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2009-09-08刘剑锋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刘剑锋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如何设计好一堂优秀的阅读教学课就成为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笔者对阅读课教学见解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活动一,Pre-reading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词汇量大,语法现象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极其重要的。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如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预习。

活动二,While-reading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阶段,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常见的阅读方式有以下几种。

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一来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一来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阅读教学策略: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等教学法。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普遍采用而又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要针对不同的阅读阶段,不同的阅读方式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适合其回答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因问题太易或太难而失去兴趣或丧失信心。相反,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又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做到有的放矢,不浪费时间。

谈话和讨论。教师在导入时,可以就本摸块主题(topic)组织学生谈谈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或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而详细的了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或者引导学生就文章观点展开讨论,或对同一事件提出不同观点等等,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既有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

笔者将此活动分成两个阅读阶段。

阶段一,First-reading 也可以叫Fast-reading(快读),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文章,使学生对文章有个表层认识,初步了解。在阅读时可采取略读、跳读、察读、猜测等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方式。但要求答案要直观,易于快速找到。也可让学生寻找或概括主题句,从而做到整体理解文章。

阶段二,Second-reading 也可以叫Careful-reading(细读),目的是让学生深层理解文章,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深刻的认识,详细的了解。在阅读时可采取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还可以结合推读、概读等方式。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讨论题或复述课文等检测方式。阅读评价,可采用学生谈话、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方式。

活动三,Post-reading

侧重培养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阅读课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就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①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②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③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当然,教师还要考虑非技术因素。比如,创造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其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氛围。要尽量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实践证明,不同的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