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朗读教学刍议

2009-09-04柳其林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语法文言文词语

柳其林 雷 钏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包办一切,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直接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想要较好地朗读它的时候,究竟应该怎样作准备,怎样表达才好呢?

一,字斟旬酌,弄通文意

1,弄清字音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特别记住的。如林嗣环《口技》的中“曳屋许许声”,这里象声词“许许”,字音读hu,而不是读xy。魏学渺《核舟记》里“祖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的“属”,就读zhu。这些字音的读法是应该弄清楚的。

2,弄清词义

同一个“属”字,为什么这里读shu。那里读zhu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弄清字义、词义。在《核舟记》里,“与苏、黄不属”的“属”字是指“种类”,“不属”就是“不相类似”的意思。《观巴黎油画记》里“络绎相属”的“属”字是指“连接”、“跟随”,“络绎相属”就是“连接不断”的意思。要朗读好文章,字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一定要弄清。

3,弄通语法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在结构上同我们今天的语法差异较大,应注意从语法上去弄通。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末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和我们今天的语序习惯“吾与谁归”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在古汉语中,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总是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是古人的语法习惯。再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童子说“彼不我恩也”而不说“彼不恩我”,这也是古汉语语法所决定的。在否定句中,作宾语的代词尽管不是疑问代词,也总要放在动词之前,这些语法现象一定要弄通、弄明白,朗读中才可能话由心出,自然流畅。

4,弄明典故

朗读文言文,对于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当时社会制度沿革情况的一些典故,不可忽略,一定要弄明白。譬如诸葛亮《出师表》中这样一句话:“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里,不仅要明白“桓”、“灵”分别指的是东汉末年的两个皇帝一一“汉桓帝”和“汉灵帝”。而且还应知道这两个皇帝都是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从而加深了政治的腐败,加速了汉王朝的衰亡进程的。明白了这些典故,朗读中才可能读出应有的意味来。

二,熟读原文,加强感受

在理解基础上的加强感受,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

一是让文中叙述的人物、事件、景物,能在自己心中唤起形象,似真有所见,真有所闻,甚至真有所触,从而产生真切的感受。感受到这些,才会使朗读者用声音语言叙事状物时,尽可能生动、自然,尽可能具体地激发读者和听者的情怀。这种感受可以叫做形象感受。另一个内容,是指感受作品中的逻辑关系,这可以叫做逻辑感受,就是去感受作品全篇中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到这些,才能使文章读来句子之间语气流畅,目的明确。

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在朗读活动中,实际上常常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例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里,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闻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的学生朗读这段文字时,单听其朗读的某一句,句读不能说不对,旬意不能说不明,可就是各句子单摆浮搁,衔接处显得僵硬平板,让人感觉不出语言链条的那种有机、灵动,听不出那种句意的发展。这实际上是未能领会全篇,在形象和逻辑两方面都未能深入感受的缘故。

朗读原文。加深理解,才可以明白欧阳修精美的文辞里,既透露出那种官场失意、寄情山水以消遣愁怀的意味,同时也闪现着作者主观上想乐民之乐的那种可贵精神。这种可贵的精神,就是借山林之美和“醉翁”之意显露的。

朗读中,应认真感受作品对山水的描写和作者于文字中流露的情趣。首先要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加深形象感受。对“环滁”的青山,对“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对远望“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以及沿山道行走六七里就能听到的“酿泉”的“潺潺”水声。都应如有所见,如有所闻。

有了形象感受,还要在文路的逻辑关系上加强感受,感受作者对山林之美由描写到欣赏的心迹,以及他越来越显示出的欲乐民之乐的“醉翁”的心态。把这种理解得来的逻辑感受,与前面说的那种形象感受揉合起来,才可能在朗读中显现出那种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游兴来。比如读到“峰回路转”,忽然看到有一个亭子“翼然临于泉上”时,美景和游兴进一步交融起来,才能兴致盎然地引出下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有了感受,才有可能读出目的,读出情致。从而避免僵硬平板。

三,拓开词语,讲究音韵

文言文与白话文一个很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古文的词汇多含义深广,用法也简洁古奥。我们在朗读时注意适当地拓开词语,能使文言文丰富的内涵得以充分地显露出来。

周容《芋老人传》里有这样一段话:

“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

这里,像“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数词直接同名词结合,简洁得很。译成今天的话,那意思是“他们平时学习,用的是同一台砚,同一盏灯,他们在一个窗户下读书,晚上睡在一张床上。”朗读的时候,如果不把数词“一”和名词“砚”“灯”“窗”“榻”这些音节适当拓开,而是像读快板书那样,当作“一人一马一杆枪”去读,那是很难把文言中应有的白话意思读出来的。

还有后面:“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这里且看“芋视”两个字,这里的“芋”,可不单单是个名词,而是用作副词的名词,它在这里修饰和限制“视”。“芋视”。就是“像看待芋一样地看待”,“是芋视乃友也”的意思是“这是像看待芋一样地来看待他的朋友啊”。朗读时,如果不是像“是——芋视——乃友也”这样适当拓开,那是很难揭示出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这里并不仅仅是古汉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要求我们拓开词语,文中对“芋视乃友”这种行为的批判意味,加上朗读者自己的感情需要,都要求有声语言的语句应有足够的顿挫,语音应有足够的延续,这样才有可能容纳和表露那些不见诸文字的意蕴和含义。

“拓开词语”,并不是要字字拓开、词词拓开。我们朗读古文,是给

今人听的,要看看那文言文同今天的语言在词义、词性及语法关系上的差异程度。差异不大的,不必分外拓开,差异比较大的,不拓则不足以容纳文意。

例如《岳阳楼记》里这样一段文字: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里,“四年春”、“巴陵郡”、“人和”、“百废”、“作文”等词,同今天语言的词性、词组结构形式都差不多,读时就不必再有大的拓开。像“谪守”、“越”这些词。其语义、用法在今日已不常见,读时应把它与别的词语有所拓开为好。

除了根据理解上的难易情况来把握朗读中的拓开与否以外,当然还应依据朗读者思想感情的延续和转换的需要来掌握。比如《岳阳楼记》在叙述了洞庭湖上“霪雨霏霏”、“薄暮冥冥”的景色之后,谈到“览物者”的心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里的“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几乎字字都要有所拓开,这样才有利于体现文中“览物者”和今天的“朗读者”的心胸、感情。

朗读任何文字作品,都应注意音韵的美感。但文言文多用单音词,同现代汉语比,句子更简短、更精练,作者也更易于讲究韵律。所以朗读时更不能忽视文章的音韵。

四,缓急有致,读而不说

以《口技》为例来说,文章中写那位口技艺术家的表演,写得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张有弛,有急有缓。表演到舒缓时,寂静得连老鼠的细小活动声都能听得清,宾客们也“意少舒,稍稍正坐”。等表演到失火、救火的紧张场面时,百千声响纷纷发作,听众也紧张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文章写得这样有声有色,我们朗读的时候,自然也应状景传情,有急有缓,富于变化才好。

这里如果一味慢读,就会失去全篇的妙味,使人觉得“慢读失章”。可是,快读也应有个章法,不能因为快读而减弱了古文古字的表达,让人觉得“快读失字”。

既不能慢读失章,又不应快读失字,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得缓急有致呢?这里有一个办法,在不大减字词间应有的拓开的情况下,在句子间的停连上做文章。当连则连,当顿则顿,或急或缓,造成一定的语势。试看《口技》中失火救火一节: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加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一节同前面几节比,情节紧张,语言急迫。可是,在朗读时,不能因为紧张急迫,就粘连直下,不分层次。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分了层的,句子也是分了组的。

如:“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大哭”,这是一组,写的是屋里人的活动。下面“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又是一组,是对屋外情况的概述。“中间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这是写火势。“又加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这是写具体的救火声音等等。这里每组之间,应该有所顿挫,以使层次分明。分句中词语问原有的拓开,如“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尽管紧缩也仍应存在,而各组的分句之间就可连得紧些,以形成紧张的语势。

猜你喜欢

语法文言文词语
文言文阅读专练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二)4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参考答案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