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太极进行到底
2009-09-02赵焕军
赵焕军
李宝廷先生,师承于太极一人陈发科先生的亲传弟子,洪式太极拳创始人、太极巨星洪均生先生,著有《洪式太极拳》、《陈发科太极拳技击讲堂》等。现任中华国际太极拳联合会主席。
有人将武侠小说视为中国式的成人童话。随着电脑特技的不断提高,武侠影视剧拍得越来越玄,可信度却越来越低。在很多人眼中,如今的中国武术只不过是靠着电脑特技“吹”出来的。其实e时代的今天,那个神秘的武林世界依然存在,中国的传统武术。依然有大批守望者将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李主席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他方正的脸庞,眼睛炯炯有神,时时露出自信的微笑,浑身充满朝气。他说话声音不高,不紧不慢,却谈笑风生,举手投足中自有一股底蕴,使人折服。说起太极拳,李主席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他讲起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讲起了太极拳事业的现状及未来……
拜师学艺——三十年风雨习武路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招一式既符合技击防身的需要,又体现了现代科学强身健体的原理,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学习和锻炼。洪式太极拳是“太极巨星”洪均生先生总结恩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世传人“太极一人”陈发科先生晚年技击精粹,经过三十多年潜心揣摩、发展提炼而成的独特的武术运动形式。它以轻灵自然、松圆雄浑、缜密缠绵、刚柔相济的螺旋运动形式和富有实战性的武术技巧而著称。长期习练,既可强身健体,技击防身,又能陶冶情操。修心养性,还能培养不卑不亢的精武精神和人生境界。是太极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武术的瑰宝。其创始人洪均生先生,倾其毕生所学著成《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纠正了太极拳历史上存在的种种讹误,用现代科学——螺旋运动原理阐明了太极拳的基本规律,并诠释了螺旋运动的具体方法,为发展太极拳做出了卓越贡献。
也许是因为沉稳老练的性格,还在读高中的李宝廷就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先后习练陈式国家套路和吴式太极拳。后经朋友介绍,李宝廷认识了“太极巨星”洪均生先生的徒弟牛克林,学习“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以半师半友相称。经牛先生引见,李宝廷拜师洪门,精炼拳技,至今已有30多年。“太极拳技击功夫,必须要按照正确方法,还要出功出力,否则难登太极大雅大堂。”李主席身体力行,几十年勤练不辍。现在他功夫大进,特别是那套隔山打虎的绝技(同时有几个人一字排开与最前面的人撑好架子,他在最后轻轻发力便可将最前一人凌空打飞)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正本清源——什么才是真正的太极
李主席认为,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太极,甚至对中国武术都产生质疑。这与影视剧、武侠小说的误导、扭曲有着很大关系。而现在的动作片,多数只追求动作华丽、好看,大量运用特技,结果弄巧成拙,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让人觉得是“花拳绣腿”。为此,李主席多次大声疾呼:无论何时,技击始终是武术的本质和精髓。不掌握拳理、没有太极拳功夫就不是真正的太极拳。丧失了太极拳拳理拳法的那些所谓的“太极拳”充其量不过是“太极操”或者“太极舞”。李主席指出,技击不仅是太极拳的突出特点,更是一种武学理念。这种理念就是阴阳相济,以柔克刚,对立统一,不卑不亢的尚武精神,更是人类应该达到的崇高境界。太极拳的技击功夫和武学理念很值得当代有识之士去研究、挖掘。国家应该重视太极拳的价值,聘请有真才实学的太极大师,把他们的经验、训练方法结合到其他体育项目上去为国出力。此外,我们的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致力于发展民族武术和太极拳的有志之士。
据李主席考究,太极拳不是一家或一人所创,而是历代太极名家经验的总结。太极拳的雏形开始于从春秋时期,自杨露禅、陈发科相继进京授拳震惊武林,太极拳才被人们广泛认识,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武学文化。长期以来,太极拳逐渐形成了陈、杨、吴、武、孙、洪等多家流派。新中国成立以后,太极拳开始转型,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由国内走向世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欧美、东南亚、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的专门组织机构,围绕太极拳而展开的中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为中华传统武术代表的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影响盛况空前,习练太极拳的队伍正在继续发展壮大。
尽管如此,目前国内的太极拳产业仅停留在靠几个“太极大师”收门徒、卖技艺,靠自称所谓的“正宗”来吸引少数太极拳爱好者学几天拳、卖几本书或光碟的初级阶段。太极品牌的开发利用进展缓慢,中国太极拳事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东方传统文化的根在中国!”为光大太极拳事业,李主席提出了以北京为基地,面向国内外全方位发展的思路。2009年4月,中华国际太极拳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总部设在右安门外大街华商科技大厦三楼,“为太极事业鞠躬尽瘁”的口号由此打响。
开拓创新——将太极事业进行到底
越是传统武术文化,越需要挖掘和弘扬。李老师凭借自身的悟性,刻苦的磨练,为太极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总结整理一代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晚年实战技击精粹和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所得,编著出版《洪式太极拳》一书,这是国内外第一部以“洪式太极拳”命名的全面阐述洪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的武学专著,标志着洪式太极拳流派的正式创立。李主席亲自示范,拍摄录制配套光盘,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洪式太极拳的缜密拳法和技击魅力。书与光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广大爱好者学练洪式太极拳开辟了一条事半功倍的道路。
二、首次利用现代生物学原理阐明太极功夫的本质。关于太极拳的本质,陈鑫先生最先提出“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沈家祯、顾留馨首次提出了太极拳的基本规律——螺旋运动,但对如何螺旋未作说明;洪均生先生所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对太极拳具体缠法作了详细说明,用现代力学原理阐述了太极拳的内在规律;李主席经过潜心研究,将螺旋运动原理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太极神明是高度螺旋运动下的条件反射”的论断,首次用现代生物学原理并结合物理学原理阐明了太极功夫的本质,将人们对太极拳基本规律的认识又推进了一大步。
三、提出螺旋杠杆理论。关于太极技击的力学原理,《太极拳论》讲“立如平准,活似车轮”,陈鑫讲“拳者,权也”,平准就是天平。权就是秤砣。洪均生先生提出了上下两杆秤的理论,用现代杠杆理论解释了太极技击的力学原理。李主席将滚动摩擦理论与杠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螺旋杠杆理论,要求在推手时,我方的力量要向下向前螺旋着向对方重心发力,才能破坏对方的重心,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四、系统论述了太极劲。太极劲即缠丝劲、拥劲,是通过长期的太极拳锻炼而产生的螺旋内劲。
不懂太极劲就谈不上推手技击。李主席对太极劲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定义,详细阐述了各种太极劲的内在规律、作用和辩证关系,并提出了“即引即发、一引一发、代引代发、一触即发”的太极螺旋内劲的发劲规律,极大的丰富了太极技击理论。
五、系统的提出了学练太极拳的方法体系。太极拳理精法密,想学深、学透十分不易,李主席总结前人学拳练拳的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学练太极拳的“十五字”秘诀,即“勤学苦练德,多听、多看、多问、多试、多思”。前五个字“勤学苦练德”是对学练太极拳的总体要求。后十个字是说学拳的具体方法。即综合运用眼、耳、口、手、脑,强化学习,提高效率。
六、针对洪式太极拳套路(一路81式、二路64式)动作多、耗时长,初学者短时间内难以掌握、不便普及的问题,他锐意革新,改编整理了洪式太极拳普及套路(13式、24式),极大的促进了洪式太极拳的传播和普及。针对《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中起式方向固定,不便表演比赛的缺点,他将螺旋运动的方向、角度用前后左右表示,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绘制了洪式太极拳一路、二路拳法新线路图,形象直观,使学员一目了然。
七、太极养生。李主席首次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及现代医学,生物学,循环、微循环和传统中医经络理论解释了太极拳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机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通过太极拳的螺旋运动,使全身的各个部位都能达到一转无处不转的状态,对全身螺旋蠕动按摩,促进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使血管富有弹性、气血畅通;对消化系统通过螺旋蠕动增强了肠胃的消化功能,更能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维系生命的基本需求;对神经系统的按摩螺旋、蠕动、刺激保养了神经束,使传导更加敏感,特别是在太极内劲的实验上,反应能力异常敏感就是例子。
上下求索——“从练习太极拳中受益”
李主席在接受采访时曾讲:“有一位身患多病的中年妇女跟我学练洪式太极拳,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身体逐渐康复跟换了一个人一样。虽年过六旬,但精神面貌尚显活力,而且还练出了刚柔相济的功夫”。通过习练太极拳而摆脱病魔、身强体健的例子不胜枚举,上面仅是李主席对记者所讲的其中一个。
据李主席介绍,太极拳修身养性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运动,通过太极拳的螺旋运动。使全身的各个部位都能达到一转无处不转的状态,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二是营养平衡,合理膳食;三是医疗保健练太极拳是养生的方法,但决不能忽视现代的医疗手段;四是心情愉快。据科学研究证明,心情愉快时是身体免疫力最佳的时候,所以保持心情愉快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让更多的人从练习太极拳中受益”。这是李主席弘扬太极拳的初衷,也是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多年来,在李主席的带领下,中华国际太极拳联合会做了大量工作,为弘扬发展太极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0年12月,自筹资金成立国内外第一家太极拳俱乐部——淄博陈式太极拳俱乐部,为联合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成立洪式太极拳国际传播中心,并建立了网站。2007年2月,李主席著作《洪式太极拳》及配套光碟出版发行。这是国内外第一部以“洪式太极拳”命名的全面阐述洪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的武学专著,拥有了知识产权。同年6月,建成集餐饮、住宿、培训为一体的洪式太极拳国际传播中心暨淄博市武术运动协会培训基地——太极生态园。2008年4月,洪式太极拳国际传播中心更名为中国洪式太极拳研究总会,其宗旨是学习、继承、弘扬、发展中华太极文化,总部设在北京(李主席现已将中国洪式太极拳研究总会会长一职交予其师弟——蔡全华先生,走出门派专心致力于太极事业的发展),现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会,先后培训学员上万人,弟子遍布国内外,成为弘扬发展太极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2007年,应北京某出版社约稿,李主席专门论述太极技击的新著《陈发科太极拳技击讲堂》等著作即将陆续出版发行。2009年4月中华国际太极拳联合会成立。所有这些,都为太极事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如何弘扬和发展太极文化,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战略眼光。他指出,太极拳事业在普及的同时应重视提高。我们作为民间的传播者,力量毕竟有限,国家应该把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作为民族的珍贵遗产,加以保护、挖掘和发展……此外,李主席还提出了“发展太极经济,弘扬太极文化,实行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总体发展思路。他的目标是创办太极大学,将太极拳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真正发扬光大,影响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为了这个目标,李主席不断地努力着……
采访后记:同门、徒弟眼中的李老师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又与李主席的几位同门、徒弟聊了一会。数十年来,李主席的言传身教、言行举止无一不鲜明印刻在他们心里。那么,对于李主席的评价,恐怕没有比这些人的话更加真实可靠了。
蔡全华(师弟):李师兄痴迷于洪式太极拳,是洪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他秉承师训,精于拳道,悟性极高,每练到精妙处,往往有得。我与师兄,一见如故,交往甚密。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妙的太极功夫,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顾伟(弟子):痴迷于太极拳的我喜好在网上汲取太极百家之长,老师在网站上精彩的技击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怀着一份好奇给在远方的老师通了电话,电话里亲切祥和的声音一下子就拉近了原本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我眼中的李老师,是一个为太极事业、人类健康事业鞠躬尽瘁,拥有着伟大人格魅力的大家。
我将谨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德艺才水平。追随老师把太极事业进行到底。也祝福老师桃李满天下,将太极事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