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社会阶层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资源

2009-09-01李明斌孙莉霞

中州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李明斌 孙莉霞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也代表和维护新社会阶层的利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是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党的重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而新社会阶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的重要政治资源。因此,应该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并加强教育与管理,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人员的政治引导并善于表达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4—0020—03

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它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执政能力是否强大,同时也是执政党提高执政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原有社会阶级阶层中分离出来一部分新兴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兴社会阶层已经被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①。新社会阶层既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分析新社会阶层的现状,充分发挥新社会阶层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正确处理党的基本依靠力量与新社会阶层的关系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工人阶级为中坚的工农联盟,即通常所说的阶级基础;一个是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即通常所说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丰富党的政治基础资源,是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做好巩固执政基础的工作,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依靠工人阶级与团结新兴阶层的关系。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始终是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党的阶级基础和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党都要有一个基本的依靠力量,都要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是时代向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课题,因为,执政党的阶级基础是否雄厚,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党制定的政策主要代表哪些群体的利益,主要反映哪些群体的愿望和要求,这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密切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場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地位与社会阶层的地位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要坚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的主体地位。所以,不仅在经济关系上,而且在人员数量上和社会影响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都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无疑会影响党的群众基础问题。新社会阶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他们是从原有社会阶级阶层中分离出来的,与原有阶级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这一阶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又改变了我国原有社会结构的样式。目前,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等新兴阶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其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从总体上看,新社会阶层“无论从经济实力上还是从人数上看,分量都不轻”②,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生力军,是党重要的群众基础。党必须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包括新兴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因为,依靠工人阶级与团结新兴阶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两者都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也都有利于实现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社会阶层作为党的群众基础符合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强调党在保持自己的阶级基础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扩大群众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深入,会有包括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中的人在内的其他阶级中的人加入到党组织中来,这是发展的过程所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可以加入党的组织,新社会阶层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基础。

处理好党的基本依靠力量与新社会阶层关系,对于构建良好的政治关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党的基本依靠力量与新社会阶层的关系必须遵循平等原则与和谐原则。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也是新社会阶层的利益和追求。党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下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各个社会阶层的团结,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并妥善处理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才能领导各社会阶层齐心协力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二、积极发展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是一个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的组织原则、严密的组织机构、严格的组织纪律,这些都是党的重要政治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不断丰富党的政治资源,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允许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如何对待新社会阶层,是党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将新社会阶层作为另类加以排斥,还是把他们作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政治资源,并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成为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而敏感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如何对待新社会阶层,曾引发过党内激烈的争论,并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把新生的社会阶层界定为党的执政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社会阶层不断壮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对于这些客观事实,党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③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做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的,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④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党提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吸收新社会阶层人员入党意义重大。“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⑤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更好更快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执政资源,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党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就不能忽视在新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吸收进党内,给予他们政治上的信任,可以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通过他们团结更为广泛的社会成员,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新社会阶层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新社会阶层人员入党的热情一度并不高。全国第五次私营企业主抽样调查显示:70.1%的非中共党员业主中打算入党的只有11.1%。⑥所以,如何调动非党员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热情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必须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不断提高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然,在新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不能一哄而起,更不能降格以求。要严格考察、严格程序、加强培训、确保质量,绝对不能片面地把其纳税多少、吸纳社会就业多少、捐献钱物多少,作为判断他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唯一标准。新社会阶层加入到党的组织之后,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要通过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强化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关系到党的形象问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三、重视表达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新社会阶层是原有社会阶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化与重组的必然产物。作为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新社会阶层既与传统的工农阶级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又与工农阶级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一些非对抗性矛盾,他们的政治参与和传统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有较大区别,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一,政治参与动机的功利性。新社会阶层政治意识萌发及政治参与动机形成的最原始动机大都是经济利益的考虑,即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提高社会地位,保护经济利益,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二,政治参与水平的多层次性。由于新社会阶层人员具有身份、职业来源的广泛性,自身政治面貌、文化程度、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不同情况下政治参与要求的多变性,反映在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则呈现出多层次性特点,由浅到深依次表现为关心政治、提出政治要求和真正“参与”政治。其三,政治参与心理的矛盾性。新社会阶层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认知态度上和法律法规意识方面都存在矛盾心理。

根据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表现出的特点,执政党必须积极引导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拓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渠道,健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机制,规范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行为,从而实现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样有利于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第一,把重视并引导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作为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从总体上看,新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直接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社会各阶层直接利益分配不平衡等矛盾却是一种现实存在。党要重视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意识及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执政党在整合社会政治资源、组织协调公民参与政治中的主导作用,正确面对和客观评估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矛盾或冲突,适时地调整相关的政策措施。这样,既维护好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又照顾好了新社会阶层的利益,以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矛盾。

第二,要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执政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快我国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进程,为新社会阶层参与政治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民主化就是要从指导思想和执政行动上确保新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的有序政治参与机会;政治制度化就是要实现政治参与信息的公开化,完善政治参与的渠道或形式,建立政治参与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新社会阶层人员参政议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政治法制化就是要健全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保障新社会阶层人员依法享有的参政议政权利,并做到政治参与经常化、制度化,即“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⑦。

第三,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拓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根据我国国情,在拓宽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创新上,要加强执政党执政理念及制度创新,把吸纳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作为党对新社会阶层参与政治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保证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要创新参政议政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拓宽新社会阶层成员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创新参政议政的内容与形式;要建立健全保障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规章制度与对话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员建立和参与各种社团、协会、行业组织,并支持这些组织依法开展社会活动,收集和反映新社会阶层的民情民意。

总之,新社会阶层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的生力军,他们既是我国经济基础新内容、新成分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社会阶层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他们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作用,既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资源建设的现实需要。党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下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各个社会阶层的团结,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人员的政治引导并善于表达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才能领导各社会阶层齐心协力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注释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9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③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⑤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⑥张厚义、刘平青:《私营企业主阶层中的共产党员》,《学习时报》2003年11月10日。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责任编辑:思 齐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