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2009-09-04余艺欣
余艺欣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离不开感受,有了感受,阅读就不仅是视线的流动,而是自我人生的又一次灿烂与超越。当它一旦在学习中缺失,我们精神的苑圃就会暗淡几许。因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大力凸显它的地位。如此理念的提出,是与我们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发展相应和的,它为广大师生发展个性、提升素养打造了一个平台。语文教学的课堂从此成了解冻的江河,处处荡漾着溪水的欢歌!
当然,这一理念的实施,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操作层面来说,还是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要想做到情遂己愿,实属难事。教学中,许多老师在借之革故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我们的语文教育会再次生发出迷茫复彷徨的无奈,这不得不令人深思。那么,新的问题是什么呢?又如何寻找转机呢?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及其他同仁的情况谈点粗浅的看法,也许是管中窥豹,也许是步人后尘,还望方家赐教。
文学是作家人生经历的结晶,也是他醇厚生命的再现。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学的感受也就是对作家的感受。从感受中,如果我们能挖掘出作家的人生内涵,就会多一份智慧,然后以这来锻造自我生命的厚度,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就会多一份魅力。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家,应视为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种责任。
本来,感受作家也就是文学鉴赏中“知人论世”的一个方面,无须再去赘述。然而,综观现在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它已成为一叶远逝的孤帆,被师生们遗忘了。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把感受的焦点集聚在文本本身从字面上所折射出来的意蕴,而漠视了作家的存在。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时的情绪抑或他的人生信仰,在课堂上倍受冷落。殊不知,漠视了作家也就意味着漠视了一种文化与文明,一种精神与真理。因为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它凝结了作家创造时的哲思与体验,它一般处于文本的最深层,而作家创造作品的时间对于我们解读作品的时间来说,不管二者相距多远多近,都是“过去式”。有时,单单凭借文本的字面意蕴去认清一个作家的过去,远比预测自己的未来还要困难得多。认不清作家的过去,就会模糊作品的真正价值,甚至还会有误解,这样,作品的魅力就会受到弱化。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有些读者以为它的主题是在宣扬雷锋精神,其实,只要我们切身感受一下彭老创作本文时的思想情绪,便知不能把它的意义仅囿于雷锋精神的范筹。本文写作的时间大概是“文革”时代刚刚过去。彭老七年的牢狱生活刚刚结束,“伤痕文学”渐起盛兴,许多作家纷纷以“文革”时期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创造,直接倾吐自己积压于心的苦闷,但彭老却把笔触伸向了抗战时期的云南边境生活。那时,虽说是战争年代,条件异常艰苦,但人们却能彼此关爱。而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生活条件大有改善,人性反而遇到了扭曲,生命反而遭到摧残。彭老深感悲哀,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写起了《驿路梨花》,我想,其目的是表达一个饱受“十年文革”苦难生活的作家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生命报以珍视的呼唤,而并非只在宣扬雷锋精神。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不可等闲视之。
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感受作家的问题。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把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用嘴巴读一下,或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出来,然后便了然无事,不再问津,是不妥的。读出来的投影出来的只是一种信息,一种符号而已,对学生而言,充其量只是了解,根本谈不上感受。教师可提前布置学业生去搜集一些有关作家作品的材料。并且告诉他们要有取有舍,作家的出生日期、职业、著作情况等只要有个印象即可,不必作记录。待上课伊始,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成果相互展示出来,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在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氛围中,学生之间彼此谈谈自己所搜集的材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与别人所搜集的有何不同,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也可针对别人所搜集的材料作点评价等等。对话的过程可能较短,但课堂效应却与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那份“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技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经过如此的酝酿,学生再去感受文本,必然会别有天地。
现在,封建的桎梏已经砸碎,各种思想的禁锢也被冲破,精神自由的春天早已是莺歌燕舞。当今学生,青春不再有防线,精神也不再有枷锁,他们喜欢想我所爱想的,喜欢说我所爱说的,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权力。基于此,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尽情地表现自我,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和过去要求学生唯师是学的做法确实有着天壤之别,是一大进步。遗憾的是,如今我们有些教师对学生太过于“尊重”了。不管学生的表达是如何的狂乱,想象是如何的荒诞,都不加分辨,一概肯定,造成的局面异常尴尬。看来,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之时,也应慎重,切莫哗众取宠。把“尊重”当作了时尚而刻意求取。
首先,学生独特的感受离不开文本基本的意蕴。江水因为有了岸的约束,才会人东流;曲木因为有了绳的准量,才会成其直。世间万物皆有所规。感受文本也应同此理。它必须要遵循文本所提供的基本意蕴,否则都是无意义的。对于文本的基本意蕴,要么是学生并非真的不了解,只不过在我们一再强调“阅读要有个性,思维要有创新”的鼓励下,学生的头脑中涂抹上了盲从的色彩,使得他们好于“标新立异”,以获得一阵掌声,赢得一份青睐;要么是学生在初步阅读几次后,仍然很难把握准确,成了迷途的羔羊,于是带着一份真诚求知的心态说出自我的感受,期待教师的指点。若是出于盲从,我们教师要勇于端正学生的观念,用委婉又充满善意的话语让其返朴归真。若是出于求知,则要善于点拨。点拨的语言不宜直截了当,要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努力找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和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相关的生活体验渗透其中,循序渐进地让他们质疑、释疑,从而为这些“迷途羔羊”找到来去的路。
其次,学生独特的感受要能为自己的成长给予丰富的滋养。勿庸讳言,当今社会,一些道德遭受了沦丧。一些信仰出现了危机,一些功利得到了崇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造成他们在感受某些文本时出现了偏差。本人在执教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时,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行道树因自己的奉献精神苦了自己,却幸福了他人。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有一个同学说:“行道树的付出是不值得的。它委屈自己,不但成不了参天古木,而且还得不到人类的回报,如果是我,早就不干了。”真是让人忧虑。如果我们还要去“尊重”的话,那“尊重”就成了纵容。当纵容的星火在教学中一旦蔓延成燎原之势
时,学生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便会随之滑入泯灭的边缘,尊重就由爱变成害了。遇此情况,我们的教师还得借助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赤心之子,他们为社会,为人民而甘愿燃烧青春,挥洒热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在精神文明的苑地中铸就了一座座丰碑。广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出黑板报、收看电视新闻、编演小品等活动,向他们宣传,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洗清他们思想中的尘埃。
自从学生独特的感受受到尊重以来,语文课堂成了“多极化世界”,语文教师的“霸权主义”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有一个事实,无论你怎样看待,都必须承认,语文教师的“霸权主义”的逝去,并非说教师存在的意义也要一同被淹没。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离不开教师教的,而教艺永无止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笔者认为,记录学生感受,也许是探索中应该做到的一点。可惜我们都做的不够。由于不去记录,当记忆在岁月的浸泡中褪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学生的感受搁置在最深的角落以致遗忘。你可以遗忘每届学生的容颜。但不允许遗忘他们的感受。遗忘了他们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为此有了真正的珍视,你也会多了一份教学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因为。今日学生的感受,对充实我们未来的人生,指导我们未来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诚如一位哲人所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推而言之,人间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生命历程,生命历程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人生感受的多样化。学生的人生感受之于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只要教师都能持有一颗耐心,课后把学生感受中的哲思小语记录下来,并时时翻阅,用心感受,它必定会一次次触动你的心弦,一次次启迪你的心智,让你发现,自己生命中原来也有平凡与渺小的存在,于是,你会去不断的努力,努力摒弃浮躁,淡泊名利,默守教坛,甘于奉献,从而在平凡的职业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业绩;也会让你发现,自己原来对学生的认识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于是,你会不断地去反思,反思自己与学生交往中到底还有什么缺陷,又该用怎样的言行去缝合,从而进一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唱弹更加美妙的师生关系之歌;还会让你发现,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些问题的设置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你会不断地去改进,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力求使今后的问题设置最大限度地科学化,从而换来你教学技艺的新境界。总之,记录学生的感受,你会在从教路上日有所新,日有所获。
此外。记录学生的感受。也是传承不同时代青少年精神文化现象的有益尝试。任何时代的学生个体都应该属于他所属的时代,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如果教师还能把记录下来的学生感受传下去给后来的同学阅读,他们就会清晰地了解自己前一代甚至前几代同龄人的思想特征和精神风貌。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以之来观照自己一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明白自己一代该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向着更加灿烂更加健康的方向丰富和推衍要做些什么。这远比我们教师的耳提面命要好得多。因为毕竟都是同龄人自观,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这样一来,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的精神文化在再创造的基础上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最终必将会更好地维护民族生存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