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综述

2009-09-0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针对性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

杨 婷

摘要:1978以来30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革新理念,求真务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逐渐由贫穷、落后、愚昧的社会现实发展为富足、革新、开放社会。30年问,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领域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的重要内容,在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就其发展特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由死板空洞到科学丰富,从注重理论到注重素质,结合实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针对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066-04

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的不断推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初创、全面建设和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和寻求新突破的发展而演进的。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至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深入和扩大,而且紧扣发挥发展需要、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学生不断变化的实际。在不同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内容、方法、对象等呈现不同的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的探索阶段(1978-1989年)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不断深化到党的十三大的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在这样的形势要求下,从不同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研究对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问题、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措施等展开的。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对象及特点

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生,主要包括医科高校学生、高校学生、青年学以及他们的特点。

医科学生作为定向学生的一种,思想状态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政治上关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有深厚的感情,多数人要求思想进步,但政治理论水平低。二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在心灵深处潜伏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普遍关心家乡建设,既有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又有向往大城市离开农村的想法;既渴望成才,又担心农村落后艰苦的条件难以使自己成才。四是作风朴实,注重感情,又尚浮夸;行为比较散漫,道德素质比较差。

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可以按照学历周期和学年周期及阶段进行分析。大学生在学历周期内思想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不全面到全面,不成熟到成熟,并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性的渐进过程。现以四年制的高校为例,大学生思想过渡时期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大学生思想稳定发展时期的时间,一般为两年,大学生思想深化拓宽时期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按学年周期的划分,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可分为期初、期中、期末及假期等四个阶段。有学者按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与交往的要求日益扩大;抽象思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情绪体验强烈而富于热情;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其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是在动乱与巨变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十年浩劫,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心里存在疑惑与迷茫。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一系列观念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等落后现象,已成为高校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具体表现为,过去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存在着政治理论教条的生搬硬套或没有针对性的“分析形势”,或脱离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进行说服教育,因此难以奏效。有学者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在探索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针对性不强,即不是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往往是根据社会上有什么政治活动,就在学校泛泛地进行什么思想政治教育,不管学生有什么实际思想问题。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群体学生和不同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不同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有学者指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要加强自信心;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改造。要以共同理想为核心,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对于医科学生思想状态的独特性,有学者指出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方法采取特殊性;对于学生发展的周期和阶段,有学者指出,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和以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对于青年学生心理特点,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有学者指出,每一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重视。

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的受重视时期(1990~2000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引起中央的重视。江泽民提出:“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新形势,紧密联系干部战士的思想实际,加强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针对这一指示,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主要从在研究对象上出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探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措施角度展开的。

1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八十年代的高校,扩展到军队和医疗领域。据期刊网收集的信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献共13篇,其中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有8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有有4篇,针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1篇。江泽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官兵的思想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新形势,紧密联系干部战士的思想实际,加强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这一重要指示,既指出了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又指明了今后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是进一步搞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针,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围绕这一指示,分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或者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突出针对性是教育的生命力,不同角度探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有学者分析了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并对当前学生思想特点进行动态分析,指出了加强和该进本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题,分别从思想领域本身的精神支柱、经济领域的利益分配、生活领域的社会规范三个方面的思想问题及其引导着手,进行探讨。医院注意把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作为提高政治教育效果的“关节点”,深入了解和认识医务人员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关于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江泽民指出,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问题是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增强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增强有效性。有学者分析,在新的形势下,提出大家普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的问题还普遍存在,突出表现在:上面抓教育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很高,但下面参与的意识不强,甚至有逆反心理或厌烦情绪;各级领导投入了不少精力,花了不少时间,但教育效果不够明显,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引起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的原因,有学者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组织领导去分析。从教育者方面来看,一是存在畏难情绪和应付心理;二是理论功底不扎实,政策水平不高;三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比较弱。从组织领导方面来看。一是抓教育的指导思想不端正,缺乏强根固本的思想,二是抓教育虎头蛇尾,缺乏抓全过程的意识;三是分层施教不够,缺乏分类指导。

关于脱离实际的分析,江泽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官兵的思想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脱离实际的现象。既有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也有脱离官兵的思想实际。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本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结合不紧。工作归工作,教育归教育,发挥不出教育为工作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措施

对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的现实,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归结起来,大致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从教育目标上寻求。有学者提出,端正指导思想,着眼培养“四有”军人这一根本目标抓教育。还有学者指出确定目标的针对性,处理好根本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整体目标与层次目标的关系。针对官兵成分趋向复杂、思想差异明显的特点,教育目标要科学设定,既要着眼于培养“四有”革命军人,又要区分层次、循序渐进。

二是从教育内容分析。有学者指出,选择内容的针对性从两方面努力:首先,对上级布置的教育内容要“加减乘除”。其次,本单位安排的教育内容要求真务实。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内容是对官兵思想实际的反映,提出针对官兵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特点,教育内容要注重管用,既要面对军队建设的根本要求,又要解决官兵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从教育方式探讨。方式方法对教育内容、目标是相互联系的。方式方法是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桥”和“船”。有学者从方式方法的针对陛出发,力求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希望做到变“单向式”为民主化,变“三段式”为多样化,变“抽象式”为形象化,变“封闭式”为社会化。学者指出从官兵个体角度出发,针对官兵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教育方式要因势利导,既要坚持灌输的原则,又要采取疏导型、开放型的教育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视域拓宽时期(2001年至今)

这一时期《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的颁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这期间的研究有关于理论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也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方法手段的分析,还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陛的实践路径的探讨。

1对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理解

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概念、地位、作用,面临形势的理解。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概念,有学者概括为: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不同的受害者,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满足受教育者不同的社会需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地位、作用的认识,有学者指出,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各种挑战考验,大力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对于回答和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学者认为,充分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坚定“大有作为”的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可有可无”、“无所作为”,而是被赋予了“生命线”地位以新的内涵,大有作为。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面临的形势,有学者从高校外部环境、高等教育自身变化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学者认为,回答和解决好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可靠政治保证的两个历史性课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2关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实践路径的探讨

学者们比较集中探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既有内容上的科学设置、方式方法的创新;也有观念上的创新,整合各种影响因素,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内容,有学者指出,内容设置应该从教育对象的知识、能力、觉悟等实际出发。也有学者指出,科学设置教育内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紧贴时代紧贴任务紧贴官兵。

考虑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政治经济的、文化道德的、古今中外的、正反两面的教育内容来教育人、引导人。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学者指出,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手段。

有的学者从教育效果角度考虑改进方法,提出三种具体的方法:理论引导法,心理疗法和熏陶感染法。也有学者基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思考来创新和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还有学者以网络为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重分析了网络这把双刃剑的正面意义和负面影响,希望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观念问题,有学者认为,加强针对性实效性要进行观念创新。敢于突破常规和传统的思想模式,把握社会思想命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也有学者指出,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单靠教育者唱“独角戏”现象,认识到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㈤还有学者认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增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质量效益的观念谋划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关于教育合力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和综合性的同意,强化功能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其对于对象的切合程序,所以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仅停留在个体分析和经验总结阶段,针对性理论有待发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受益者社会,如何通过社会角色理论,以及社会互动理论去完善思想政治

教育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翟德春,论医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7(2):56-58,

[2][3]高裕民,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走向——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预见性、针对性的探索[J],金融科学,1989(3):91-97,

[4][5]张锡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J]l现代大学教育,1989(1):63—65,

[6][7][9]苏宗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J],东南学术,1989(2):61-62,

[8]毕定一,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6-9,

[10]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c],2000,

[11][14][19][21][23]吴中原,适应新形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J]湖北社会科学,1998(9):44。44,

[12]徐宪,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现实针对性[J]探索,1997(4):81-83,

[13]田金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9):558—560,

[15][17]黄玉坤,王连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5-68,

[16]徐文斌,郭友成,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实际问题浅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6(3):34-35,

[18][20][22]卜松林,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六个方面针对性[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7(5):51-54,

[24][30][31]张舂华,试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34-36,

[25]高武生,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5(4):5-8,

[26][29][33]谢哲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5):124-125,

[27][34][37]恭喜球,朱容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三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24-25,

[28][35]廖茂江,增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六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6):136-137,

[32][36]宋亮,李长永,陈春风,增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刍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研究生专刊),2007(23):88-89,

猜你喜欢

针对性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