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
2009-09-03董旭明
董旭明
体育课程根据结构划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大部分,大多数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是遵循这一规律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准备活动在体育课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学生对其不够重视,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做准备活动,不但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导致教学目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更重要的是有损学生身心健康.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调查了解和实践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思想认识不够,认为做了准备活动,正式活动时就没有力气了,这种现象在运动比赛时尤其明显;二是准备活动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针对这两种情况,笔者曾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改变这种不良倾向,确保体育课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上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的科学性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练习,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功能能力,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运动中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做好功能准备.其生理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的活动,为使正式练习时功能过程迅速达到最适宜程度创造条件;二是增强氧运输系统所有环节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血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舒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氧供应;三是使体温适度升高.体温升高能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使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的解离,有利于氧的供应;四是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五是增加皮肤的血液和降低泌汗阈,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身体过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要与理论有机结合.教师从原理上对学生讲清楚了在运动之前为什么要准备活动,然后学生再自觉地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效果会更好.
二、让学生从实践中亲身感受做准备活动的必要性
在理论上讲清了做准备活动的科学性之后,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会.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要让学生从心底里信服,必须让他们亲身试验.具体做法是:在同样的身体状况下尽自己全力跑一个200米或400米,第一次不做准备活动,直接上道跑,记下自己的成绩及感受;第二次做半小时准备活动,慢跑并活动各关节,要求心率达到120次/分钟左右,间歇两分钟,然后再上道跑,记下成绩及感受.将两次的成绩及感受作以比较,不言自明,第二次不但成绩好而且感觉舒适.这样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了准备活动的必要性,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做准备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体育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体育课是师生身心同时参与活动的艺术课.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身[HJ1.06mm]体素质,优美的示范动作,流利准确的语言,极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准备活动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准备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的言传身教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 ,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3.设计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而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注意全面性、针对性、渐进性、多样性.以往做准备活动无非是慢跑几百米,然后做几节徒手操,既单调,又枯燥,学生懒懒散散,不认真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编排不同的准备活动,不拘形式,关键是达到目的,最好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进行,效果会更佳.
4.培养体育骨干
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发现学习较好,掌握技术动作较快,反应敏捷,完成动作准确的学生,作为体育骨干,提前进行培养,使其先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学中可代替教师做示范,充分发挥其特长,以榜样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让体育骨干负责组织学生做准备活动,便于学生间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拓宽知识面.学生由主体变为主导,大胆创新,积极性会更高,并且打破了教师受自身因素限制的狭窄局面.更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准备活动.
5.让学生“自编自演”
笔者曾做过尝试,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名体育骨干做组长,告知学生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让每组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和任务下去合作编排一些游戏.要求游戏新颖并写清楚游戏目的、准备工作、游戏方法、游戏规则及必要的配备画图,看哪一组编得最好.结果下一节课一开始,学生就争先恐后交上了早已编好的游戏,教师一声令下,各组积极实施.活动时,教师巡回做指导,场上群情激奋,异常活跃,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不但达到了活动的目的,而且通过组织实施,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是“一箭双雕”.
笔者认为,努力做到以上几点,即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准备活动的兴趣,又能在轻松愉快中顺利达到使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的目的,那么进入课程的基本部分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责任编辑: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