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药栽培技术

2009-09-02卢顺贤

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8期
关键词:珠芽块根山药

卢顺贤

1形态特征

山药为多年生缠绕性宿根草质藤本植物。地上茎蔓常带紫色,右旋。叶对生或三叶轮生,三角形或卵形:前期呈浅绿色,秋季深绿色。花极小,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花直立,雌花下垂,聚生于叶腋,花期6-9月。果期自地上茎甩蔓开始,8月份前后为膨大期。山药地上部叶腋内常生珠芽(中药称零余子,俗称山药豆),营养成份同山药块根。块根长而粗壮,棒锤形,一般长达60厘米左右,外皮褐色,先浅后深。块根断面白色,具黏液,黏液是由52.4%多糖和47.6%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山药块根中粘液质的含量约为0.06%~2.09%,所含山药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泊糖、木糖及少量岩藻糖组成,含量约2.15%~2.96%,是山药的主要活性成分。

2生长习性

山药喜欢生长于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腐质士或黑、黄砂壤土,对气候要求不严格,但以温暖湿润气候为宜。地上部分遇霜后枯死,地下部分不耐冰冻。当10cm土温达10℃时山药开始萌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在20~30℃。一般采用芦头和珠芽进行繁殖,芦头又称山药嘴子或龙头,是指山药上部靠地面茎端的部分。芦头繁殖通常出苗期较长,不易一次出齐。出苗后如无不良因素影响,一般是先蔓后叶,生长迅速,日增长达10cm左右。珠芽繁殖一般出苗缓慢,但出苗整齐,2-3叶后开始出蔓。

3栽培技术

3.1选地与整地

3.1.1选地

山药系深根植物,应选择向阳、平整、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砂质壤土,低洼积水易涝地块不宜种植。

3.1.2整地与施肥

以秋整地为宜,在作物收获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整地方法可分为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整地是在田间沿垄挖深沟,沟宽30cm,深100cm,一般隔行开沟,便于操作。挖时将上下土层分开,堆放在沟的两侧,翻晾几天后,将土块打碎,沟底耧平踩实,再分别填入下层土,上层土填土时隔层施腐熟农家肥5000kg/667m2,三元复合肥50kg/667m2,每填20em厚时就要踩实一次。机械整地是在封冻前每亩施入5000kg/667m2腐熟农家肥,耙细,利用山药旋耕起垄机械旋耕山药种植沟60cm,整成高垄,垄宽65cm,夹施30kg/667m2三元复合肥。

3.2催芽与定植

3.2.1催芽

于播前7~10d,选择无病害小山药或山药嘴子切成长约20cm的种栽,将种栽平铺于催芽床上,覆盖5cm厚湿沙,扣塑料薄膜进行催芽,待芽分化形成后即可定植。

3.2.2定植

当气温维持在12℃,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定植。我省南部或东南部地区播期大约在4月末或5月初左右。选择晴暖天气,在垄上开沟,沟深10cm,株距18~20cm,以芽点计算将栽子按一字形顺沟平放,覆土8cm左右,并稍加镇压。

3.3田间管理

3.3.1留芽与疏珠芽山药出苗后,对种栽萌芽较多的要选留1~2个壮芽,多余的萌芽应及早拔掉,拔时要彻底,不能断留在土壤。7月后植株的叶腋处开始形成大量珠芽(零余子),为了不影响地下块根的生长,应陆续摘掉一部分零余子,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3.3.2中耕除草一般进行二次,第一次在幼苗出土后浅锄浅耕1遍,切勿损伤种栽和幼苗;第二次于6月中、下旬,茎蔓上架前深锄深耕1遍。茎蔓上架后如有杂草,可进行人工拔除。

3.3.3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可选用50%乙草铵乳油2.0~2.5L/hm2进行土壤封闭,苗后用20%拿捕净1,5-2,0L/'om2喷施防除禾本科杂草。

3.3.4追肥苗高20-30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入畜粪水1500kg/667m2促进幼苗的生长。夏季山药茎蔓生长旺盛时期,追施人畜粪水500kg/667m2或喷施叶面肥以提高山药的抗逆性,提高产量。

3.3.5搭架引蔓6月上、中旬山药茎蔓生长到20-30cm时,要及时搭架。架材以小竹杆为宜,也可采用树枝或向日葵杆等。架高2米,分别在相邻两垄插人字架,每4-6根相邻支架的顶部用塑料绳绑在一起,支架要牢固,防止后期被风吹倒塌架。然后,将茎蔓牵引上架,有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危害。

3.3.6排灌水山药在生长期间一般不需灌溉,但遇少雨年份或土壤墒情较差时要进行灌溉。灌水以喷灌或滴管为宜。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内涝,否则会造成地下块根腐烂而减产。

4病虫害防治

我省为害山药的病虫害主要是炭疽病、褐斑病、蛴螬和地老虎,其它病虫害未发现。防治方法如下:

4.1炭疽病为害茎叶,7~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较严重。一般先从山药植株下部发病,叶片和茎蔓均可染病。多在叶柄与叶片交界处出现不规则形褐色下陷的病斑,病斑上有不规则的轮纹和小黑点,而在叶面上少见病斑,数日后叶片很快脱落,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①栽种前用1:1:150倍波尔多液浸种10分种;②发现病株或病叶应及时清除,集中烧毁,防止病原传播;③山药起收时,将茎叶清除田间,集中烧毁,消灭病原;④搭架材料重复使用时,应在搭架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架棍消灭病原;⑤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7d一次,连续2~3次,也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制防治。

4.2褐斑病主要为害山药的叶片和茎枝,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和茎蔓枯死。发病初期叶面上形成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然后逐渐扩大。扩大时常受叶脉的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长2-5mm的病斑。后期病斑边缘微凸起,中间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可导致叶片穿孔或枯死,但枯死叶片一般不脱落。茎蔓感病和叶片症状相仿,出现长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严重时上下病斑融合,引起茎蔓枯死。防治方法:①清除田间病残叶;⑦架面整齐,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雨季及时排涝;③发病期用1:1:120波尔多液喷洒或50%二硝散200倍液喷洒,每7d一次,连续2-3次。

4.3蛴螬、地老虎可用90%敌百虫100倍液灌根或用50%辛硫磷50g拌鲜草5kg制成毒饵诱杀。

猜你喜欢

珠芽块根山药
低温冷藏对卷丹百合珠芽呼吸强度与萌发生根的影响
不同种源的毛建草珠芽形成比较研究
珠芽蓼高产人工种植管理技术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山药记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木薯块根拔起的最大应力数值模拟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