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中学化学教育
2009-09-03练颂平
练颂平
科学发展是伴随科学发展战略的提出而产生的,它既是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的手段.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全世界各国的努力,把科学发展与环境、人口教育联系起来,动员广大青少年和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不仅要求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还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观念.通过科学发展教育,培养出具有科学发展意识、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新一代接班人,从而促进全人类的科学发展.
一、在化学教学中树立科学发展观
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污染环境都与化学有关.这些内容虽然都在化学教材中得到了反映,但如何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去阐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便是化学素质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化学教育,对于培养能有效参与科学发展的21世纪公民和建设人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面向科学发展的环境教育,首先应该从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新提出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渗透了科学发展思想的化学教育目标应是: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化学素质、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环境意识、参与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普及化学知识,使化学成为“公众的化学”;促进化学教育社会化,使化学教育为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和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等,使化学教育最终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教师是否具有面向科学发展的环境教育观,是环境教育能否顺利转向科学发展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提高认识,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特别要加强了解环境科学、生态学方面的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有关思想、理论,研究科学发展教育与化学教育的结合点;其次教师要重新认识化学,认识化学在人类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和内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再次,探讨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科学发展的目标、内容,探索科学发展教育的方法、情境等,以适应科学发展教育的需要.
二、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发展教育的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把科学发展思想与化学教学中的德育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由此可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善待环境、善待生命的教育;科学发展要求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由此可培养学生友爱、互助、关心、共享等品德;科学发展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此可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
目前,中学化学教育中主要涉及关于环境及环境保护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很少有对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的教育.作为化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找出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精心备课,适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教育.把科学发展思想与化学知识、技能结合起来,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虽然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但通过掌握化学变化的规律,又可控制对人类利益有害的变化,从而清洁环境.让学生认识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用化学的方法消除这些影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行的初中教材大约有60%的知识是由实验引人的.但是,现行教材中的实验设计都重视操作方便、装置简单、现象明显,却很少顾及环境污染问题,更谈不上对实验进行绿色设计.在很少体现绿色化学的内容中,仅仅CO还原CuO、Fe2O3的实验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有毒的CO,效果也不甚理想.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的极好时机.在实验中需要使用各种试剂,同时会排出成分复杂的废物、废水、废渣,它们不仅对实验室环境构成一定威胁,也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危害.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建立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用3R 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和解决化学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从而达到最好的环境效应.
三、通过课外活动强化科学发展教育
科学发展教育仅仅在课堂上渗透是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组织调查活动,让学生对家乡的江、河水质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查明附近沿河有几家工厂构成了污染源,排出的污水有哪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等等;还可以举行专题讲座,邀请环保专业人员讲学,介绍我国政府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介绍世界各国的环保成就以及国内外由于污染给人类造成的重大灾难事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活动,让学生参加当地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举办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宣传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我国的环保政策和法规,提高大众环保意识.同时,亲身参与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熏陶.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科学发展意识,树立学生科学发展战略思想.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