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09-09-03殷建伟
殷建伟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按照学习规律,主动获取、探索和应用知识,不断增长才干,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初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有研究表明,少数自学能力强的初中生十分热爱学习,即使离开老师的指导,他们仍能坚持学习.因此,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是智力竞争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启发、诱导、训练和培养.
一、首先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尤其在初二、初三开学初,要明确地把这一宗旨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自身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并在具体的教学中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要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设计学案,做到教为学服务,充分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的暴露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的呈现、方法的引导和知识的形成规律上,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学.
二、设置问题,切实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预习是为听课做准备的,要求课前能将要学的内容读一遍,想一番,找出重点,以便有的放矢地听课.刚开始时,老师可按第一节课的内容,列出自学提纲,布置自学习题,要求抓住重点、关键,特别是了解本节课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包含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动手认真理清基本内容,并注意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及各种逻辑因素.学生按这样的提纲和习惯自学容易抓住看书的要领,逐步养成看书的习惯和方法.这样做,一方面使得一些易于理解的问题在课前就得到解决,课堂上教师可以对重点知识进行精讲;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预习,发现出疑难,从而带着问题听课,减轻听课注意力十分集中的压力,为上课创造有利的心理状态,增强了注意的定向,提高了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有理数”一节,引入“负数”的概念时,就可以设置以下的问题,让学生预习:
(1)“零”在过去的认识中表示没有,0℃是表示没有[HJ1.85mm]温度吗?零上50℃与零下50℃,怎样用不同的数表示它们呢?
(2)汽车驶离车站12千米,你知道它是往东跑还是往西跑吗?向东12千米与向西12千米,怎样用不同的数表示它们呢?
又如,教师在讲授解不等式,归纳不等式的解题方法时,教师可设置以下预习问题: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对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你能仿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吗?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关键是什么?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在公式定理的推导、练习巩固、纠正错误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可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公式、类比联想、分析归纳等,努力寻求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定理的证明方法,独立地归纳出公式.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细致地挖掘课本知识,注重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证的尝试.鼓励学生对一道题目或进行“平行性”改造,或进行逆命题的改造,或大胆改变某条件,看看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学完一个概念后,可先让学生做一些是非判断题,在他们进行判断时,教师强调一定要说出理由,以防止他们不动脑筋的瞎猜.对于一些概念较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教师要把问题进行分解,可让学生从正、反、侧几个方面进行练习,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另外,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地把不很复杂的数学问题定型化,寻求解这类题目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这种疑问主要表现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新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导致学生的原有认识平衡的失调,从而激发起学生产生新的同化与顺应的欲望,并由此产生新的平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辛勤的劳动,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养成思考和自学的习惯.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