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能力 关心发展
2009-09-03俞亚芳
俞亚芳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应设计开放型作业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实验型作业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设计调查型作业以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阅读型作业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设计观察型作业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 设计 能力 发展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传统教学中学生作业的设计有许多优秀并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因为要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相吻合,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且枯燥重复,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作业的设计在传承基础上,更要注意改革和创新.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结合学生生活,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作业,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科学学习水平.
一、开放型作业——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开放型作业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开放主要表现在题设条件开放、题设情景开放、解题方法开放和问题答案的开放等方面.开放型作业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与解答,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
如晚上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请你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每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题设情景开放);又如生活与科学息息相关,你在体育课上使用体育器材时,一定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请你举出三个实例并分别说明每个实例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条件开放);再如学习完“氧气或二氧化碳”后,可布置学生写一篇“氧气的自述”或“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等小论文(答案开放).
二、实验型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对科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因此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验过程中,关于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中涉及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方案的改进和优化等都可以成为实验型作业设计的内容,可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型、实验操作型、实验分析型等.
如在学习完“力的测量”后请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在学习完“氧气”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怎样证明水中溶有氧气?请与同学合作,共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水中是否溶有氧气;又如学习完“电功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你家有电冰箱吗?能否请你爸爸或妈妈协作,利用电能表测出它的实际电功率?当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创意、构思和设计,将体力和脑力相结合,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后收获一定不少.
这些别开生面的作业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生长点,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作业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经受挫折的良好思维品质及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调查型作业——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他人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调查型作业正是以学生的合作性作为基础,让学生在彼此的合作中完成最佳作业.我们可根据课程的安排,充分运用本地的课程资源,适时开展课外调查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参观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如学习到“燃烧与灭火”时,可以布置下列作业: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组成小组,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刊、杂志或上网查询等方法,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灭火方法,附近地区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起火原因,附近工厂、企业、公共场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向家人和邻居宣传消防灭火的知识,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所调查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会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调查方法,并培养了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四、阅读型作业——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今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面对浩瀚知识,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如何处理纷繁信息,识别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有用信息,这也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科学是一门很有趣、很有用的学科,生活与科学知识密切相连.当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到了一定程度后,就要求他们阅读各种相关课外书籍,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当今科技动态,这样学生在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还联系了生产和生活、自然和科技,与时代发展同步.
如讲到“金属材料”时,书上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可以适时提出富有诱惑力的作业,让学生查阅更多的有关形状记忆合金的资料, 其中可包括人造卫星、神舟飞船中的天线等,并在班上作交流讨论,旨在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锻炼演讲口才.这些作业的布置,一方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是端正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
五、观察型作业——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观察和分析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观察是我们通过感官来认识事物,分析则是通过思维来深入事物的规律.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学生其他学习能力如实验能力、求证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基础.因此设计观察型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体,观察和分析不断变化着的各种科学现象,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提高科学分析的能力.
如可以对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业:仔细观察你的自行车,看看它的哪些部分是增大摩擦,哪些部分是减小摩擦?它们分别是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请以科学的文字加以分析说明.对步行上学的学生则布置:你是否注意到新建的绿化地带上,工人师傅要将刚移栽树木的许多枝叶剪掉,树干包上草绳,外面用塑料密封.请以科学术语加以分析并与同学交流.
经常性、有计划地布置一些观察型作业,提出比较具体的分析要求,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形成观察和分析的习惯,锻炼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做上述几种类型的作业,学生会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充满生活情趣且有实用价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继承优秀的作业设计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新颖的作业代替为学生厌烦的机械性练习题,就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接受,在主动参与的意识中练习并掌握知识,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龚孝华,徐勇.新课程评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