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校园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冲击
2009-09-02毛敬雅
毛敬雅
如今,计算机网络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环境——虚拟生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环境”。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伴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最初只是以一种自发和分散的形式出现的,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过渡到自觉和有组织的状态。校园文化自产生至今,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起着特殊的、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校园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导向、凝聚和辐射等功能外,还具有约束和激励等特殊功能。传统校园文化的活动组织交流一般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种是面对面的交流,如学生间、师生间的座谈会。这种方式参与性好,针对性强,方便实用,但人员必需集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若个别座谈,范围非常狭窄,因而掌握的资源、集中的智慧都非常有限,校园文化的意蕴不深,参与度与资源难于共享。第二种是通信交流,如书信往来。这种有效地提高了参与范围,可集思广义,内容丰富多彩,资料保存备查方便,但交流时间较长,及时反馈性差。第三种是通讯交流。如电话、手机等。这种方式交流面广,及时快捷,但不易保存或存本费用大。
随着一体化网络媒介的出现,人们承袭了几千年的、熟悉的、地域性的文化和精神世界面临意义匮乏和价值虚无的危机。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在“第四媒体”中,图像符号伪装成具有自然的直接性和呈现性的表象;传统的时空生存模式转化为普遍化、标准化、数量化的模式;虚拟的世界替代了人们的真实处境。关注着虚假世界图像的人们构织出的是一个不可触不可摸的存在意识当中的海市蜃楼。这与我国戏曲艺术的虚拟性有相似之处。在一场戏曲演出中,演员用水袖遮面就表示隔帘观望;一只船浆就表示泛舟江上;常见的一桌两椅,更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演化为门、洞口、山、楼等布景。通过演员的唱念坐打,以虚拟的手法表现时空。在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表演黑夜里的格斗,全凭演员一系列的虚拟动作表现,成功的表演惟妙惟肖,在场的观众仿佛置身漆黑的夜晚目睹这场惊心动魄的打斗。网络时空的虚拟个体与戏曲艺术中不同的是,演员或道具、布景由数字图象或文本担任,而且每一个虚拟个体都同时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数字符号的转换,一边表演,一边观看。更可以同时扮演多种身份,以多个面目同时出现。
虚拟校园文化的衍生冲击着传统的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虚拟校园文化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与卫星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到多种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选择和创造各种功能软件的工具平台。在虚拟的教育城域里师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角色、性格、语言表达方式,如电子邮件、网络寻呼、聊天室、论坛、新闻组多样快捷的沟通方式。环境相对轻松和宽松。但同时,虚拟社区的建设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一些影响:
冲击了大学道德精神的永恒性。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永恒的道德精神”是大学精神的要义所在,是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亚文化,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无中心”的设计思想与其虚拟性和平等性的运作方式为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大学的道德永恒性对学生群体行为选择的规范效力和促进效力,以及其所起到的精神支撑与解释依据正日趋式微。无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道德相对主义已威了诸多生活于虚拟社区中大学生承认的一条道德准则。大学虚拟社区所构建的公共平台与上网者个人的行为隐秘性构成了既公开又私密的复合情景。在这种没有“熟人”,虚拟交往的网络空间中学生可以不受社会他律的约束“想怎样就怎样”,心理回归到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状态,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至于聊天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他们是很少问津的,大学“永恒的道德精神”会逐渐消解。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身份的不确定性,也为上网大学生构造了一个所谓言论“自由”,行为“自主”的“完全的自由”世界,发帖内容的极端性、不负责任性、反动性,也频频出现、屡见不鲜。学生如果长期沉湎于这种网络环境而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困惑于虚拟道德的相对性与现实道德的稳定性的比较。必然导致人格的迷失和双重人格的出现。这对大学“永恒的道德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
异化了校园行为文化的现实性。行为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中对精神文化的反映。绚丽多彩、独具韵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动态中展示了校园文化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拓展、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是和谐人际交往和高品位文化活动的融合,对校园文化的“传递”起到了促进和调适的功效,促使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校园文化的濡染和熏陶。虚拟社区交往盛行下,大学生的行为样式有了深刻的变化,“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受到了触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休憩方式发生了改变。虚拟社区在为学生交往提供有效途径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隔阂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情感交流的屏障,出现了人情淡薄,人际关系疏离的迹象。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心游万仞,“逐万物而不返”,使得学生乐哀于对个人心理的休戚,情感的宣泄,享受优劣的计较和关切,淡化了对群体和个人生命意义的关怀,身心游离于校园文化活动之外,减少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出现心理自锁、自我至上、群体意识淡薄的情况。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待生活群体归属和对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的程度,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质量。
模糊了大学制度文化的规定性。大学制度文化的规定性给学生提供了行为模式,为校园正常的生活、学习、科研诸多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虚拟社区在对上述校园文化层面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正逐渐染指校园文化的制度规范。网络的信息架构及创新对现存的制度规范或制度存量的渗透将日益深入,既存的制度必然要有所变动去适应网络化趋势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要求。制度的规定性仅是制度文化的一个表层体现,其深层次的涵义是人与制度的结合情况,即制度的运作状况。虽然网络也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所谓的“游戏规则”,但是在开放共享、时空超越的网络空间里以及虚拟交互的运作方式下,网络的制度又是无秩序的、不确定的,对大学生的规范效力是微不足道的。在网络上随便惯了的大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对校园规章制度的抵触心理,模糊了校园制度的规定性,导致各种违规现象(如利用上课时间上网)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校园制度文化。
以虚拟社区为主要载体的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是不可避免且无法扭转的,无论是虚拟空间的逼真超越达到何等程度。事物只能同时存在一个空问的唯一性和客观实在性,清晰地划分了虚拟与现实的分界是积极建构有活力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准则之一。在校园文化制度层的建设上,根据网络对制度文化的影响及时做出反应,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应及时调整原有制度进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