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好情绪 提高效率

2009-09-01王志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备课教学效率情绪

【摘 要】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是备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教学方法等,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备好自己的情绪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饱满的情绪,会激发起学生热情,推动课堂积极开展,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备课 情绪 教学效率

通常,我们所说的备课,主要是指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认真确定目的要求,适当选择教学方法。其实实际教学中,情绪也应该是教师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情绪状态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师应该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对己对人的宽容精神,这既是教师健康心理素质的需要,也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的。

美国心理学家莫勒认为,情绪在学习中是最重要的,情绪有特殊的引发作用。所以,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的好坏,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接受;反过来,学生的情绪也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利珀认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走进教室之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设法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这样将会促进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只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授课,去引导学生,学生才会高效地接受知识。试想教师心情灰暗,表情木然,学生心理会如何,接受效果会怎样?所以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教师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这就要求教师情绪在瞬间要得到有效调控,产生稳定的情绪,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的情绪会提高教师的活动能力。因此,教师不论有怎样的不良情绪,绝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入课堂。当情绪低落时,会影响到人工作和学习,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思维流畅性也会降低。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消极情绪如不能控制,就会把这种消极情绪传染给学生,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课前教师要回避引起情绪变化的情境,注意调控自我情绪,缓解或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心境调整得平稳、安宁,昂扬自信,瓦解掉消极的不良情绪,让自己以最好的情绪面对学生。

其次,我们与他人交往时,都在不断表达着情绪,同时也在监视、解释对方的表情,教师的表情向学生提供着刺激,而学生对这种刺激予以反应,会作出“应答性”表情。所以,教师要想到以怎样的面目、行为去面对学生,以怎样的语调去感染学生。面部表情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人的情绪很容易通过面部表现出来,如果不良情绪写在脸上,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判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如果教师以积极自信、乐观灿烂的面目面对学生,学生会被这种情绪感染,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学生接受知识会变得积极主动。人的情绪也会通过身体姿势、动作变化表现出来,情绪激动时会有冲动性动作出现,姿势不雅甚至有暴力倾向,言语也会生硬粗俗,情绪会微妙的把这种变化传染给学生,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压力,使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将会被挤压。

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以语言来和学生交流沟通的,语调和节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语调的亲和、节奏的舒缓抑扬有助于学生从中体悟到知识的精要。教师也可用积极语言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奋进精神,主动追寻学习的乐趣,探求未知的世界,自然而然地树立起自信昂扬的信心。我们不仅要调控自身的情绪,还要能把教材中所表达的情感准确表现出来,把教材中蕴涵的如正直、高洁、孤傲等品质通过教师的情绪让学生体会到,甚至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其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情绪教育着学生,教师的自信、乐观、豁达和宽容的精神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认知,让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贯穿终身。

学生的情绪对教师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作为教师不应该受到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应该设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一般情况下,作为教师只要在授课前调动起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即可。可是有时学生在特定情况下情绪低落,如天气原因,考试结果不理想,遭遇到挫折,此时就要求教师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把学生低落的士气激发起来,让他们以愉悦的心情接受知识。

★作者简介:王志杰,山西省汾阳市杏花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备课教学效率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