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古诗文试题分析

2009-08-31程小春

广东教育·高中 2009年7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文言

程小春

2009年古诗文阅读,能严格遵循和落实《考试说明》要求,在“考什么”和“怎样考”上,对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下面分别从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两个方面作一些分析和说明。

一、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近些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在试卷中的位置和结构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布局。文言文阅读共4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分值共22分。客观题分别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主观题分别考查文言断句和文句翻译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来说,2009文言文阅读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 平稳。首先,选材与去年一脉相承,均是典型的人物传记散文,这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各校在高三备考中大量训练的材料,与教学实际相符。其次,考点设置、试题分值、题型题量均保持稳定。

2. 稳中有变。较明显的变化有:①减少了文言语法与文言现象的考查。首先,在客观选择题(第7小题)方面,信息筛选的考查取代了去年的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其次,在文言实词、文句翻译方面,去年涉及到通假字“振”通“赈”,名词动用“妻”译为“嫁给……为妻子”,省略句(两句翻译均有较多的省略成分)等文言语法与文言现象。今年仅涉及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一文言现象,“奇” 译为“认为……奇特”和“壮” 译为“认为……豪迈”。 ②文言断句推陈出新。句读正确与否,对能否正确理解文意有直接关系。平时学习中,我们应懂得断句的基本技法:虚词是断句的一个点,注意句首与句末的常见语气词;其次,平时多关注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对如判断句、倒装句等句式结构有所了解;再次,关注断句中出现的人物和动词,一般来说,人物之间的切换就是句读处;最后,对个别没有把握的断句之处,不断比断更能有效得分。今年依然是选择了文言材料的最后一段让考生断句,分值也是4分。但与去年相比,该题的变化是由去年的断8处增加为断12处。这一变化使一批思维定势化、答题模式化的考生丢了分。

3. 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①从考查的角度来看,今年的文言虚词试题出得较好。用来作比较的8个例句全部来自原文,有利于考查考生整体把握文言阅读材料。所考查的四个虚词“其”“之”“以”“乃”均在《考试大纲》所列的虚词范围之内,所考用法也均为该虚词的常见基本用法;但是要准确答对这道试题,不仅需要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还需要较高的文言阅读能力,选项C就是一个较大的干扰项,“问何以济”“以佐国用”,从语法角度分析,“以”后面接的都是动词,很容易认为正确项就是C,两个“以”都表示目的,译为“来”;只有具备扎实的文言阅读功底,清楚地知道“问何以济”是“以何济”的倒装,即“拿什么去救济”的意思,才能果断地排除干扰。②文句翻译有效地考查了考生“一是对文意的理解,二是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两个层次的能力。第一句译文中的关键词“向”以及考察点“预”“殆过”, 第二句译文中的关键词“诏”以及考察点“壮”“意”都需要考生仔细研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其含义,才能通顺地翻译好。今年翻译依然强调“大意”的把握,每小题译对大意即给2分,充分考虑了文言翻译所含有的主观成分,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09年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两点值得商榷:①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解题的方法一般有三种:首先是根据掌握的实词常用意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迁移加以辨析,其三是将提供的词义置于原文中,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正误。今年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基本意的考查。“诛”,考生学过的基本义即“诛杀”,考的就是这个义项;“弛”,考生学过的基本义为“松弛”,考的也是这个义项。这样的基本义考查多了,不利于提高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实词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要求。②文句翻译中的“殆” 译为“大概、恐怕、也许”等意思,未曾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石钟山记》已删,文中有“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难以体现通过知识迁移检查语文能力的命题立意。

总的看来,今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体现了一种稳定性,考点设置稳中有变,能力与基础兼顾,难易程度适中,值得肯定。但意动用法的考查分量偏重;所选文言阅读材料内容教化意味浓,读来少了亲切感,难以发挥古典作品的审美熏陶感染作用。此外,多年人物传记散文的“一枝独秀”,很容易造成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类型化和模式化,对文言教学的导向作用还需进一步推敲。

对于2010年考生来说,古文阅读备考可以不避熟,继续训练人物传记散文,同时关注阅读材料的多元化。文言实词的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实词义项,常见实词中容易误解的义项要重点记忆。回归课本非常重要。今年第①句翻译中的给分点“向”的义项“之前、曾经”在课本《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学过“失向来之烟霞”。当然,遇到陌生的词语还要学会推断,联系上下文语境,及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确定语境义。例如:第②翻译中的给分点“壮”,就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义译为“认为……勇敢或赞扬、赞赏”的意思。文言虚词的复习则可以各个击破,把《考试大纲》所列18个虚词分次扎扎实实牢记其基本用法。至于筛选信息题,要学会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词句,一一对应、比照,便会发现问题。一般而言,针对原文的叙述性文字所作的分析,设置的错误点有:事件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人物性格的陈述失当。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对于翻译句子,命题者命题时注意踩“点”,考生翻译时要注意抓“点”。“点”就是判分点,“点”就是最能看出考生水平的地方,有区分度的地方。词语的语境义、活用词、固定结构、特殊文言句式都是翻译句子时应抓的“点”。

二、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2009年诗歌鉴赏选自考生耳熟能详的诗人杜甫的作品五律《月》,无论在体裁(唐诗)、题材(写景抒怀),还是作者(名家)选取上都紧随主流思路;而且命题时有加注,注释诗句涉及的地名、写作背景、重点字词,为阅读理解提供铺助材料,适当降低阅读和鉴赏难度;两道题的设置,第一问,是整体领悟,题目出得非常基础和老实;第二问,是细部欣赏,难度不大,也很基础。总之,今年诗歌的命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值得充分肯定。

诗歌鉴赏出题“浅易”程度的把握,一直都是命题人要考虑的因素。与去年的“比较阅读”相比,2009年诗歌鉴赏欲降低阅读与鉴赏难度的命题意图是明显的:①由鉴赏两首诗减少到鉴赏一首诗;②题目数量由两题三问减少到两题两问;③所选为典型的写景抒怀诗,高三考生应该比较熟悉,试题中又有比较充分的加注;④试题的考查也降低了难度,如第2问,不要求考生从诗中识别、判断出符合问题要求的意向答题:“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空变化或强度的词来表情达意,请举两例并加以简析,而是直接考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所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但是,实际效果是2009诗歌鉴赏对考生来说,答题正确的难度偏大,其原因主要是:

1. 诗歌本身理解上有不确定因素:①“万里瞿塘月”中的“万里”是指什么?考生很可能理解为“万里”直接修饰瞿塘峡,夸张地说明“瞿塘峡的空间距离大”;又或理解为“万里”是修饰月的,侧面描写出那晚月色特别清朗,可以笼罩万里广阔的天地;而结合本诗“月下乡思”的主题,又会理解为抬头望见的瞿塘月距离故乡有“万里之遥”。②“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中的“开”这一动作的施行者是谁?是写当晚瞿塘峡的月殷情地频频“光顾”,一次次照亮诗人所困居的幽暗陋室?还是指诗人当晚自己的心绪难耐,不时推开陋室的门走进月色,望月怀思?③“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一句中“落”是什么意思?“夜久”又如何准确理解?是理解为月夜,乌鹊久久停落在江边?还是说夜已很深,诗人杜甫望着乌鹊南飞,感慨自己却还沦落在异乡的江边,不知何时能归去?

2. 诗句本身的鉴赏有一定难度。“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不好理解,尤其是“爽合风襟静”。考生不一定掌握了诗歌的一般章法结构原理中的起承转合。而按起承转合的章法来理解,这第三联是宕开一笔,转向另外的情调。那么,前两联的基础情调是什么呢?“静”,月夜下的环境清冷静谧,但是在这样一个有着美好月色的夜晚,诗人却泪洒脸颊,这是典型的“转”,环境的静谧与诗人情感的不平静构成鲜明对比。“泪”是全诗直接显露感情基调的词,也是解读理解诗歌主旨的一个提示和切入口。诗人为什么流泪呢?“泪”的深层涵义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全句的意思大概是:天气清爽,春风吹拂着衣襟,四周一片寂静,月亮高挂天空,正对着泪脸高悬。

3. 诗歌作者对考生阅读鉴赏的干扰。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来说,“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这点诗歌鉴赏常识考生是有的,但在解答第一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时,许多考生可能会直接忽略“月”这一意象的基本寄意,而作出类似于“对社会动荡的不满和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的忧国忧民的感情”的解答,因为作者是杜甫。杜甫诗圣的形象在考生记忆里太强势了:杜甫是一个宁苦身以利人的诗圣,虽然一生以舟为家,但在飘零的旅途上,他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所以,鉴赏诗歌时,考生难以回避“知人论世”这一诗歌思想情感鉴赏的一般原则的影响。“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这样平实的答案,绝大多考生可能会不放心,“望月感发泪流,只为自己的漂泊流离和念亲思乡”这样平凡而平民化的杜甫,在整个中学教学中,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

第1、2点是客观因素,第3点是来自考生解题的主观因素,看见杜甫就想到忧国忧民、国计民生,忽略生命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瞬间的存在。因此,2009年诗歌鉴赏题给中学教学的提醒应该引起大家重视。我们日常教学不应该过分强调技巧和答题的模式化、套路化,必须引导考生深入品咂诗歌,眼前的文本是第一位的,印象化、概念化答题是一种取巧,不利于考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其实这一导向,是近几年诗歌鉴赏考查的方向。广东连续四年古诗阅读鉴赏命题都选取了对不知名作者作品的考查,考生对他们的生平、心路历程、创作风格和所处时代背景都不太可能很了解,命题的重点很清楚是放在考查考生的诗词积累和特定语境下阅读鉴赏的能力。

不过,对于2009年诗歌鉴赏题,有一点确实是值得进一步推敲:“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的参考答案有待补充完善。考生作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国家前途的忧虑”的解答可以给分。撇开“知人论世”的因素,就从尾联“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来细品,关心国事的感情也是解读得通的。曹操《短歌行》中有诗句“乌鹊南飞,何枝可依”, 表达的是对人才的渴求;此诗“夜久落江边”,是说乌鹊无枝可依,隐喻安史之乱后,人才飘零,报国无门,若读出对时局、国事的忧虑也不应算是穿凿附会。所以,2009年诗歌鉴赏命题的导向与选材的吻合度是一个问题。

整体而言,2009年诗歌鉴赏在体裁和题材及名作家选取上所起的导向作用是肯定的,给诗歌教学的根本任务的提醒是积极的。

对于2010年考生来说,“名家名篇”与“名家非名篇”的阅读可能是高考古诗阅读鉴赏的一个热点。诗词鉴赏备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考什么”。《考试大纲》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并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备考应该把考点烂记于心,然后研究近年有哪个考点尚未涉及或考查较少,即可以特别关注。比如今年的第①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想感情方面的设题即是近年来广东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冷门。其次应力避答题出现硬伤。答题硬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出现常识性错误。比如:有考生这样回答第一问:“主要抒发了作者国已灭亡的痛心”。事实上,安史之乱并未灭亡唐代。②思维混乱。有考生这样回答第一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无奈、忧虑、欲畅无言的感情”,“月”的意象与所抒发的这一感情毫无关联,不存在因果关系。③无视给出的加注。有考生这样回答第一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被贬后的忧伤之情”。其实,诗句与加注(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均未涉及作者被贬的信息。第三,必须强调诗歌鉴赏答题的规范性:强化读题意识,答题必须符合题目要求;强化格式意识,答题必须符合既定格式;强化语言意识,答题必须符合语体要求。

责任编校彭琳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文言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