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手记

2009-09-08

延安文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樊哙羊肉串水车

胡 弦

倒转的水车

在现代社会,水车古老的实用性已经消失。因此我觉得,在城市里看见水车,该算是一件稀罕的事。

水车,翻水的工具。很久以前,咿呀转动的水车用小小的水斗兜起清水,渗入农事的骨节,缓慢的节奏,翻动漫长的农耕时代……在一个匆忙的时代,为什么有许多人在许多时候,会对慢节奏的东西充满了怀念呢?

我远远地看见了那架水车,我觉得有必要再走近点,仔细观察一下。它矗立在一家饭店的玻璃墙壁前,正转动着,撩起细小的水花。走近,看清楚了,它差不多有半间房子那么大,电动的,下方是一个水池。这一切都不足为奇,令我惊讶的是,这架水车是倒着转的。一个小抽水机把水从池里抽上来,经一根举在半空中的水管喷向水车,喷在水斗的底部。那些小小的水斗,离池水还远着呢。

一架应景的水车。

一架倒着转的水车。

一种我们茶余饭后一抬眼就能看见的野趣。

虽然池里的水不知有多久没换了。但这个水车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朋友约吃饭的时候,我提出把饭局设在那里。

这次是在晚上,透过玻璃墙,水午被灯光笼罩,它撩起的水花还制造山儿小片明明灭灭的霓虹。于是我忽然想,在饭店前安装一架水车是对的,至少现在,这架水车看上去就挺乐意:咿咿呀呀转动,水斗不用再兜水,灌溉工具的实用性虽然消失,但它也藉此远离了那种古老的苦役——它已处在一个更新鲜更灵活的状态。

是的,它要倒着转,它是要试一试,看能不能把自己从水车这个概念里摆脱出来。

煮酒烹狗

吃也是能吃出英雄的。鸿门宴上,樊哙在盾牌上以剑切生猪腿,吞而食之,项羽大为赞赏,呼为“壮士”。项羽大概不知道,樊哙本是狗屠,切肉吃肉本就是他的拿手好戏。只是吃生猪肉,大约在鸿门宴之前并不曾有过。

我初到沛县上师范的时候,并不知道这里就是樊哙的故乡。后见人吃狗肉,并讲有关狗肉的故事,方知这里不但是樊哙、而且还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关狗肉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初刘邦做亭长的时候,樊哙还以卖狗肉为生。刘邦有些无赖,吃樊哙的狗肉常不给钱,樊哙就躲到泅水河以西卖肉。河上无桥,刘邦初不得过,后水中出一大鼋驮他过河,再后来是樊哙一怒把那大鼋杀掉,与狗肉同煮……这个故事的本意,是说英雄出于草莽,甚至是有些无赖气的草莽,因刘邦后来做了皇帝,樊哙则为大将军,受封舞阳侯。但这个故事的副产品却是“鼋汁狗肉”这道名菜,即以甲鱼汤煮狗肉,味道特鲜美。

我受不住故事的诱惑,便买了两次狗肉吃,但味道并不见佳。后由当地同学指点,狗肉须热吃,味道方好。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凑了点钱,去一家狗肉店吃热狗肉。不料在那里,却目睹了一个壮汉吃热狗肉的情形。那人将一坨肉放在一张大饼上,撒些花椒,即卷而食之。只见他张开血盆大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饼已去了大半。那肉里大概有软骨,他咀嚼嘎嘣有声,额头和脖子上青筋突露,每吃下一口饼和肉,就从怀里掏出一瓶白酒喝一大口,下咽时咕咚有声。如此吃相,看得我们目瞪口呆。揣想若在当年,此人怕不是义一个樊哙般的英雄。

离开沛县后,吃狗肉的机会并不多,因在我的家乡,狗肉被看作下等菜,上不得讲究的席面,究其缘由,大约是狗吃秽物吧。后来有一部电视剧《济公》,里面那个邋遢的和尚最爱吃的就是狗肉。和尚虽然脏兮兮的,但狗肉的香味似乎已透过荧屏飘了出来,那阵子,卖狗肉的生意竟火了许多。

虽不常吃狗肉,但我对有关狗肉的知识却常留心,发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吃狗肉了。 如《礼记》载:“孟春之月,天子食麻与犬。”这不但说明皇帝吃狗肉历史悠久,还说明那时狗肉是上等的好菜。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求复仇时,曾规定:国民凡生男孩的,奖二壶酒一条狗:凡生女孩的,奖二壶酒一只猪(见《国语•越语》),可见当时狗的地位不低于猪。

狗肉在本地普遍火起来,是近几年的事。狗肉的营养价值经过科学研究,不断的被披露出来,如滋补,如化积食,如高蛋白等。有次读一个朋友的诗,发现成都还有狗肉火锅。朋友在诗中对狗肉火锅大赞一番,令我口腔分泌唾液的功能骤然增强许多。

狗肉入诗,说明它不但地位已高,而且品位也已雅了吧。

听说韩国人也爱吃狗肉,杀狗之前,要先用棍棒痛打一顿,说是这样狗肉味道会更好些。此举残忍,颇惹动物保护组织之怒。但我也从中受到一点启发,即经常受到呵斥的狗,肉味人约好些,而奇形怪状备受宠爱的各种宠物狗,虽身价惊人,其肉味必差。

狗中也是有英雄的。前几日吾弟从乡下来,说邻家三婶有一条大青狗,健硕,善搏斗。三婶欲卖之,叫来屠狗的人。人与狗在院子里柑持半天,却斗个旗鼓相当,屠狗者只得悻悻而去,大青狗遂成村人心中的英雄。我猜想此狗的肉一定好吃。但又想如此英雄的狗,动一动吃它的念头也是罪过。

老三

在一些偏僻的街道上,或者居民小区的出入口处,常能见到一些流动的小食品摊。他们的摊子一般由手推车构成,卖青菜水果卤菜什么的。有时你正称着水果,他们忽然放下称盘子,不顾你的抗议,推起摊子就走。没经验的顾客可能会错愕不解:怎么回事啊!这时,从不起眼的方向,穿制服的人就出现了,有时还开着车,按着喇叭……仅仅几分钟,所有的摊点都不见了……

但你不必担心摊点会从此消失,不过,也很难说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回来,有时要个把小时,有时是半天或更长的时候。在他们当中,烤羊肉串的老三一般是回来较早的一个,他摊子上冒起的油烟和随风飘散的羊肉串的膻香,有时就是一种安全信号。

老三的羊肉串烤得好,嫩、滑、香吃起来,微微的膻气暖洋洋地直抵肺腑深处……当然,好味道都是说不清的。到了晚上,老三的生意更好一点,在简易方桌前,坐的人会多上几个。他们一边吃,一边还会喝点啤酒什么的。有一次,一个人吃完了肉串,要付钱,老三拼命推让,说什么都不要。等那人走了,老三说,他认识他,有关部门的。我们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人脱掉制服后,也就受不住羊肉串的诱惑了。

不愿收钱,似乎并未给老三带来多少好处,穿制服的人来时,他照样得跑。但我也看出了些门道来,那些人驱赶摊贩时,看似汹汹,其实倒像游戏,并不赶尽杀绝。老三对此有自己的理论,他说这是食物链:他们吃我们,我们吃你们,你们吃羊肉串。

我注意过老三烤羊肉串的过程,和其他人并无二致。但味道为何就不一样呢?老三说,这得益于手艺也得益于配料。他的老家在山旮旯里,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本地最好的羊就产在他们那里。他还说,他们那里山上产一种药草,晒干,碾成末,是烤羊肉必备的好料,只有他有,别家没有。问他药草的名字,他不愿透露。我们就开玩笑说,是大烟吧?老三说,可不能乱猜,你想让我进去呀!

老三还真就进去了——有次重新见到他的时候,他这样说。我们吃了一惊,一问才知,他进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地方,而只是到了平时来驱赶他们的那些穿制服的人那里。老三说他被叫到了一个院子里,一个像是头头的人间,你就是老三?老三说是。又问,听说你羊肉串烤得不错?老三谦虚着,那人就说,烤几串吧。老三烤着,他们吃着,喝着酒。大约是羊肉串的味道起了作用,他们还赏了老三一杯啤酒。

老三起劲地说着,面有得色,仿佛要唤起我们的崇敬感似的。还真是,那会儿,我的脑子的确被他说得有点晕乎了。

不过,要吃到老三的烤羊肉串越来越难了,因为据说,城市的管理越来越严了。有时一连几天看不到老三,我就一边回味着羊肉串的味道,一边想:这小子现在在哪儿呢?回老家了,还是……哦,莫不是又进去了吧?

栏目责编:成路贾勤

猜你喜欢

樊哙羊肉串水车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老水车旁的风景
大回转冲水车
水车转转转
猛人樊哙
水车真好玩
作业本变羊肉串
布告栏栏
走,吃羊肉串去
羊肉串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