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层”与“度”
2009-09-09戚序郭纯
戚 序 郭 纯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亟待保护”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如何保护?”关于对其保护模式的探讨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的热点,许多学者在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通过分析比较认为,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关注的焦点不外“保护”二字。因此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的“保护”为例,从横向的“度”的把握和纵向的“层”的挖掘来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度”的把握
是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近年来所讨论的一个热点。进行产业化发展是否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良策,学术界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研究,学者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笔者认为,进行产业化发展与否并非探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其中“度”的把握,有待进一步商榷。
1、发展的尺度
一部分学者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与传承并不相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应向文化产业转化,一旦形成品牌效应,将推动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这将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条有效途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大都从经济成本控制的角度人手,认为“人类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事过境迁的事象并不都需要保存和发展。关键要看这种文化品种有没有传世的价值。文化艺术中大量的样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永恒的、值得永久保护的对象只是一部分”。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在探讨产业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必须探讨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即“将什么进行产业化发展?”梁平竹帘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建构于这一称号之下的并不单单指的是一副竹帘,而是梁平竹帘体系,包括传承人、传承方式、工艺流程、表现形式等等,归纳起来即为人、社会关系、物。如将梁平竹帘整个系统进行产业化发展,那么梁平竹帘必将陷入现代工业生产模式,如此大跃进式的产业化发展对于梁平竹帘来讲无疑是毁灭之举。梁平竹帘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发展的终端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作为普通工艺品销售盈利的层面上,它更应该作为梁平地域文化和形象传播的载体,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其产品“艺术性应该大于商业性”。
因此,梁平竹帘进行产业化发展必须注意“度”的把握。对于发展尺度的衡量,需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传统文化犹如民族的根,是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和保障。梁平竹帘是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对其产品的定位只有植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里,才能开枝散叶、壮大发展,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经不起考验。其次要强调社会主流文化的时代性。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外来文化也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我们在高呼“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适机将这些外来文化较好地融入社会主流文化而不是被其同化。现代文化呈现出多样共生,我们在关注文化传承性问题的同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传统直线性的传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继承中的扬弃,是在中华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
2、原生态的维度
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走上产业化道路会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从而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使其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含义。《“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一文中就提到“一旦手工制品由寻常的生活用品转变为工艺品或旅游纪念品后,它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工制品了。手工制品的独特韵味……简单地把传统手工制品转变为旅游纪念品,把传统作坊转变为乡镇企业或旅游点,这实际上等于是把传统手工艺从它所属的氛围(aura)中更为生硬地剥离出来。……不仅不能‘复兴一个崩解中的文化活体,反倒只能加速它的死亡”。
如果我们将“它所属的氛围”理解为构建原生态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话,首先应该对原生态一词加以定义。原生态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文化新词,是从“生态”演变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被理解为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在民俗中,“原生态”被理解为“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提到的原生态性追根究底着眼点在于一个“原”字,“原”界定在时间空间的哪一个点上,对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梁平竹帘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北宋的舀纸帘到如今的梁平竹帘画,其工艺、功用、艺术价值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将“原”的时空点界定在北宋太宗年间,梁平竹帘的开创之初,梁平竹帘的原生态性应该回归到北宋的舀纸帘。那么在我们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里则不会出现巧夺天工的梁平竹帘。其主要原因在于,清朝末年出现的梁平竹帘画以梁平竹帘为载体,多以花鸟、民间故事、年画人物为主要题材。这些旧时代文化生活场景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却已经很难适应工业时代的社会发展。虽然许多传统的习俗和节气依然存在,但是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改变。生产于封建社会的梁平竹帘画,所表现的许多题材主要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是封建宗法等级体系,而现在是一个讲民权、平等的共和体制。传统的梁平竹帘画的生存条件已经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改变。其次,传统梁平竹帘画题材所体现“仁”、“孝”、“和”等中国传统价值观依然存在,并得到政府的大力弘扬,对现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梁平竹帘画依旧有一定的市场,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为其进一步传承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多样化,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梁平竹帘画题材与形式依然因循守旧,最终进一步阻碍了其传承及发展。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着眼点不在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时空点,也不在于其功用或表现形式。“原”应该界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属性上。正如文化是区分民族的基本尺度一样,文化是界定构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标尺。在我们探讨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的同时,保护的并非是其原生的外显形态,而是外显形态背后的原生文化属性。
二、“层”的挖掘
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的加深,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立法保护呼声也越来越高。正面宣传与立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舆论与法律保障,但这些措施大多都停留在表层,缺乏对保护工作的深层社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没有价值观的基础指导,停留在表面的口头宣传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做到两
个层次一起抓,做到“表里如一”。
1、“表”之立法与宣传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濒临危险状态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早在1997年国务院就颁布了有关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条例。2004年8月,全国人大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但我国疆域宽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一部条例或法律并不能包含涉及到每个问题。因此,这就需要落实到各地各级政府,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
就梁平竹帘的发展保护工作而言,当地政府首先应当作为一个宣传者。2008年6月,梁平竹帘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之前,梁平竹帘就被评为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各种宣传手段对于这一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介绍却不够深入与全面。各种零星的报道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仅有小范围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工作的学者或艺术工作者以及部分当地百姓对其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直接导致了长期以来梁平竹帘“养在深闺未人识”的尴尬局面。梁平竹帘要发展,仅仅依靠小部分人对它的了解是不够的。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这种千年绝技为更多人所熟知,加强对它的保护意识,才能使其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其次,政府应作为一个倡导者,提倡人们宣传、保护梁平竹帘的发展,鼓励农民、待业人员学习梁平竹帘的生产制作,发展相关竹产业经济。例如:不定期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大家讲解发展与保护梁平竹帘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地方竹产业经济的可行性,成立相关协会,以便从业人员交流探讨,相互学习成功经验。并可以借鉴四川青神竹编工艺在这方面的相关成功经验,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陈云华组织编写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教材《中国竹编工艺——平面竹编》供初学者或从业人员学习、参考。此外,对于当地愿意从事竹帘生产制作的常住人口进行免费培训,并对于从业人员在税收、补贴政策方面给予扶持,消除人们从事竹帘生产的各种顾虑,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要大力发展梁平竹帘以及当地相关竹产业,不能靠“闭门造车”。面对产业链的初步构建与协调工作,政府还应作为一个协调者,协调招商、投资以及本地企业之间的关系,协调梁平竹帘保护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以及整个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的目的。
2、“里”之社会舆论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现代社会舆论具有强烈的社会公共色彩,所承载的社会价值观更能引导社会潮流,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流价值产生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意义是树立公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前提。首先梁平竹帘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与发展均有其自身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体现了独特的民俗以及艺术特征。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护与发展梁平竹帘有利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其次,梁平竹帘是一种既天然又环保的材质,其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实例古来有之,充分体现了传统和谐观中“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基本思想,有利于解决我国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压力,对于严格控制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以及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越发自由化,其影响力从各个角度涉及到方方面面,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树立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全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仅是当代社会公德,更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三、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符合新的精神诉求,面对对内的社会发展,对外的文化冲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等基本特点决定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的探寻不能停留在一个点或是一个层面上。通过以上对于梁平竹帘的分析,以点带面,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社会变革、民俗变迁的问题。横向来看,无论对其发展与否都不能绝对化,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重关注“度”的把握,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纵向来看,对于两个层面应该做到统筹兼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树立科学、系统的保护观,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王燕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光明日报》2002年1月20日。
②王宁《非物质文化的界定及其价值》,《学术界》2003年第4期。
③魏欣《提升旅游纪念品价值的设计研究》,《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④周小瓯、周筱馨《在传统中探寻本土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第72页。
⑤陈岸瑛《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保护什么?如何保护?》,《装饰》2003年第3期。
⑥http;//llbaike.baidu.com/view/105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