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秦始皇是否私生子的历史争论

2009-09-02

文史杂志 2009年4期
关键词:私生子吕不韦秦始皇

靛 媛

秦始皇赢政生于邯郸,他的母亲赵姬先后与吕不韦和子楚同居,那么他究竟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子楚的儿子?《史记》明确记载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即是说,吕不韦的政治投机不仅使自己执掌秦国权柄,还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秦国国王。这是真实的吗?

一、关于秦始皇是私生子的传说与记载

关于秦始皇赢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故事,自六国统一起,便广为流传。对故事的真实性,两千年来争论不休。

据说,当吕不韦发现在赵国邯郸为人质的子楚是“奇货可居”者,产生投资可获利无数的政治意图后,先是有意结交处于窘迫境况中的子楚,为之谋划,获得子楚“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的郑重承诺;然后去秦国通过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太子安国君的嗣子。从此吕不韦与子楚的交情,越加深厚。

吕不韦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对如何投机获利,颇有心得。他结交子楚,原本仅想帮助子楚获得秦国君位,从而可操纵秦国政治权柄,获得比经商更大的利益。但是,当子楚已有可能被立为嗣子,其最初的政治投机目的已几乎唾手可得时,商人对利益贪得无厌的本性使得他有了更大的野心:他不仅本人要操秦国的权柄,还要将秦国君王的位置谋之于他的后人。

吕不韦花重资买来邯郸歌伎赵姬,与之同居,三个月后,赵姬怀孕。吕不韦实告赵姬说:“我打算谋取强秦天下,因此娶你,待你有娠,进献给子楚。子楚现在质于赵,没有妻子。如果生子是男,子楚必会立为嗣子。子楚过世后,此子必然登基,你我夫妻凭此而取秦之天下!”赵姬应允。

隔日,吕不韦设宴请子楚。珍馐百味,盈满筵席,笙歌舞女两边排立。酒到半酣,令赵姬盛装出来劝酒。子楚见赵姬云鬓轻挑,娥眉淡扫,玉步轻移,香风袭人,禁不住目眩心迷,神情恍惚,只顾偷眼相窥。赵姬也秋波宛转,与他对视后娇羞不语,有意挑逗。赵姬上前敬酒,子楚接酒,左顾右盼,目不舍离。正好吕不韦“醉酒”在席间打瞌睡。子楚便去拉赵姬的袖子。赵姬若嗔若喜,半推半就。不防座上“啪”的一声,接着便听见吕不韦厉声呵斥:“你敢调戏我的姬妾么?”子楚慌忙回头看,见吕不韦怒气冲冲地站在座前,顿时吓得魂飞天外,只好跪地求饶。

吕不韦又冷笑说:“我与君交好多年,不应如此戏侮,即使爱我的姬妾,也可直言相告,何必鬼鬼祟祟?”

子楚听了,顿时转惊为喜,向吕不韦叩头哀求:“子楚身质此处,客馆寂寞,欲求赵姬为妻,若蒙见赐,此后若得富贵,势必图报。”

吕不韦沉吟半天。子楚又说:“在下生当衔环,死定结草,誓不敢忘!”

吕不韦假装生气地说:“女人如衣服,既然殿下中意,就送给你,谈什么报答呢!”吕不韦将他扶起来,让赵姬坐在子楚的座侧,一直饮到深夜,才让赵姬陪伴子楚上车,同返客馆。

子楚得到赵姬之后,与她日夕绸缪,不觉八月有余,赵姬产下一子,生得隆准长目,方额重瞳,并且生来就有牙齿。因孩子的生日是正月元旦,便取名为赵政(正)。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按照以上说法,秦始皇就应当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一说法真有点使人难以置信。可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这一说法却有明确记载: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如果说这一段记载尚未明确说明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的话,那么,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这件事的记载就更详细了: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吕)不韦饮,见而说(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司马迁是位严谨的史学家,他的记载是如此言之凿凿,清晰明了,难道还能令人怀疑吗?

正是由于《史记》写得明白,使许多人对秦始皇的私生子出身信以为真。甚至连班固这样的史学家,也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后,并把这一观点写进了《汉书》,甚至直呼赢政为吕政,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司马迁的这种说法。后来,南朝宋人裴骝在写《史记集解》时,也赞同这一观点:

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庄震而生始皇,故云吕政。

经裴驷这么一解释,再一次证实了司马迁的记述,更使人们笃信不疑。打那以后,包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内的诸多史家也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于是,秦始皇为吕不韦私生子的说法,千百年来绵延相传,似已成为难以更移的定论。

二、秦始皇是私生子之说不可信

然而,历史自有它的真实面目,即使像《史记》这种极具权威性的著作,终究也只是“一家之言”,不会也不可能没有缺失之处。秦始皇为吕不韦血脉的这一说法,历史上不断有人表示怀疑,开始时只是小声议论,大概害怕为这位暴君公开说话。到了明代,有个名气不大的史学家汤聘尹终于憋不住了,他在《史稗》一书中对此公开提出挑战,认为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记载是“战国好事者为之”的胡说八道,根本没有可靠的依据。清代史学家梁玉绳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史记志疑》中解释说:司马迁之所以写“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目的就是“别嫌明徵”,表示该传说并不可靠。不能认为司马迁把这件事当成了史实,而应看做他在实际上持保留态度。梁玉绳的这种说法比较委婉,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不同意秦始皇是私生子的传统说法。

除此之外,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也认为《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此事不可相信。他在《读书后记》中提出了两点见解:一、这是大阴谋家吕不韦故意编造的故事,其目的在于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暗示秦始皇能让其长久富贵。一旦遭遇不测,还可陷他这位“皇子”于不义不孝不仁不礼的难堪境地。二、这种说法很可能出自吕氏门客和被秦所灭的六国贵族遗老遗少之口。他们诬骂秦始皇是私生子,用来发泄难言的私愤,并使天下的人知道秦国在事实上比六国先亡。

这些说法当然也是一家之肓,并未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也无人就此置评,遂使这一争论延续下来。到了当代,这个问题引起了郭沫若先生的兴趣。他经过考证,在《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中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历史上有好些伟大人物往往是私生子,例如孔子是私生子,耶稣也是私生子。秦始皇之非凡,也正好像为私生子增加了光荣。”但是,关于秦始皇是私生子的传说,“其本身实在是可疑的”。他具体提出了三点理由:第一,关于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记载,为何仅见于西汉年间的《史记》一书,而不见于专记战国时期杂史的《战国策》?如若司马迁记载属实,为何在他之前没有其他任何一点旁证?第二,吕不韦导演的这件事,与《战国策·楚策》上所载的春申君和李园之妹的故事如出一辙,情节类同小说。由此推测,可能是西汉初年吕后称制时,吕氏之族人如吕产、吕禄等辈故意编造出来的谣言,意在抬高吕氏

家族的地位,为执掌国家权柄制造理论依据。第三,《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也经不住推敲,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上文说子楚夫人(即赢政母亲)为邯郸歌舞姬,到了下文怎么又变成了“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二者的出身和政治地位如此悬殊,究竟哪个为真?文中还说“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这里的“大期”,到底多长时间?据东晋人徐广说是大过十二个月,三国蜀人谯周说是大过十个月。若说不足期生产还有问题,既是过了十二个月或十个月,足以说明赢政是子楚的骨血,怎么会是吕不韦之后呢?

有人赞同郭沫若的这一观点,并补充解释说:绝大多数私生子都因其母不能善待胎儿而导致早产;既然赵姬早就怀上了吕不韦的孩子,怎么会在归于子楚十多个月后才产下赢政?这明显违背人的生育规律。更何况赵姬真要有孕在身,一般需要四十多天甚至两三个月才能确知,她在归于子楚后应不足十个月就会分娩,不可能再向后拖延更长时间。就算初产妇有“揽月”(即推迟分娩)的可能,但也不会有如此漫长的“大期”。由此推算赢政应是子楚的儿子,而非吕不韦的血脉。

从现代医学关于妇产科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观点看,赵姬怀孕的“大期”如果是十二个月,则根本不可能。正常胎儿在母体内的时间应是280天(即40周,所谓的“十月怀胎”是以28天即一次月经周期为计算单位的);但是胎儿的出生时间往往与40周这个概数有一定的差距,医学上将妊娠满37周到42周期间出生的胎儿均称为正常足月儿。如果超过42周还没有分娩,则是“过期妊娠”。过期妊娠的胎盘,由于逐渐退化,绒毛间腔变窄,绒毛的合体细胞层下,出现广泛纤维蛋白沉积而发生梗塞和钙化现象,即所谓“胎盘老化”;胎盘功能衰退,胎儿脐静脉血中氧的饱和量下降,只及正常时期的二分之一,因此供给胎儿的氧气和营养逐渐减少。而此时胎儿越加成熟,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越差,因而死亡率将大大增长。据研究,妊娠43周时产儿死亡率为正常的3倍,4J4周为正常的5倍;所以,现代医学将妊娠44周作为最后期限,届时未能正常产出者均将采用手术取出胎儿。

所以,赵姬如果所怀的是吕不韦之子,其妊娠的“大期”倘若是十个月,那么在子楚看来就应当是早产儿。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区别是很大的,子楚不可能不怀疑其来历;倘若“大期”是十二个月,在医学上是根本没有可能的。那就只有一个结论,这个胎儿是在与子楚同居之后才有的。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一说,完全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代“暴君”,得罪了太多人,由那些恶毒诅咒他的人所编造出来的。据考证,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在其弟长安君成峤叛乱后的讨秦檄文中,所以说它是编造的不是没有理由。而编造这一故事又确实有充分的资料来源:赵姬确实是在先与吕不韦,后与子楚同居后生下赢政的;赵姬与吕不韦先有同居关系,当子楚死后,身为秦国太后的赵姬仍“时时窃通吕不韦”,他们二人之间是不折不扣的情人关系;吕不韦任相国后,赢政是将其称为“仲父”的;吕不韦帮助子楚成为秦国国君的事实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大阴谋家,因此将有孕在身的赵姬送与子楚更体现出他的阴谋。

三、为什么会产生秦始皇是私生子之说

其实,如果说秦始皇确实是吕不韦的私生子,那么应当说知道此机密的只有赵姬与吕不韦二人。当赢政尚未充任秦国国君时,他们肯定不敢暴露这一“秘密”,否则吕不韦的政治投机将彻底失败;而当赢政执掌国柄后,要处死吕不韦,赵姬为何不对秦始皇说出这一秘密以挽救吕不韦的生命呢?既然吕不韦、赵姬都没有说出这一秘密,其他人又是从什么渠道得知的昵?

因此,说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他的确是子楚的儿子即秦王室的正统血脉,理由十分充足。那么,一些史书将秦始皇说成是吕不韦的儿子,目的何在呢?人们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有四种可能:

其一,如果赢政确系吕不韦之子,那他就不是秦王室的真正嫡传。当时反秦的赢政的弟弟长安君成娇就“造反有理”了,认为自己血管里流的才是秦王室的血,就会得到原来秦国的王公贵族的支持。

其二,如果赢政确系吕不韦之子,那么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被秦所统一,就可以变个说法,不是“秦灭六国”,而是“六国先灭秦”了。因为“六国”之人吕不韦不动千军万马,只靠一条诡计,就能把自己的儿子弄上秦国的王位,夺了秦的江山。这样,六国的亡国之愤,就可烟消云散了。

其三,如果赢政确系吕不韦之子,也可能是吕不韦有意公开自己“仲父”的真实面目。因为他的死对头,获得太后支持的长信侯缪毒势力强大,吕不韦想除去他,必须争取秦王赢政的支持。泄露自己与赢政的父子关系,其必会念及骨肉之情,对自己大大有利。

其四,如果赢政确系吕不韦之子,那么,灭秦的汉代之人,似乎更是大行天道,伸张正义了。因为不但秦的暴政使得天怒人怨,而且秦王内宫竟这样污秽,甚至会扯到秦始皇的祖父、父亲之死都有可能是被人所害。秦亡甚速,真是自食其果了。

以上四种可能,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即赢政本非吕不韦之子,而成峤、六国贵族后人、吕不韦、灭秦的汉代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也可以根据赢政与吕不韦之间的特殊关系而编造出赢政是吕不韦私生子的谣言来。

又有人认为,关于赢政是吕不韦私生子的说法,事实上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理由有三:

其一,认为吕不韦并未策划过秦始皇从出生到登基的一连串阴谋。他们说,当秦昭襄王还在位时,就想方设法让子楚当皇孙,已经够反常的了;何况还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尚不知男女还只在赵姬腹中的胎儿“太玄孙”(即赢政)的身上。这也太渺茫了。下这么大的赌注,不是神人就是傻瓜!而吕不韦既非神人也不是傻瓜,他是精明的商人;唯一能说得通的理由,就是断无此事。说实有其事,只不过是后人据已发生过的史实刻意编排而已。

其二,赵姬的孕期,值得研究。如果说赵姬是吕不韦献给子楚的有孕妇人,那她到子楚身边后,孩子只会不及期而生,怎么会是“大期”甚至超过十二个月呢!子楚又怎么会不知晓呢!如果是与子楚同居十个月或十二个月后生出赢政,那么此孩子的生父就只能是子楚而非吕不韦。

其三,从赵姬的出身看,也大有问题。《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秦灭赵之后,秦王赢政亲临邯郸,把与赵姬母家有仇怨的,尽行坑杀。既然赵姬出身豪门,她怎么能被吕不韦所买,又先做吕不韦之姬妾再被献给子楚为妻呢?如果赵姬只是“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一名出色的优伶,那又哪儿来那么多的仇家呢?这样,说她肚里怀着吕不韦的孩子又成为子楚妻子的事当然也就只能存疑了。

卜德在《中国的第一个统治者》一书中对此有进一步的讨论。他认为,《史记》中关于赢政是吕不韦私生子这一描述中的关键是不寻常的怀孕期,而这样的话是一个不知其名的人加在《史记》之中的,为的是诽谤秦始皇,说明他政治和出生的非正统性。而要做到这点,即不

仅要把他说成是私生子,而且是商人(在传统上商人被后世儒生列为社会最低的阶层)之子。这行插入的文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为直到近代为止,确实没有多少人对秦始皇是私生子这一说法提出怀疑。虽然学者们早已证实《史记》确有被后人篡改处,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辟专章作《史记有后人窜入处》,但确实尚无证据证明《史记》对秦始皇出身的记载是被篡改过的。

四、秦始皇是否私生子的疑案还将延续

史学研究往往不能以某一说为绝对结论。由于关于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传统说法根深蒂固,要彻底推翻这一流传了两千年的观点肯定异常艰难。有的人就对郭沫若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试解:其一,《战国策》作为一部杂史,作者的视野有限,不可能包容当时人们的所有策论与言论。秦始皇的这段出身隐私,同样属于机密消息,知道的人数有限,很有被漏记的可能。况且《史记》中的另一些记载在《战国策》中也找不到踪迹,其他史料亦无旁证,但不能因此怀疑司马迁的记载不实。其二,春申君与李园之妹的故事确实和司马迁的这段记载相似,这或许是种巧合。横看竖看历史,相似与巧合的事例很多。并不值得奇怪。另外,吕不韦这样的计谋不是他的独家发明,焉能判断其他投机政客不用这种移花接木的办法?只是因为秦始皇的名声太大而使这一计谋更加有名,不能因为历史上有类似事例就怀疑秦始皇的出身事实。其三,司马迁前面说吕不韦献给子楚的为邯郸歌舞伎,这与下文的“赵豪家女”并不矛盾。所谓“赵豪家女”完全可能是“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至于此姬的出身和地位,司马迁可能不大清楚而且也没有必要详加解释,只要她能讨得子楚的欢心就足够了。其四,关于“至大期时生子政”也不是没有可能。古人认为,胎儿十二个足月内分娩为“大期”,吕不韦完全有足够时间策划这一阴谋。不论赵姬怀上的是男是女,他都可以借以获利。作为颇有政治头脑的投机商人,吕不韦怎么会放过这种坐收巨利的良机?就是他把赵姬送给了子楚,谁又敢保证二人没有偷情的机会?

看来,两千年来的历史疑案,今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形成统一的观点了。

客观而言,在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私生子这个问题上,关键的知情人第一是赵姬,第二是子楚,第三是吕不韦,第四是赢政本人。但统观四人言论行为:子楚终身未疑赢政是其血脉,否则他不会将王位传于赢政而非成峤;赵姬和吕不韦在吕不韦被赐死的危急关头也未打出此牌以救其性命;赢政亲手结束吕不韦的政治生涯及性命,未见其施恩。那么,倘若他们四人都不知道的如此核心机密,其他人又从何而知呢?这就只有一个结论:赢政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

不过,即使秦始皇的出身真的如司马迁所说,也不必觉得奇怪,因为出身不能自己选择。秦始皇就是私生子也并不是他的过错,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历史地位及功绩。当然,依照中国传统观点看,不论是什么原因,作为私生子总不太光彩,更何况“千古一帝”的伟大人物?秦始皇在历史上是以“暴君”而记载于书的。而对“暴君”,人们总希望给他安上一些哪怕是莫须有的“罪名”让他遗臭万年。或许,这正是解开秦始皇是否是吕不韦私生子这个疑难问题的一把关键钥匙。

猜你喜欢

私生子吕不韦秦始皇
靠投机发达亦靠投机败亡的吕不韦
吕不韦之死
秦始皇忆师
研究生姐姐自爆家丑:“私生子”弟弟疯狂了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私生子”闯入3单元4栋东门:这个爸爸不太冷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
吕不韦之死
把亲生子当私生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