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教学课眼的选择

2009-09-04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沙漠现象

金 星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的确,人眼是人身上最有神韵的地方,它能激发起人们彻底了解这个人的冲动和欲望。人是这样,课亦如此。课有课眼,课眼设计好了,同样可以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同样的一块饼,有的老师塞给学生吃,有的老师让学生抢着吃、找着吃。其间反映出的问题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笔者今年任教八年级,下面就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些课文和教学实践谈谈对一些课文“课服”的选择和处理。

一,课眼可以是作者观点在文中最凝练准确的一句话

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入手,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教材中有不少作品,或开门见山,或总结归纳,总能用一两个简洁有力的词句带动全文,点明主旨,凝聚情感。周国平先生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开头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个句子。以此切入,搞清楚“人为什么是芦苇”、“有思想”的内涵、文中的“人”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等问题。就能自然明白作者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观点,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文眼一下子就在切人的过程中解决了。

二,课眼可以是文章结构的统领句或段

它往往体现作者独到的行文构思。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很明显课眼在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文章的第一段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最后一段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如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两句话。说出我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又为什么“加快了脚步”,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阅读、赏读、悟读文中的句子,不失时机的简介文章写作的背景,我想教学目标定能实现,教学效果也不会差。由此看来,这些句子的挖掘在课堂教学中无疑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三,课眼还可以是文章题目

文章标题往往可以成为一节课的课眼,抓文章标题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标题对阅读文本的导向、统摄、暗示作用,采用诸如重拟、添加、质疑、分解等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整个教学过程简约化,由点及面,顺势铺开,最终达到了解全文内容,掌握全文精要的目的。我在与学生共读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就尝试采用了向标题质疑发问的办法,以“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作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热情,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寻有用信息,学生往往会回答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魔鬼的海”、“海市蜃楼”、“鸣沙”,这时请学生再读课文,有学生就会发现“海市蜃楼”并不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而是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会发生的现象,那么“海市蜃楼”和“魔鬼的海”有什么相同之处呢,作者写“海市蜃楼”有什么作用呢?“鸣沙”现象又是怎么回事呢?古人是如何描述沙漠的?你会对古人说什么,又会对沙漠说什么。很明显如果这样从文章题目人手,由点及面,顺势铺开,同学们会清楚的明白竺可桢在告诉他们“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

四,课眼还可以是标点符号

文章中的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往往是作者表达情感或表述观点的直接表现,如在教学中能注意到这些标点符号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韩愈的《马说》时就是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两句话的标点符号进人赏读文言文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为什么编者在把《马说》选人课本时把“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一个加为“?”而另一个加为“。”,可不可以都加为“?”,最后一句话用“?”与用“。”哪一个更符合作者的本意?这样进人文言文的赏析环节可以一下子调动学生学文言的兴趣,同时通过讨论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文章中千里马被埋没的表现、原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及写作所运用的手法,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课眼的选择是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教师如何选择课眼。怎样向学生提问,则大有讲究。文本的内容、体裁,目标的选择、确定,学生、教师的具体情况等都会制约课眼的选择。总之。尊重学生、善于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师,其课眼的选择定会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提升其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沙漠现象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争吵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走进沙漠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穿越沙漠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