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关系探析
2009-09-01刘凯
刘 凯
摘 要:在马克思的视阈中,所谓世界历史,并非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民族历史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世界历史境域下,个别国家的超常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为各个国家谋求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邓小平正是立足当代“世情”和中国“国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论,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构想,为中国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邓小平;世界历史;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4—0017—03
在21世纪,由于全球化日益升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再次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所谓世界历史,并不是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民族历史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各民族之间经过交往、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历史现象。马克思在其著述中,对世界历史给以高度关注,其要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世界历史不是观念史、思想史和哲学史,而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运动;世界历史也不是以往所有事件的记录、罗列和展示,而是经过“过滤”的世界发展重大趋向的表征和体现;世界历史的推进力量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宇宙精神和自然秩序,而是“现实的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与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世界历史的当代发展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资本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而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这些观点为邓小平改革开放和跨越式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研究二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对于我们深化全球化和跨越式发展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邓小平探索中国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人们围绕社会形态的整体演进与单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问题展开了长期争论。这不仅关涉到如何理解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根本性问题,而且关涉到各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问题。在这方面,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境域下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化的思想无疑会给我们更多启示。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世界历史的现实基础就在于物质生产实践,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可以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注脚。世界历史的出现是与资本的发展相伴而生的。世界历史从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就已经初露端倪。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世界市场的推动,历史真正开始进入世界历史时期。20世纪,世界历史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现代的世界,由于市场、贸易、生产、消费、科技、信息的影响和作用,所有国家、民族都彼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以至形成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的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已成为每个人必须关注和考虑的切身问题。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即马克思所说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对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设计,这一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依据。邓小平认识到,世界历史的形成使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必须在联系中求生存和谋发展,任何“闭门造车”式的独立发展都已成为不可能。世界历史形成后,其社会的深层结构——即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变成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形态的民族性是指其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中运行具有不同性质、结构和运行机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形态的世界性是指其运行要超出民族的、国家的狭窄地域,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体运动(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这种变化意味着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一般都是在民族的狭隘地域内“单独进行”的,每一种生产方式的形成在各个民族那里都必须从头开始(五种形态依次更替)。而在世界历史境域下,单个国家的超常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为邓小平谋划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然而,由于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矛盾,加之在世界历史形成中资产阶级是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体系必然会出现畸形、扭曲和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之所以具有这种现象,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分不开的。因为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内在地包含着生产的国际化与社会生活的民族或国家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具有对抗性。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生产的国际化过程是与资本强行打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使世界上大多数相对落后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少数发达国家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所特有的“中心——外围”结构正是由此而形成的:“中心”地区集中和垄断着物质、科技形态的资本和财富,是生产与控制中心、债权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外围”地区则是贫困不断蔓延的债务危机区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地区。这种不平衡的两极结构,直接构成了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的世界历史背景。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邓小平探索中国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问题的分析,不是在“历时态”传统与现代的框架下进行的,而是置于“共时态”全球化与现代性这一更大的视阈中展开的。在全球的现代性困境中,中国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格外引人注目。原因在于,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面临诸多现代化陷阱和现代性挑战。面对后发展的困境,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尽快摆脱落后地位,迈向现代化?西方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即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但这三种理论,都未能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来揭示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非统一性的辩证关系,从而也只能将整个历史尤其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看做是一个严格按照科学的守则、毫无差错地永恒运转着的机器。实际上,在历史进入“世界历史”的境域下,民族文化的积累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化纵向积累,同时也是一个由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横向上的积累。在这种境域下,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也必须置于世界文化格局之中来考虑,按照这样的要求,民族文化建设不仅要主动融入世界文化大潮,更要突出文化上的超越和创新,没有超越就不会有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世界历史境域下,民族历史的发展显然不同于以往封闭环境中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们在普遍交往中,可以直接吸取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从而避免重复劳动的耗费,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能力。按照这一理论,我们不仅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跨越成为新中国,而且还将在工业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跨越到信息经济时代。这就是说,较为落后的民族,不必一切从头开始,完全可以以人类最新成果为起点去创造新的东西,以“跨越式”发展进入到世界历史的先进行列。当然,跨越式发展是复杂的、有条件的,要防止无限的激情淹没有限的理性。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可跨越性上揭示出社会发展的一元性与多样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辩证关系,指出跨越式发展是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具体形式。从社会形态的一般发展而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人类总体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但这总体上的规律性、顺序性,在具体的民族历史中却常常是以跨越式的、曲折前进的方式来体现,社会的发展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即一元多线地进行的。
在具体研究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时,马克思指出,当时的俄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俄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从世界历史看,西欧资本主义正经历着危机,资本主义已经显示出其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从俄国国内看,它正处于一种“既保持专制制度又有农村公社和土地国有”的三位一体的状况,农村公社普遍存在,且包含着内在矛盾,一方面土地是公有的,另一方面农民有小块耕地且产品私有。这种二重结构使农村公社的发展前景具有两种可能:或者是私有原则在公社中战胜集体原则,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有鉴于此,马克思在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指出,俄国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从而“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①,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由此,马克思从价值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高度,为东方落后国家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苦难、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构思了一条可能的途径,这为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三、邓小平关于后发展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构想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精髓,并把它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首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虽已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工业化程度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发展仍是首要的任务和难题。面对困境,邓小平开始了他卓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一方面,既然中国人民已经选择了社会主义,就断无重蹈资本主义覆辙之理;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绝不可以越过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阶段而建立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中国必须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以丰实的社会物质基础承载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首先,对外开放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开放性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生产力和分工的高度发展及其国际化,不仅要求在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内部要坚决冲破宗法的、等级的、血缘的前资本主义关系,而且在其外部也要坚决冲破地方民族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使整个世界形成一个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全面依赖的商品经济社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邓小平认为,首先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②资本主义并不是漆黑一团、一无是处的社会制度,与以前的社会形态比较起来,它是更进步的,因而也是更具生命力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③社会主义社会要向前发展,要显示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大的优越性,就一定要学习并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他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④“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⑤。
其次,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为了解决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改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改革的重点在于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方式,变计划经济的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反复强调计划和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方法和手段,可以运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邓小平还强调,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社会资源配置应起基础性作用,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市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应有的地位,指明了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要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作为东方国家初步建立公有制以后,继续完成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新的阶段,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动力机制,也具有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社会主义配置资源的机制,也具有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这两种动力机制与两种配置资源机制的合力,比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单一的市场动力与配置资源的机制对生产力的推动和组合作用,具有更大的优势,因而也就必然会加速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的追赶和超越。 最后,人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根据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将人才的中心地位确立下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无论是体制的创新还是科技革命,都由人来发起并最终落实到现实的人的行动上。“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⑥。邓小平强调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⑦很显然,强调人才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也是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1页。
③④⑤⑥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44、373、120、120页。
参考文献
[1]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聂锦芳.“诠释疏漏”、“诠释错误”和“过度诠释”: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一种倾向[N].学习时报,2007—09—17.
责任编辑:思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