,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已经远远超过当代文学六十年在纸质媒体发表作品的总和。自2000年以来,网络小说的出版量(总印数)每年大约以25%的速度递增,全国大部分书城、书店都设置网络小说的专柜。但读者年龄却呈下降趋势,目前网络小说出版物的主要受众人群是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的青少年。除了书籍之外,网络原创小说还衍生出诸如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和动漫等其他样式的文化产品。以上现象说明,网络写作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而文化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是网络文学产生和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尽管网络文学在发展中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所形成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已经无法回避。可以这样说,经过十年成长的网络文学,就其品质而言,较为符合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趣味;就其形式而言,正在走出单一格局,进入整合阶段,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其潜质和特性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并推动其衍生为特殊的文学现象。因此,对它的现状做一些客观分析,对它的未来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前瞻性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重要课题。

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主办,《长篇小说选刊》及“17K文学网”承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集中了《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篇小说选刊》、《十月》、《中国校园文学》、《作家》、《中篇小说选刊》、《南方文坛》、《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青年文学》、《大家》、《山花》、《西湖》等二十余家文学名刊的资深编辑参与审读和评点。活动自2008年10月28日启动,2009年4月末结束,时间长达半年。在此期间,各家期刊的文学编辑以传统文学的审美标准,对网民经海选推荐上来的一百部长篇小说进行认真审阅,最后阶段评委补充提名十二部作品进入盘点名单,也就是说,评委们总共对一百一十二部网络长篇小说进行了审读,并撰写了一百一十篇评论文章。可以说,这次盘点是对网络文学十年发展的一次整体性检阅,搭建了文学期刊与网络作家及网络阅读者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这次盘点将产生专家评定和网民推举的网络文学十年佳作各十部,奖励方式以精神鼓励为主,评审组将推荐优秀作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为其申请到鲁迅文学院深造的机会,主办方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已与人民出版社取得共识,盘点结束后将出版一套网络优秀作品集成,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消息一公布,立即得到广大网友的高度认同,他们普遍认为,这是对网络作家成长最有价值的鼓励方式。

在网络文学盘点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场面:

一、网络文学从作家群体到写作方式的更替非常迅猛。其速度差不多三年一个小周期,五年一个大周期,能在网络流行五年的作家和作品,即被冠以“大神”或“神作”称谓。海选过程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莫过于痞子蔡等数位网络文学早期代表人物遭到冷遇,网友们甚至否认他们网络作家的身份,认为他们的写作已经“脱离”网络。网络文学更替如此之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代际缩短引发的写作方式的变化,早期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虽然存在观念差异,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仍然趋同。但随着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新一代网络写手基本脱离了传统思维模式,写作方式也相应产生较大变化。

二、网络文学在发展中逐渐形成“集体写作”的话语特征。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大潮下涌动的社会生活信息流瞬息万变,使传统文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表达困境,个人经验性书写面临尴尬,网络写作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精英化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方式。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的平民化互动模式产生巨大能量,所表现出的集体力量远远超出了个体力量。

三、网络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流变异常迅猛。由于网络具有低门槛、包容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加之读写关系的交互作用,网络平台因此成为新的文学样式发生、发展的策源地。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写作通过不断尝试,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以类型小说为主干的网络作品目前大致可分为:玄幻奇幻类、架空历史类、穿越类、武侠仙侠类、都市言情类、灵异惊悚类、军事类、游戏类、竞技类和科幻类。它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仅玄幻奇幻类一项就可分为东方玄幻、转世重生、魔法校园、王朝争霸、异术超能、远古神话、骇客时空、异世大陆、吸血家族等,其内容与形式各具特色。

四、对话有利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共生。盘点活动对网络作品的评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作品的文学性,与传统文学作品的差异性及其自身特点,以及作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职业阅读者,文学期刊编辑必然有自己的审美判断,他们的评点文章与打分,面对的不仅仅是网络作者本人,网友特别是该作品的热捧者才是真正的对话参与者,这就形成了文学工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向交流,作者自然受益最深。尽管产生了不少摩擦,甚至出现意见碰撞,但无论是对提高网络读者的欣赏水准,还是对文学期刊编辑了解大众阅读趣味的,都不无裨益。这既符合网络文化充分显示民主的特点,也符合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共生的新格局。

盘点的结果还显示出,到目前为止,网络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出现的写作人群和作品产生的方式各有其特点。

第一个阶段:写作者与网络的平行、交叉网络文学刚形成的时候,仅仅是一种写作阵地的转移,吸引了众多文学青年加入。这一批写作者大部分是从传统文学现场走过来的,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过一些作品,只是进入网络前还没有影响力。他们经过比较严格的写作训练,基本功比较扎实,对传统文学有独立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在网上颇受读者欢迎。与传统文学相比较,他们的作品主要特点是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以都市青年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总体来说,他们的作品仍然可以纳入传统文学理论的框架进行研究和批评。如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慕容雪村、江南、今何在、燕垒生、王小山等,他们凭借实力在网上声誉鹊起,然后纷纷透过屏幕,在传统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进入知名作家行列。

这批作家目前已经基本脱离网络写作。2002年李寻欢以出版《粉墨谢场》一书的方式告别网络写作,他在《粉墨谢场》的同名自序中,反复强调这两个原因:对网络生活的厌倦和对真正文学的敬畏。更明确些,这有两个基本判断:一、网络是个工具,但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玩具,我提醒自己和这个玩具保持一定距离。二、我必须承认,截至现在,我在文学的道路上还确实处在门外观望的地方。但好在我知道这一点,并且我自认通过这些观望已经约略知道真正文学的样子。所以我希望属于大

众文化、通俗文化的李寻欢消失,如果继续写作,也以一个新的身份新的起点来做。他认为在网上自由写作和发泄的那段日子是自己网络生活的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过了对网络痴迷的阶段。李寻欢的观点在这批写作者中很有代表性。

第二个阶段:写作者在网络中成长这批写作者的代表人物是萧鼎、当年明月、天下霸唱、酒徒、血红、唐家三少、随波逐流、知秋、玄雨,包括台湾的王文华(《蛋白质女孩》的作者)等。网络是他们成长的地方,虽然他们也看到外面的世界,但网络似乎更适合他们生存。他们的作品通过网络进入了图书市场,但在文学界的影响微乎其微,远不及第一阶段的网络作家,有一点可以证明,他们的作品在文学期刊几乎是空白。这批写作者作品的特点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对文学经典的消解。传统的文学理论已经无法准确解释他们的作品,因此造成了对话的困难。目前他们仍然是网络上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写作者。

这一批年轻的写作者,大部分初期的时候没有主观上的写作意识,自己读过书,有一点想法,上网以后,就开始贴一些随意性的作品。没想到大家有回应,慢慢它就觉得这个东西对他的人生有价值,就开始写作了。受到网民的追捧之后,有了互动,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了,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对作家的产生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像萧鼎这样的作家,写作之初主要是追求自我娱乐和消遣,因此天马行空、不拘形式,作品的个人化趋势十分突出。天下霸唱自述在写作《鬼吹灯》之前,连五百字的工作报告都不会写。这批写作者上网前基本没有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过作品,虽然对传统文学有过阅读,但审美趣味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不知道朦胧诗,不了解先锋小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青年,对所谓的文学使命感没有多大兴趣。

第三个阶段:写作者与网络共生这批写作者的主体是“80后”,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一代人。这批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网络共生,网络就是他们的家,很自然的。他们的特点是在生活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与上一代人出现了明显的断裂。由于他们和网络是同步成长的,是共生的,因此在他们心目中,网络就是主流媒体,他们很少关注传统媒体,也很少关心文学的社会价值。他们很可能不知道中国有哪些文学期刊,不关心,也不想知道。从根本上说,文学不仅要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而且要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横向联系,这一批网络写作者这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得到了发挥。但要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光靠自由精神是不够的。青春小说和新近流行的小白文,反映出他们目前的写作状况。在整体上,他们的人生态度更趋开放,但文学修养有待提高。

从本质上讲,网络文学仍然是用汉字(其中夹带的符号都有汉字的对应含义)抒情和叙事,仍然是通过阅读提供给读者审美愉悦,这说明它仍然沿袭了传统文学的基本功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在传播方式与写作形式上对写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否则就很难把握它的发展方向,只能对其做出简单或粗鄙的解释。总的来说,网络文学十年发展犹如一场旋风,凸显了集体经验和民间智慧,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撞击是令人欣喜的,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有可能重组中国文学的格局,使中国文学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并创造出新的文学空间。有人担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性会影响文学的健康发展,而我认为,差异性其实是好事情,如果两者类似的话,也就失去交流和互补的意义。当然,就目前情况而言,网络文学还处在“实验期”,还远不够成熟。但从战略高度看,作为传播方式的革命,网络把中国进一步推向了世界的舞台,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文化的变革,都决定了中国面临的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只有在这个大舞台上,才能诞生真正伟大的中国文学。因此,当代中国文学的新路极有可能出现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互补与融合之后。

猜你喜欢

写作者网络文学作家
作家谈写作
白马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论写作(创作谈)
我和我的“作家梦”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