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刍议
2009-09-02熊晟钰刘娜黄俊华
熊晟钰 刘 娜 黄俊华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独立学院建设优良学风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把教育称为民族振兴的基石。2008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了《独立学院机构设置管理办法》(26号令)文件,对于独立学院规范办学、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应运而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和先行者,其发展之势有如雨后春笋。它有效地缓解了适龄青年入学的压力,满足了当前教育需求。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网络中不良因素的渗透,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从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入手,调查分析探究所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优良学风的思路和措施,以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一、独立学院的学风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6级、2007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学习的问卷调查,调查了16个专业3000人,占总人数33% 的,收回问卷2986 份。其中,一年级学生1700名,二年级学生1300名。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风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珍惜时光,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严格自律,自觉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态度方面:调查结果表明,56.4%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其中只有41.1%的学生做好了规划并为之努力,17.1%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无所谓;43.6%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偶尔逃课”,其中经常逃课的学生占22.3% ;能独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38.2%,在多数情况下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只有62.9% ;40.2% 的学生每天玩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超过3小时。对于各种荒废学业的现象,譬如上课任意迟到、早退、无故旷课逃学、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游戏、玩扑克、热衷谈恋爱和搞营销、互相抄袭作业、考试舞弊等,90%的学生认为应该杜绝,但58% 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60% 的学生把考试前突击作为通过考试的主要途径,抱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思想,认为考试通过就可以。可见,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处于迷惘状态,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
(二)学习品质方面:大学生大都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勤于思考,渴望成功,自我评价高,但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考研的学生中,61.4% 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因为考研太苦。由于心理素质较脆弱,进入大学后又面临着竞争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甚至经济压力,使得他们考虑问题过多、心理负荷过重,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26.6%的学生承认在学习过程中曾有放弃学业的想法,73.4%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中缺乏恒心和毅力。种种情绪波动则使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不定,学习成绩飘忽不定,学习风气亦随之大打折扣。
(三)学习氛围方面:大学同学之间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同学,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相互影响。调查显示,对于本班的学风,只有55.3% 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好或较好,而36.5% 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8.2% 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较差。46.4% 的学生认为能遵守考试纪律,42.5%的学生认为对于作弊“应视情况而定”,8.8% 的学生认为“应放宽处理”。
(四)学习环境包括软环境(师资力量)和硬环境(办学设施等)两方面:软环境方面:近40.5%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28.8%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与水平一般;23.6% 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7.1% 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73.4%的学生证实自己的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耐心解答问题,52.3% 的学生希望给老师提出改进意见,改进教学方法,48.3% 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考试方式不能反映同学的学习效果。硬环境方面: 66.7% 的学生认为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很大影响,69.7%的学生对学校的办学环境很满意,30.3% 的学生对学校缺少认同感,其中近半的学生认为这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不合理安排学习的主要原因。
二、建设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举措
建设独立学院良好学风应围绕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这一中心,加强学风管理求创新的理念,重视优良学风的培养和建设,把学风建设工作做到实处。笔者认为,学风建设不是学生、辅导员、教师等单一层面上的工作,而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和实施的一个系统性长期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全院狠抓到课率,构建学生出勤情况监控和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学生第一课堂。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强,思维活跃,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要从学院、系部、班级、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狠抓学生到课率。学院应严格执行任课教师考勤制度,建立院、系、班三级督导听课和反馈机制,院领导抽查到课率制度;各学科部组织辅导员每周开展互查到课率、建立学生干部检查制度;在所有班级建立辅导员听课及联系任课老师制度、班级设立工作台帐、建立学生考勤日报告制度等。
(二)加强领导,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独立学院在现有灵活高效的工作体制下,应加强领导和协调,教务、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在学科部可以配备党总支副书记和学工秘书,负责学科部学生的学风建设,切实解决好教学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建立“辅导员包班,任课老师包堂”的负责制,建立良好的教风,任课老师应作为学生第一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班级学风作为教师教风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评估。
(三)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学生学风建设。独立学院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部分学生会自我放纵,逐渐堕落,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激励和处罚并重的机制还是很必要的。学院在制定如《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办法》、《专职辅导员考核办法》、《学生课堂考勤制度》、《宿舍管理规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时,都应把学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学院要坚持依法治学,规范管理,发挥规章制度的育人功效。加重违纪处罚力度,完善奖惩制度。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优秀学生事迹宣传、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激励学生。
(四)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以考风建设推动学风建设。学院教务处要令行禁止,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纪律处分办法》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学生考试全程监督,定期向学生印发作弊学生警示录和考试作弊相关处理规定,做到“众人皆知,个个都晓”。设立考风考纪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提高学生诚信文明素养,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表里如一。让学生意识到,作弊是不必要的付出,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五)加强学院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形成院内院外包围式教育。辅导员要尽量多到学生班级、楼栋宿舍和班级活动中去了解学生,与学生本人多交流,结开学生心中厌学的心结,做好思想工作;学院通过建立家长联系卡、给家长的一封信、电话联系制度等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增进家长对学生、学校的了解,寻求家长的支持,达到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六)把准学生脉搏,建立动态学情监控体系。针对现代信息化特点,学院加强网络管理,实施对学院学生论坛网站的全程监控,以便及时掌握信息;建立学生工作调研小组,挑选思想政治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担任学工调研工作,及时收集和反映学生动态;辅导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群体档案。对于贫困生群体、恋爱群体、厌学群体、有心理问题倾向的群体等各类群体,分别由辅导员与之结对,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与帮助,使他们及早走出困境,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特别是对于出现较多科目不及格的学生, 应及时向学生送达学业预警通知,加强过程管理,及时规戒,以免退学。
(七)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以党风带学风。学院在选聘专职辅导员的时候,可以优先聘用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党员,这对于学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组合起来,形成“一帮一”或“多人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业帮扶”活动。另外,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建立良好学风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培养和使用。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更加严格要求,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八)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学生的实际搭建有效的平台,大力开展以理想、成才、自强等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名人讲坛、学术报告和科技创新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广大同学的求知欲;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开展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通过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等大力开展各类科技、才艺、文体、创业等竞赛和实践活动,丰富与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学风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独立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学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上下多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并得到巩固,需经长期努力,并通过学校有系统的教育培养和教职工的榜样示范,以及新老学生的相互积极影响,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田国强.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2]郑毅,钱科娜.如何搞好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刘湘桂,韦茜.独立学院学生工作新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3)。
[6]何解山,熊晟钰.乘风破浪竞风流.新机制、新模式、新探索 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