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和生活中的比拟
2009-09-01
Richard M Weiner, Universite
ParisMSud, France
Analogies in Physics and Life
2008, 418pp.
Hardcover
ISBN 9789812704702
Richard M. Weiner著
这是一本Richard M.Weiner(1930-)写的物理学研究的自传。Weiner生于旧时的罗马尼亚,在布加勒斯特大学取得物理学学士(1953)和博士(1958)学位。
Weiner一生从事物理学多个领域的研究,从发现同质异构谱线的位移开始,逐步扩展到电M弱相互作用、统一场论、高能物理中的强相互作用和相变到基本粒子等研究,著作颇丰。
1969年他通过捷克边境进入奥地利,受CERN(欧洲核物理研究组织)的邀请,研究强相互作用和相变。次年,又受W. 波尔邀请去德国Bonn物理研究所,然后又转入Bonn大学工作。不久又去美国和英国讲学和研究超流体和超导等。1974年定居德国并执教于Marburg的Philipps大学,研究基本粒子。
贯穿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感悟到,在物理学研究中不同现象之间的比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用大量篇幅阐述将流体动力学比拟应用于强相互作用中多重粒子的产生,涉及到朗道模型控制原子核中的波,以及相互作用的胶子模型所表述的非弹性分布理论等。作者也阐述了光学和粒子物理之间的比拟,超流体与强相互作用的夸克M胶子等离子体之间的关联,等等。
作者不仅对物理研究造诣很深,而且关心社会和人生。书中也剖析了社会政治现象中的比拟,例如纳粹德国和共产主义苏联之间的比拟,德法两国政治和社会的比较和合流等。
作者强调指出,科学中的比拟是用来解释某些观察到的实验事实,或者预报新的效应。近代物理学中大量重要发现是基于比拟而得到的。科学的演化取决于这种思维方式,而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科学文献中很少涉及这一主题,所以作者写这本书是企图填补这方面的空隙,唤起大家的注意和自觉运用比拟的手段。他也指出,有时比拟也会走进死胡同,出现谜团或危机,反过来常常导致新现象的发现,甚至开启物理学的新篇章。
谈庆明,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Tan Qingming,Professor
(Institute of Mechanics,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